地寒不種芙蓉樹,土厚宜栽栝子松。
清曉內官呼彩緌,各官分賜牡丹叢。
地占高明適,亭兼仁智居。
竹林茲置酒,栗裡近回輿。
山對盤龍外,濤觀濯鷺餘。
落霞霏迥宇,升月淨涼疏。
園甃悟陰合,窗風桂籟徐。
巖芳曼空逕,野綠冒前除。
宴廈仍喧雀,賓庖已饜魚。
落成嚴詔下,猿鵠怨軺車。
地控恆沙界,峰回滄海波。
潮聲永夜壯,雲氣秣陵多。
龍窟存光怪,鮫宮湛綺羅。
黃斿蔽江左,何日返天戈。
地水水風先佛記,冷灰堆裡無舍利。
掃向長江白浪中,千古萬古第一義。
地厚天青冥,故交榮謝並。
何當一壺酒,以昔相與傾。
君今二千石,未往戀山楹。
山楹夜對月,孤懷豈忘情。
貴者幾何逝,賤者幾何生。
夏簟且安寢,明星上東城。
地爐微火伴寒灰,垂野江雲暝不開。
欲睡手中書自墮,半酣窗外雪初來。
渡頭照影聞征雁,籬角吹香得早梅。
佛粥春盤俱不遠,離離斗柄欲東回。
地窄天寬古所聞,詠茅分得半溪雲。
有時夢覺蘿客底,懶聽前峰鹿叫群。
地去關城遠,無人伴訪尋。
泉流溪路窄,石聳洞門深。
紫翠煙嵐懋,清涼竹樹陰。
重來應更□,□日解塵襟。
地勝難湮沒,規為假手通。
鑿開千古意,傾出一壺空。
煦比鮫人室,寒消朔吹風。
從今縣圖上,此景浩無窮。
地位清高眼見寬,盡收風景入毫端。
廢宮台榭和歌舞,隔岸江山對月看。
一水中分吳越近,層樓低接鬥牛寒。
有聲畫意吟難了,更把瑤琴膝上彈。
地下無餘恨,人間得盛名。殘篇續大雅,稚子托諸生。
度日山空暮,緣溪鶴自鳴。難收故交意,寒笛一聲聲。
地勢東回萬里江,雲間天闕古來雙。
兵纏四海英雄得,聖出中原次第降。
山水寂寥埋王氣,風煙蕭颯滿僧窗。
廢陵壞塚空冠劍,誰復沾纓酹一缸。
地僻雲深,秋高境寂。
堂戶淒涼,無人面壁。
雖然,淨地上誰肯狼藉。
地僻秋先到,門幽客不經。
蛩聲共吟韻,霄色入丹青。
古樹斜留月,遙空靜落星。
坐驚衣袂濕,湛露滿中庭。
地與人相習,天於水欲連。
柂迎斜岸轉,笪避斷崖緣。
龜殼蹣跚底,羊腸詰曲邊。
幾年西蜀路,無此鶴琴舡。
地載萬物,陰翕而成。
山嶽河瀆,皆坤之靈。
克肖其象,興陰俱凝。
視痤於坎,思求厥成。
地下寶光猶解見,眼前天象卻茫然。
君恩自古難貪戀,乃父反輸少子賢。
地僻傳聞新事少,路遙牽率故人多。
地僻無賓侶,林疏露短籬。
紫鱗沖晚浪,白鳥占閒地。
柳地濃垂岸,桃花濕滿枝。
一僧年八十,邀我覓新詩。
地將靈氣吐林巒,至寶曾淘瓦礫間。
若把圖經重校定,此山宜喚作金山。
漢字地的釋義
地
用在狀語和中心詞之間 [used after an adj.,noun,adverb or verb,etc.to form an adverbial adjunct]。如:他認真地學習;天氣漸漸地冷了;有計劃地安排生活。又表示動態,相當於「著」。常附在立、臥、坐等不及物動詞的後頭
後妻向床上臥地不起。--《舜子變文》
還用於狀語後或補語前
相看月未墜,白地斷肝腸。--唐·杜甫《越女詞》
地
(形聲。從土,也聲。本義:大地)
同本義,與「天」相對 [the earth]
立字士力於一者為地。--《春秋·元命苞》
土乙力為地。--《爾雅·釋地》
地生養萬物。--《管子·形勢解》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