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七尺,懍一時人物,孤映三蜀。閑雅風流豪醉後,猶有臨邛遺俗。十載虞庠,一官楚塞,雅操凌寒玉。江山千里,惠然來慰幽獨。落筆妙語如神,兩章入手,不覺珠盈掬。從此西歸榮耀處,寧假華旌高纛。樂府新聲,郢都餘唱,應紀陽春曲。老夫一醉,故人高義堪服。
堂堂襄敏公,揚旌上熙河。
竹帛有時盡,勳業誰能磨。
珍重紫陽翁,一言定群訛。
世德遠如此,吾曹當若何。
堂依山麓淨風煙,松竹窗虛小有天。
汲火炷香供佛後,蒲團燕坐得安禪。
堂前活現老人星,兩個齊眉作壽朋。
更有膝邊兒戲綵,此身都及見雲仍。
堂下新年見草芽,驚心強起探年華。
柳呈雪後青蒼干,梅破風前一雨花。
綽約風光新物態,哉培園沼好生涯。
奔馳世路吾何有,一到林塘一歎嗟。
堂後病石榴,及時亦開花。
身病花不齊,火候漸已差。
芳心竟未已,新萼綴枯槎。
誰言石榴病,乃久占年華。
鄰家花最盛,早發豈容遮。
殘紅已零落,婀娜子如瓜。
堂上絃歌吏早休,三年官捨冷於秋。
諸公極力爭推挽,野老何知欲借留。
去矣青雲皆坦路,歸歟明月只扁舟。
都城故舊如相問,草滿空山自牧牛。
堂成初見畫簷新,碧瓦翬飛上彩雲。
三尺寶台蒙錦帕,白狻猊頂翠氤氳。
堂下水浮天,人指山為岸。水落寒沙只見山,暗被天偷換。堂上老詩翁,客至勞相管。風喘西頭客自東,目送雲中雁。
堂扁朱書字,何人可得之。
三衙新統帥,六館老宗師。
文武無窮意,江山不盡詩。
親恩如可報,會有報君時。
堂上平看江上山,晴光千里對憑欄。
海門僅可一二數,雲夢猶然八九寬。
簷外小棠陰蔽芾,壁間遺墨涕泛瀾。
人亡坐使風流盡,遺構仍鬚子細觀。
堂堂大府來新酒,密密小園開好花。
此日飲之紅樹下,還驚不稱野人家。
堂堂谷中室,草木恆相鄰。
頃緣出遊衍,室內虛無人。
犬羊窺我間,蹄蹟分擾馴。
穢我衣裳區,安所置其身。
翹然起遐思,結屋依湖濱。
手執羲皇卷,門栽五柳春。
春風一披拂,意恐緇泥塵。
堂上每云云,金籠久受恩。
思山誠有意,對主忍無言。
性比孤鸞潔,聲殊百舌繁。
雲林如一去,應喜謝朱門。
堂上瞻三像,衣冠各儼然。
兩朝賢太守,一代老詩仙。
棠影春風裡,梅花夜月邊。
西湖新學校,千載後同傳。
堂堂先德擅才名,詞賦高凌墨客卿。
之子妙齡初筮仕,好修文史繼家聲。
堂堂三元老,業履冠儔匹。
蹇諤橫秋霜,高明麗朝日。
並道謁溫宣,連科收甲乙。
東南奠藩服,西北馳使驛。
解鞅環堵安,岸幘氈裘屈。
群奸懾謦咳,眾廢起咄吒。
至今領麾地,謳吟遍蓬蓽。
出入雖異途,歸潔固如一。
晚厭方內游,把袂訪閒逸。
雲壑慶安車,風川駛飛鷁。
酬獻埃壒外,珠玉在揮筆。
風標傲松鶴,顏發移丹漆。
遂令昊越人,藻繪資稱述。
邈然超世姿,彷彿得十七。
辟癰禮寂滅,麟閣事蕭瑟。
茲焉出民願,名實更炳蔚。
琬琰琢高詞,龍蘭燎深室。
福履既所綏,光華無終畢。
堂上月已滿,樽中酒更空。
故人眇何許,出門惟清風。
不如一夕飲,所至皆能同。
悄然望玉杵,無聲桂影中。
堂堂聖祖興,赫赫昌基泰。戎車盟津偃,玉帛塗山會。
舜日啟祥暉,堯雲卷征旆。風猷被有截,聲教覃無外。
堂堂柏府幾人過,屈指精忠竟若何。
正爾浮雲遮白日,賴公砥柱立頹波。
回天力挽千鈞重,去國身輕一葉多。
萬里長江向東去,清明無日可鐫磨。
漢字堂的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