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不作六器,誰知貴璵璠。
哀哉楚狂士,抱璞號空山。
相如起睨柱,頭璧相與還。
何如鄭子產,有禮國自閒。
雖微韓宣子,鄙夫亦辭環。
至今不貪寶,凜然照塵寰。
舜禹相傳日,元非倦萬幾。
慈闈躬至養,別殿奉遺衣。
易月心何忍,通喪禮不違。
煌煌新廟號,萬古播音徽。
舜禹曾何與,羲農實強名。
含靈徒葉贊,造物始無情。
閶闔非煙澹,觚稜曉氣清。
葳蕤大衢隘,殷轔外朝盈。
鮮旭分衣繪,薰風拂佩瓊。
華顛萬內集,殊俗海隅傾。
棨戟金閨奧,囊書赭桉橫。
敷言齊列位,稽首從群卿。
不報乾坤施,難圖日月明。
仁心由性得,治體與時行。
金石皆中款,丹青豈外榮。
功歸元首重,澤及草茅輕。
業業沖虛意,區區愛戴誠。
何為猶讓德,不以慰懷生。
退復歌天保,期於采頌聲。
舜日諧鼗響,堯年韻土聲。向樓疑吹擊,震谷似雷驚。
仙鶴排門起,靈鼉帶水鳴。樂雲行已奏,禮曰冀相成。
舜齒不逾德,天乎奪此君。
官強稱主簿,郎已轉修文。
玉質埋黃壤,葩辭散彩雲。
從今書帶草,不獨鄭公墳。
舜禹昔禪位,曾將易問蓍。
即知重八卦,已自伏羲時。
舜作九成樂,丹鳳儀其宮。
周備既醉福,高岡始鳴桐。
區區漢宣帝,雜羈期群聾。
惲誅廣漢族,一變高文風。
德教既不任,覽輝理未通,
惟昔周道衰,麟出大野中。
尼父絕史筆,蓋傷吾道窮。
漢治非虞周,鳳來與麟同。
胡然穎川守,乃敢貪天功。
下義上賞奸,甚哉其相蒙。
舜卿墓表屹東禪,卻恐如今不得全。
崇勝山中一堆土,故應汝骨尚依然。
舜井溢流陌上,歷山近在城頭。
羈旅三年忘去,故園何日歸休。
舜柏森森拂絳霄,薰風瑟瑟動雲璈。
琳房遍設沉榆席,金檠齊燃綠桂膏。
秘冊十行開鳳檢,靈輝三燭駐霓旄。
香飄員嶠空歌歇,北斗闌干月殿高。
舜軌堯文混九垓,明堂宏構集良材。
江邊雲臥如龍穩,天外泥書遣鶴來。
五夜藥苗滋沆瀣,四時花影蔭莓苔。
草玄門似山中靜,不是公卿到不開。
舜峰蟲鳥亂號鳴,猶是簫韶節奏余。
入耳雖歸哦詠裡,收心更聽寂寥初。
舜德堯仁化犬戎,許提河隴款皇風。指揮貙武皆神算,
恢拓乾坤是聖功。四帥有征無汗馬,七關雖戍已弢弓。
天留此事還英主,不在他年在大中。
舜欲省蠻陬,南巡非逸游。九江沉白日,二女泣滄洲。
目極楚雲斷,恨深湘水流。至今聞鼓瑟,咽絕不勝愁。
舜庭新遣牧,漢寺舊名卿。
致主丹心在,憂民素發生。
鷲峰仙桂老,猿澗古松清。
金簡傳真理,期頤休更輕。
舜禹勤勞治,皋夔翊贊功。
秉鈞瞻上宰,憲老佚三公。
壽考登耆耋,哀榮備始終。
淒涼穎川路,簫鼓訴南風。
舜琴曰朕有,語舜郁陶乎。
孝悌怨則否。傲狠愧豈無。
我嘗撫卷歎,歎此孟氏書。
此書有深意,仁義世久虛。
公今乃有感。其不在茲歟。
魚躍與鶴舞,物情曾未殊。
無情則無應,何必問鳥魚。
舜日麗宸極,大明朝萬方。
天下聞風聲,我公真棟樑。
公有補闕線,孤忠托袞裳。
公有決勝籌,長才制畿疆。
君子恃無恐,臨流公為航。
一朝辭祿去,士類何倀倀。
青林舊盟在,白社始願償。
其如本朝心,一飯不易忘。
宇宙此東山,乾坤一草堂。
請看出處間,斯文道彌光。
舜欲省蠻陬,南巡非逸游。九山沉白日,二女泣滄洲。
目極楚雲斷,恨連湘水流。至今聞鼓瑟,咽絕不勝愁。
舜韶更奏,堯酒浮觴。
皇情載澤,洪算無疆。
基隆郟鄏,德茂陶唐。
山巍日煥,地久天長。
漢字舜的釋義
舜
(象形。小篆字形。從舛,也像蔓連向背之形,舛亦聲。本義:一種蔓草)
同本義 [a kind of grass]
舜,舜草也。楚謂之葍,秦謂之蔓,蔓地連華,象形。--《說文》
假借為「蕣」。木槿 [shrubalthea]
有女同車,顏如舜華。--《詩·鄭風·有女同車》
又如:舜華,舜英(木槿花);舜顏(美如木槿花的容貌)
中國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領袖 [Shun, the name of a legendary monarch in ancient China]。姚姓,有虞氏,名重華,史稱虞舜。相傳因四岳推舉,堯命他攝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鯀、共工、餞兜和三苗等四人。堯去世後繼位,又咨詢四岳,挑
舜shun又稱"虞舜",傳說中的遠古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