蠻鄉俟天形,畏蜇復憚暑。
夢甥來萬里,竹響風動宇。
如今真似夢,相對別恨吐。
平生窘執轡,白面力如虎。
誰令斗指日,江使墮漁罟。
桃僵李為僕,遺佩滿江渚。
常憂抱石死,無復腳踏土。
哪知徼時願,起廢遇明主。
曠調已遠跡,未用矜杜舉。
但憂世議隘,亡弓不亡楚。
吾甥學孔子,況乃父母魯。
如聞四門闢,未信溯洄沮。
上書閔魃旱,膏以神靈雨。
北海自有人,高丘豈無女。
爾壯觀爾能,吾歸固吾所。
期甥二兒上,餘子不足數。
何以喻我心,酌此湘吳醑。
蠻觸小功名,須教一念輕。
受恩知報飯,臨事貴徵羹。
壽域惟仁宅,心田以道耕。
泰然忘然我,無使狎鷗驚。
蠻觸封疆日勍敵,金丹不療膏肓疾。
抖擻風埃發詩骨,參差頭角嶄然出。
老夫所志在大雅,諸子政須勤帝籍。
三歎變風我心惻,箾韶忍受淫哇屈。
豈不見渭川千畝拂雲長,前日手栽數寸碧。
苟得其養終巨世,勿玩流光生厭射。
世間淺者無遠識,如獸系足鳥摧翼。
伯樂眼空冀北群,湯鼎坐吊淮南虱。
蠻荊鮮人秀,厥美為物怪。
禽鳥得之多,山雞稟其粹。
眾彩爛成文,真色不可繪。
仙衣霓紛披,女錦花究n。
輝華日光亂,眩轉目睛憊。
高田啄秋粟,下澗飲寒瀨。
清唳或相呼,舞影還自愛。
豈知文章累,遂使網羅掛。
及禍誠有媒,求友反遭賣。
有身乃吾患,斷尾亦前戒。
不群世所驚,其美眾之害。
稻粱雖雲厚,樊縶豈為泰。
山林歸無期,羽翮日已錚
用晦有前言,書之可為誡。
蠻夷未必盡無知,上聖功成亦化之。
大道須歸真見性,灰心達善即為師。
蠻丁誦吏部,沙戶知退之。
蠻子朝,泛皮船兮渡繩橋,來自巂州道路遙。
入界先經蜀川過,蜀將收功先表賀。臣聞雲南六詔蠻,
東連牂牁西連蕃。六詔星居初瑣碎,合為一詔漸強大。
開元皇帝雖聖神,唯蠻倔強不來賓。鮮於仲通六萬卒,
征蠻一陣全軍沒。至今西洱河岸邊,箭孔刀痕滿枯骨。
誰知今日慕華風,不勞一人蠻自通。誠由陛下休明德,
亦賴微臣誘諭功。德宗省表知如此,笑令中使迎蠻子。
蠻子導從者誰何,摩挲俗羽雙隈伽。清平官持赤籐杖,
大將軍系金呿嗟。異牟尋男尋閣勸,特敕召對延英殿。
上心貴在懷遠蠻,引臨玉座近天顏。冕旒不垂親勞徠。
賜衣賜食移時對。移時對,不可得,大臣相看有羨色。
可憐宰相拖紫佩金章,朝日唯聞對一刻。
蠻觸無休日,菟裘有別天。
撫松非已矣,釆菊未悠然。
蠻觸非是。識破心顏如棄*。痼疾雲山。猿鶴相陪盡日閒。一壺風月。清淨光明相照徹。內外俱空。無執空心觸處通。
蠻觸紛拏室未虛,心知懲忿欠工夫。
腹須空洞方容物,事過清涼已喪吾。
萬仞我山高不極,一團心火蔓難圖。
從今立示寒灰觀,笑看蒼黃走鄭巫。
蠻府參軍鬢髮蒼,自調欸乃答漁郎。
從今詩律應超脫,新吸瀟湘入肺腸。
蠻煙不雨似雲濃,白日陰陰慘澹中。
炎氣薰人冬亦暖,不知何地候春風。
蠻風吹雨瘴江肥,短草荒山鳥不飛。
儘是瀘南腸斷句,如今分與故人歸。
蠻奴赤腳上皇州,賣盡奇珍跨白牛。
貪著市朝人作市,又隨歌舞上官樓。
多意氣,好風流,月冷珠簾掛玉鉤。
分明忘卻來時路,百尺竿頭輥繡毬。
蠻工擘繭冰絲香,舊弦未斷新弦張。
移宮換徵再三按,金雁鈿蟬光歷亂。
憐新棄舊非偶然,始終那得長周旋。
他日還當系裙帶,世情如此君休怪。
蠻落人家厭食魚,兒孫生長不知書。
桄榔滿種緣山邏,翡翠新收越海墟。
蠻箋象管夜深時,曾賦陳宮第一詩。宴罷風流人不見,
廢來蹤跡草應知。鶯憐勝事啼空巷,蝶戀餘香舞好枝。
還有往年金甃井,牧童樵叟等閒窺。
蠻觸封疆奈若何,天公老眼自驅磨。
六窗洞徹無遮障,此夜融堂得月多。
蠻籐編篋自番禺,錦袋羅囊盡不如。
乞與揚州貯詩草,行春誰怕雨隨車。
蠻觸爭蝸角,興亡土兩丘。
一家文到古,萬世月行秋。
鰲可三山冠,鵬須八極游。
胸中治安策,時事幾堪憂。
漢字蠻的釋義
蠻
(形聲。本義:中國古代對南方各族的泛稱。舊時也用以泛指四方的少數民族)
同本義 [Man nationalities]
蠻,南蠻也。--《說文》
蠻畿。--《周禮·大司馬》
蠻服。又,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周禮·職方氏》
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爾雅·釋地》
三百里蠻。--《書·禹貢》
蠻荊來威。--《詩·小雅·采芑》
蠻夷要服。--《國語·周語》
瘴癘浮三蜀,風雲暗百蠻。--杜甫《悶》
又如:蠻聲哈剌(南方嘰哩呱拉的聲音);蠻人(指南方人);蠻布(蠻人所織的布);蠻風(指南方蠻地的風;蠻
蠻(蠻)man
⒈粗野,強橫:野~。~橫。~纏。~不講理。
⒉愣,強悍:~勁。~干。
⒊〈方〉很,挺:~好。~大。
⒋〈古〉我國稱南方的民族:南~。〈引〉南,南方:思彼~方。泛指少數民族:北~。
⒌邊遠地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