僕從衣裘薄,溪山冰雪深。
西風吹劍首,曉日照琴心。
慷慨平胡策,淒涼出塞吟。
書生徒有志,但恐二毛侵。
僕奴頗厭穿雲路,老子方欣在眼山。
四面人家高下住,一川煙雨有無間。
時聞鳥語作歌吹,更遣泉聲鳴佩環。
沮洳崎嶇飽諳歷,只餘多病鬢毛斑。
僕射陂前郡,清高越四鄰。丹霄鳳詔下,太守虎符新。
霧濕關城月,花香驛路塵。連枝相庭樹,歲歲一家春。
僕雲月未落,或謂夜過半。
曉眠我正濃,漫漫何時旦。
僕夫不識路,躊躇路傍久。
寒風吹衣襟,落日照馬首。
僕本南海人,暫為北京客。
朝游金張園,暮宿許史宅。
二月春風吹百花,朱朱粉粉相鉤加。
銀鞍繡勒少年子,對花下馬彈琵琶。
大弦掩抑花始開,花重墜枝枝更斜。
小弦變作花爛熳,雨點驟打煙濃遮。
鷓鵠從何來,遠在天之涯。
鉤畾格磔忽驚起,不知飛在誰人家。
又聞黃鸝聲睍睆,如斷復續續復斷。
布指似嫌宮調緩,別寫群雁鳴霜暖。
蒹葭浦深風蕭騷,一隻兩隻飛漸高。
天長地遠望不見,使我回首心煩勞。
我謂少年彈且止,錢塘去國三千里。
每到春來花最多,鷓鴣能舞黃鸝歌。
去年隨雁同沙漠,聽此琵琶殊不樂。
少年笑我君太癡,人生行樂須其時。
此中正自有佳處,但畏閒愁纏繞之。
僕本濩落人,辱當州郡使。
量力頗及早,謝歸今即已。
蕭蕭若凌虛,衿帶頃消靡。
車服卒然來,涔陽作遊子。
鬱鬱寡開顏,默默獨行李。
忽逢平生友,一笑方在此。
秋清寧風日,楚思浩雲水。
為語弋林者,冥冥鴻遠矣。
僕行方請息,旅館復相招。
小市三家聚,前村五里遙。
茅柴侵熟飲,松葉生涼燒。
猶有斜陽在,行吟忽斷橋。
僕人理車騎,西出金光逵。蒼蒼白帝郊,我將游靈池。
太陰連晦朔,雨與天根違。淒風披田原,橫污益山陂。
農畯盡顛沛,顧望稼穡悲。皇靈惻群甿,神政張天維。
坤紀戮屏翳,元綱扶逶迤。回塘清滄流,大曜懸金暉。
秋色浮渾沌,清光隨漣漪。豫章盡莓苔,柳杞成枯枝。
驟聞漢天子,征彼西南夷。伐棘開洪淵,秉旄訓我師。
震雲靈鼉鼓,照水蛟龍旂。銳士千萬人,猛氣如熊羆。
刑罰一以正,干戈自有儀。坐作河漢傾,進退樓船飛。
羽發鴻雁落,檜動芙蓉披。峨峨三雲宮,肅肅振旅歸。
惡德忽小丑,器用窮地貲。上兵貴伐謀,此道不能為。
吁哉蒸人苦,始曰征伐非。穆穆軒轅朝,耀德守方陲。
君臣日安閒,遠近無怨思。石鯨既蹭蹬,女牛亦流離。
猵獺游渚隅,葭蘆生漘湄。坎埳四十里,填游今已微。
江伯方翱翔,天吳亟往來。桑榆慘無色,佇立暮霏霏。
老幼樵木還,賓從回鞿羈。帝夢鮮魚索,明月當報時。
僕僕事行役,度盡千峰頂。
恣覽亦云倦,困臥殊未醒。
西爽俄見要,前約欲重訂。
結習若猶在,寧復計兩脛。
天際豁輕陰,溪頭橫短艇。
搖手謝籃輿,信步蹋荒徑。
適意自忘遠,迷途誰為詗。
此翁平生意,故自略畦町。
何妨一笑回,呼童催煮茗。
兩年已三至,我如飫五鼎。
無乃大屬厭,徒欲逃酩酊。
老筆忽先倡,高標誰與並。
尚記去載游,金碧光炯炯。
何處非吾鄉,一氣相溟涬。
僕夫催蓐食,客子歎蕭晨。
青嶂如迎客,黃花似笑人。
所思空脈脈,何是罷踆踆。
未慕龍山達,深懷靖節真。
僕射陂前是傳郵,去程雕鶚弄高秋。吟拋芍葯裁詩圃,
醉下茱萸飲酒樓。向日迥飛駒皎皎,臨風誰和鹿呦呦。
明年二月仙山下,莫遣桃花逐水流。
僕訴無衣婢訴饑,老妻終日不開眉。
十年待得齊瓜熟,又似齊瓜未熟時。
僕本多悲者,年來不悟春。登高一遊目,始覺柳條新。
杜陵猶識漢,桃源不辨秦。暫若升雲霧,還似出囂塵。
賴得煙霞氣,淹留攀桂人。
僕已疲勞馬已頹,忍能日日犯風埃。
前山斷處後山出,舊雨晴時新雨來。
梅子有情沿路熟。麥花無數及時開。
一春客裡消磨盡,舉眼豫章安在哉。
僕本儒家子,待詔金馬門。
塵忝親近地,孤負聖明恩。
一旦奉優詔,萬里牧遠人。
可憐島夷帥,自稱為使君。
身騎牂牁馬,口食塗江鱗。
暗淡緋衫故,斕斑白髮新。
是時歲二月,玉歷布春分。
頒條示皇澤,命宴及良辰。
冉冉趨府吏,蚩蚩聚州民。
有如蟄蟲鳥,亦應天地春。
薰草蓆鋪座,籐枝酒注樽。
中庭無平地,高下隨所陳。
蠻鼓聲坎坎,巴女舞蹲蹲。
使君居上頭,掩口語眾賓。
勿笑風俗陋,勿欺官府貧。
蜂巢與蟻穴,隨分有君臣。
僕僕淮頭路,一年西復東。
春風前赤壁,冬日下青峰。
括揭叫天曙,蒹葭行夢中。
君無矜矍鑠,我政愧龍鍾。
僕也環堵人,公也鈞天居。
本出元子下,豈必竹馬余。
僕夫早嚴駕,吾行將遠遊。
遠遊欲何之?吳國為我仇。
將騁萬里途,東路安足由?
江介多悲風,淮泗馳急流。
願欲一輕濟,惜哉無方舟。
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
僕射陂陂前是傳郵,去程鵰鶚弄高秋。
吟拋芍葯裁詩圃,醉下茱萸飲酒樓。
向日迥飛駒皎皎,臨風誰和鹿呦呦。
明年二月仙山下,莫遺桃花逐水流。
漢字僕的釋義
僕〈動〉
向前跌倒 [fall forward]
僕,頓也。--《說文》。朱駿聲曰:「前覆曰僕,後仰曰偃。」
僕表決漏。--《史記·司馬穰苴傳》。索隱:「臥其表也。」
度水跌仆。--《素問·經脈別論》
卒僕濟北。--《漢書·鄒陽傳》。註:「僵仆也。」
衛士仆地。--《史記·項羽本紀》
又如:前仆後繼;仆然(撲通倒下的樣子);僕頓(精疲力竭而倒僕);僕僵(跌倒;翻倒)
下墜;傾倒 [fall]
距洞百餘步,有碑僕道,其文漫滅。--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舊碑斷折,其半仆地。--唐·韓愈《祭湘君夫人文》
又如:僕旗(放倒戰旗。借指休戰)
敗滅 [be
僕pū向前倒下,泛指倒下:前~後繼。
────────────────—
僕(僕)pu
⒈被僱用於做雜事、供役使的人:~人。女~。
⒉舊時對自己的謙稱。
⒊〈古〉奴隸的一個等級。泛指奴隸。
⒋[僕僕]形容旅途勞累:風塵~ ~。
⒌[僕從]舊時稱跟在身邊的僕人。後〈喻〉受人控制並追隨別人的:~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