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詩筆振千古,珊瑚照夜橫雕樑。
高文勝地占江左,我來戴勝初降桑。
雨師憤郁欲傾注,氣蒸柱礎如迸漿。
清風執熱逝可濯,定知五月飛秋霜。
山盤左右儼環列,賞溪遠帶摩寒光。
蒼松怪柏倚層嶺,不許桃李參其行。
干纏薜荔俯危澗,渴龍矯矯鱗甲張。
雲生樓宇隱金綠,泉落庭除蘭芷芳。
虎傳老包踞前壁,百獸辟易遠我堂。
像瞻黃檗若欺魄,智囊豈特降支郎。
碧雞一聲破煙霧,靜中不覺塵世忙。
冥搜窮討掃俗軌,更開竹徑通禪房。
荒台誰憶遺民釣,樂土長吟帝子章。
避世徵君想巖穴,濯纓孺子思滄浪。
臨流賦詩情駘蕩,萬慮不敢愁吾腸。
會須畏夏繼康樂,青松架壑聊相望。
翰林後堂有二柏,竹巖柯先生所種也。
東陽承詔受業,今三十年,柏已郁然,而先生棄諸生久矣
。
間出題課諸吉士,弋陽汪俊抑之有『一日百匝行樹底』之
句,悵然感之,因衍為一篇,以識不忘。
我行樹陰日千匝,雨葉風枝自蕭颯。
惟有諸生識我情,傍人不解空嘲狎。
我見先生種樹年,我身尚短樹及肩。
枝蟠江山地可縮,手斡造化天無權。
瓊台翠閣何森爽,院柳庭花敢爭長。
芘蔭長留六月陰,盤回直與孤雲上。
材堪五鳳難為用,根到九泉終不枉。
零落青袍幾故人,琮琤玉珮空遺響。
當時院長文安公,柯亭劉井相西東。
百年遺愛豈獨此,此樹欲比人中龍。
樹猶如此我何似,已愧斑白非兒童。
名收榱桷有先後,壽比金石無終窮。
下堂再拜想顏色,仰面正拂長髯風。
翰墨諸君久擅常胸中書傳許多香。苦無絲竹銜杯樂,卻看龍蛇落筆忙。閒意思,老風光。酒徒今有幾高陽。黃花不怯秋風冷,只怕詩人兩鬢霜。
翰林置酒冬之嚴,庶羞羅列窮脆甘。
有餽奇味眾莫覘,久秘不出須賓酣。
紅爐熾炭發其鉗,金鐘一引連三四。
滿坐詫美歡笑談,肯復重顧蟶與蚶。
京都貴人梁肉厭,遠致異物無微纖。
駢珍錯怪百類兼,何久遺此不得參。
乃知物用有遠{下缺}
翰林豪放絕勾欄。風月敢彫殘。一旦荊溪仙子,筆頭喚聚時間。錦袍如在,雲山頓改,宛似當年。應笑溧陽衰尉,魚依舊懸竿。
翰苑暫歸盧太史,銓曹已失鄭郎中。
名高金殿龍頭選,夢憶蒼山馬鬣封。
翰林承旨貴,清淨玉堂中。
應用鹹依式,深嚴比更崇。
歸家思值日,入內集英風。
儒措門生盛,高明大化雄。
翰林文章伯,好古名一世。
家無金璧儲,所寶書與器。
北堂冬日明,有朋聯騎至。
新樽布几案,二鼎屹先置。
大鼎葛所銘,小鼎澤而粹。
坐恐至神物,光怪發非次。
群賢刻金石,墨本來四裔。
紛穰罷卷軸,指擿辨分隸。
其中石贊藏,家法非一二。
精莊與飄逸,兩自有餘意。
興來輒長歌,歡至遂沉醉。
瘢饑足簞飄,韓飲尚文字。
乃知內可樂,不必鐘鼓貴。
溫溫江馮翊,茲理久所詣。
賦詩多雅言,嗜酒見淳氣。
歲晏不在席,使我長歎喟。
翰苑前資漢碩儒,苦心何翅十年餘。
修成當代將來法,讀盡生平未見書。
黃{左貼右巴}奏篇登御府,紫綸加秩下宸除。
近臣已是聞天語,鶯鵲催歸定不虛。
翰苑昔陪侍,天光辱顧瞻。
寵雖承渙汗,功不立毫織。
山鹿纓頻頓,鉛刀礪不銛。
拭花眸子缺,撚雪頷髭添。
跼影慚屍素,胡顏處禁嚴。
辭盈雖免戾,取少詎因廉。
定鼎分都異,張官執法兼。
剡章愚墾盡,出綍茂恩沾。
原憲非無粟,胡威尚有縑。
求田近瀍洛,買宅混閭閻。
地僻宜花卉,兒勤付米監。
倦游良足悔,居吉不煩占。
裘葛膚無見,囷倉飲屬饜。
僧居間可借,野步靜無嫌。
行樂筇枝瘦,延賓稻醴甜。
麥田泥試屐,桑蔭帽低簷。
愛竹忙猶種,貪書老未厭。
松煙溪石潤,檀燼圾山尖。
箋啟來慵拆,衣冠脫怕拈。
紫毫斜倚架,黃卷密垂簽。
涸轍猶蒙潤,寒灰免附炎。
所憂資秩滿,但願歲時淹。
自是散無用,非為智養恬。
聖朝英顏富,興許一夫潛。
翰墨英名多士先,經綸長策萬方傳。
久知燕許文章大,要自皋夔事業賢。
曲水蘭亭修竹外,都門祖帳百花前。
去天尺五調元舊,肯使邦人借一年。
翰林遺跡鏡潭前,孤峭高僧此處禪。出為信門興化日,
坐當吾國太平年。身同瑩澈尼珠淨,語並鋒鋩慧劍堅。
道果已圓名已遂,即看千匝繞香筵。
翰墨門闌正巋然,故應婉娩亦儒先。
與聞古學三千禮,能誦家書四百篇。
卜協媯姜占永世,夢呼辰已讖凋年。
班姬合有遺文在,後日從容訪孟堅。
翰林翰學士,吏部老尚書。
薊北非吾土,勤江有舊廬。
死生今已矣,出處竟何如。
邛竹先龍化,人琴一慟余。
翰墨場中對抗旌,黃陳一筆萬鈞輕。
武安屋瓦秋鼙震,湘水波光夜月晴。
沮洳求魚真自笑,渚涯向若倍馳情。
吾生恨落任公後,不見投綸掣海鯨。
翰林昭代世之雄,何止將軍走下風。
吟墨淋淳三極浹,酒杯傾倒五湖空。
可憐墓草離離碧,不似袍花嫋嫋紅。
端的騎鯨何許去,娥眉亭上問漁翁。
翰林職在明光裡,行樂詩成拜舞中。
不待驚開小桃杏,始知天子是天公。
翰墨場中喚得回,桂林昨夜覺花開。
暗香漏洩通消息,散作人間調鼎才。
翰墨絕畦私逕,言詞中律度。
筆落風雨驚,詩是江山助。
不食煙火語,說到精髓處。
升堂必入室,由道誰不戶。
達者無後先,成賢特指顧。
要亦認意思,初不在章句。
伊欲登壇場,且闊著地步。
其中有活法,此理若大路。
所差只毫釐,相去已冠屨。
蘭室味本同,蓮社約此去。
把定心鴻鵠,直須盟鷗鷺。
多才夙究明,一見已穎悟。
貂續不勝情,用得以布露。
翰苑營嘉致,到來山意深。
會茶多野客,啼竹半沙禽。
雪溜懸危石,棋燈射遠林。
言詩素非苦,虛答侍臣心。
漢字翰的釋義
翰
(形聲。從羽,朝聲。本義:天雞,也叫錦雞或山雞)
同本義 [golden pheasant]
翰,天雞,赤羽也。--《說文》
蜀人以文翰;文翰者,若皋雞。--《逸周書·王會》
又如:翰音(鳥的叫聲上達於天,而鳥仍舊在地。比喻居非其位而聲過其實)
長而硬的鳥羽 [long,hard feather]
雞曰翰音。--《禮記·曲禮》。註:「猶長也。」按,鳥羽之長而勁者為翰,高飛持之,亦所以衛體。
又如:翰毛(羽毛);翰翮(猶羽翼)
長毛 [long hair]
犬色更赤,有長翰。--漢·劉向《列仙傳》
故藉翰林以為主人。--《文選·揚雄·長楊賦》。李善注引《說文》曰:「長
翰han
⒈古書上指雉科的錦雞或山雞等。
⒉長而硬的羽毛,〈古〉用來寫字。
⒊毛筆:~墨。〈引〉文辭、書信等:~藻。文~。華~。瑤~。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