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諫瑤華世未知,故人已訝道鄉遲。
退之著認差傷早,不待陽城伏合時。
未見蘄州城,已見蘄州山。
諸山初不高,蒼石礪且頑。
想當至正時,民物庶以殷。
大江楚西來,萬里不閉關。
茲山獨儲英,群雄出其間。
遂為禍亂階,滋蔓莫可刪。
憶我聞亂初,我方總兩鬟。
侍立父祖旁,聽說國步艱。
焉知三十年,見此草與菅。
骨肉亦已零,安得發不斑。
披榛欲弔古,豺虎愴我顏。
蒼茫望茅宇,日落孤舟還。
未識已先聞,清辭果出群。如逢禰處士,似見鮑參軍。
夢暗巴山雨,家連漢水雲。慈親思愛子,幾度泣沾裙。
未到桃源時,長憶出家景。及到桃源了,還似鑒中影。
未知道義,尋人為師。
既知道義,人來為資。
尋師未易,為資實難。
指南向道,非去非還。
師人則恥,人師則喜。
喜恥皆非,我獨無是。
好為人師,與恥何異。
未用且求安,無猜也不殘。九天飛勢在,六月目睛寒。
動觸樊籠倦,閒消肉食難。主人憎惡鳥,試待一呼看。
未識堂堂玉立姿,已傳薤露滿山悲。
空餘父執修恭意,謾繼詞流紀德詩。
諸子盡賢門益大,萬家餘地塚初累。
紛然盡奪三軍帥,誰識公心死不移。
未有林泉分,紅塵且強顏。
最憐官捨僻,不羨野人閒。
疏密門前樹,高低城上山。
偶逢佳客至,縱步得追攀。
未載人間肘後書,此名直恐是相誣。
古人詩病知多少,試問從來療得無。
未有閒情學圃農,醉鄉吟社敢當沖。
守官郎署成遺老,托去詞林擬附庸。
玄圃不遙當徙捨,酒泉無恙願移封。
聞君近日緣詩瘦,華發星星革帶松。
未洗染塵纓,歸來芳草平。一條籐徑綠,萬點雪峰晴。
地冷葉先盡,谷寒雲不行。嫩篁侵捨密,古樹倒江橫。
白犬離村吠,蒼苔壁上生。穿廚孤雉過,臨屋舊猿鳴。
木落禽巢在,籬疏獸路成。拂床蒼鼠走,倒篋素魚驚。
洗硯修良策,敲松擬素貞。此時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未遂歸來願,空驚歲月奔。
布帆三日雨,茅屋數家村。
山氣遙連海,江聲近在門。
無緣得飛渡,東望欲消魂。
未厭慇勤達曙看。
未登龍虎榜,且登龍虎山。
一見三清易,三年一第難。
劍埋光射鬥,雞鳴曉席關。
乾坤誰整頓,擬伴赤鬆閒。
未離兜率,已降王宮。
未出母胎,度人已畢。
日日日從東畔出,朝朝雞向五更啼。
雖然不是桃源洞,春至桃花亦滿蹊。
未下蒲輪詔,先驚柏府寒。
九州方鎮節,萬里使華冠。
歲晚一奄密,風流百世寬。
永懷函丈訓,泣涕自汍瀾。
未險先藜杖,逢亭便小留。
今番已非昔,後去可能游。
未成小隱聊中隱,可得長閒勝暫閒。
我本無家更安往,故鄉無此好湖山。
未遇行藏誰肯信,如今方表名蹤。無端良匠畫形容。當風輕借力,一舉入高空。才得吹噓身漸穩,只疑遠赴蟾宮。雨餘時候夕陽紅。幾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未過蔣山關,須過蔣山關。
過得蔣山關,呼喚不回,
牢籠不祝平地鼓洪波,
青天撒白雨。石田笑嘻嘻,
未敢輕相許。射虎不真,
徒勞沒羽。
漢字未的釋義
未
(象形。基本義:沒有;不。「未」字否定過去,不否定將來,與「不」有別。但有時候也當「不」字講)
相當於「沒有」、「不曾」、「尚未」 [did(have) not;not yet;never]
未,無也。--《小爾雅·廣詁》
未由也已。--《論語·子罕》
未之難矣。--《論語·憲問》
吾與鄭人未有成也。--《公羊傳·隱公六年》
吾未有言之。--《呂氏春秋·開春》
未果。--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有孫母未去。--唐·杜甫《石壕吏》
未百步則返。--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將舒未舒。
又如:未際(未發跡);未的(未必,不一定);未從(未曾,尚
未wei
⒈沒有,不曾:~經許可。聞所~聞。
⒉不:~知。~可厚非。
⒊在句末〈表〉疑問:可以言~(可以說了嗎)?
⒋地支第八位。也作次序第八。
⒌[未時]十三點至十五點。
⒍[未嘗][未始]不曾,並非:~嘗有過。~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