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動各矜奪,爾獨聊優遊。
引戲欲出穴,忽縮尋無曲。
物質瓜牙利,一飽絢能謀。
爾形獨何殊,宜有餒死尤。
乃能樂清夜,和我商聲謳。
群岫掩朝翠,預知風雨生。
雖妨尋寺約,稍減應人行。
懶竹沉秋態,遙舂裹夕聲。
冷煙飛入戶,為戒客衣輕。
群木上參天,清陽並為一。
炎曦無路來,不廢風月入。
群龍共帝牧羊兒,縞素能開四百基。
蒯徹亦生天地裹,欲將口舌奪民彝。
群兒孰敢比肩隨,翻水成文出愈奇。
人欲關弓戕后羿,天寧飛箭中王羆。
愛材不忍淹叢棘,去惡真如斬亂絲。
珍重阿蒙宜努力,此生不可負君師。
群兒只解祠金玉,百歲作癡空潤屋。
君家勝味渠不知,掉頭歸來北窗讀。
插架整整三萬箋,誰何有書真不然。
是中文字到蝌蚪,補亡應得內庚篇。
異錦千囊更妙限,中有玉奩藏小草。
不煩脫帽苦揮毫,漫說驚蛇雜飛島。
摩挲鼎彝自笑語,碧暈堆花久瘞土。
懸知百好墮兒戲,此物一出吞萬古。
客來錯惡初不解,把玩慇勤定為怪。
我知此老極不淺,規模正欲超三代。
群盜憂方切,繁霜況暮春。
封疆誰鎖鑰,天地漸風塵。
處處鳴弦日,家家望雨人。
時危身尚棄,空有淚沾巾。
群山如削水如澠,一洞清音氣味凝。
風送松聲歸遠壑,日移猿影下垂籐。
林僧倚杖看泉脈,野客橫琴坐石稜。
回首碧巖鍾動處,雲台猶在最高層。
群陰剝盡,一陽復來。
萬頃清湘,寒冰發焰。
千年古柏,枯榦花開。
群陰欲去未去之際,一陽欲來未來之時。
樓上鐘鳴,堂前鼓響,
凡聖交參,一期事畢。
群峰垂碧光,下擁岷仙家。
神皇被金巾,坐領五帝衙。
威靈攝真境,俗語不敢嘩。
精心叩殊庭,俯首仰紫華。
願言鳳羅盟,畢世驅塵邪。
循奉蕊珠戒,期之飛太霞。
群芳過後西湖好,
狼藉殘紅,飛絮濛濛,
垂柳闌幹盡日風。
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
垂下簾櫳,雙燕歸來細雨中。
群心與物為春久,喚得春風破臘回。
天近自應通信息,梅花不用犯寒來。
群山峨峨兮屏下環,鍾為人英兮司賢關。
風雅解頤兮簪佩珊珊,有女穎悟兮拱聽帷間。
識性情之正兮婦德閒,雞鳴警戒兮夜漫漫。
冰清玉潤兮卿月相傳,夫君騎鯨兮今幾年。
綱紀繩繩兮閨門肅然,樂山堂兮花木正妍。
蕙槁蘭萎兮棄釵鈿,淒淒東塢兮藏風煙。
畫翣流雲兮去翩翩,飛絮寂寞兮隨珠軿。
忍看雙璧兮沈黃泉,龜趺螭首兮何時鐫。
山靈呵護兮祚綿綿。
群動夜中息,霜清月滿林。
野僧無俗事,幽與寄瑤琴。
澹澹思歸操,悠悠太古心。
希聲在自得,不必為知音。
群芳發天機,妍媸太紛競。
秋菊繁有從,色以黃為正。
淵明具卓越識,主一無多柄。
日鋤三徑荒,取友霜松勁。
後人悅紛華,逐物情其性。
不見黃居中,方隅靡從令。
綠衣尊間色,心憂切吟詠。
陶菊抱幽姿,漢文絕游泳。
紅紫雜賦形,變化理難竟。
妖嬈妒端莊,超乘誇捷逕。
黃花秋露中,心與晚色淨。
品類富脂鉛,盛服妝亦靚。
佛頭詫奇裝,桃花卑異姓。
殿荷呼是兄,先梅可稱孟。
就中甘作君,今古有同敬,
伊其標上藥,隱居重題評。
汲泉擷芬英。神功治未玻
味真乏佳色,苦坐芳筵屏。
輕身引華年,蓍龜堪鑒鏡。
獨立傲秋霜,高風誰景行。
嘉哉夷齊賢,不仕西周盛。
解約紫茱君,梗檜延福慶。
登高睨八荒,期活蒼生命。
君家甕頭春,胚暉歸酒聖。
群蜚逐食傍人鳴,暝靄蒸山濃欲傾。
世事滿頭歸未得,片心直向日邊明。
群山岸東海,茲地真斗絕。
洪濤渺翻天,朝夕吐日月。
雖同一宇宙,迥與朝市別。
三山在咫尺,芝草吾欲擷。
未能仙骨輕,稍浣衷腸熱。
從我其誰歟,乘浮曉當發。
群峰南北爭嵯峨,如瀉大壑翻眾波。
愛之欲把入圖畫,世無好手將奈何。
群子游杼山,山寒桂花白。綠荑含素萼,采折自逋客。
忽枉巖中詩,芳香潤金石。全高南越蠹,豈謝東堂策。
會愜名山期,從君恣幽覿。
漢字群的釋義
群
(形聲。從羊,君聲。本義:羊群;獸群;人群)
三個以上的禽獸相聚而成的集體 [crowd;group]
群,輩也。--《說文》
獸三為群。--《國語·周語》
或群或友。--《詩·小雅·吉日》
三百維群。--《詩·小雅·無羊》
大夫不掩群。--《禮記·曲禮》
群疑滿服,眾難塞胸。--諸葛亮《後出師表》
故近者聚而為群。--柳宗元《封建論》
又如:群才(有才能的人們);群生(一切生物);群立(站立在人群中);群有(佛教指眾生或萬物);群兒(一群小兒。多用作輕蔑之辭);群品(萬事萬物;佛教指眾生)。也指其他動物相聚而成的集體。又如:豬群;馬
群(群)qun
⒈〈古〉指羊群。泛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人~。南沙~島。三五成~。
⒉聚集,會合:~天下之英傑。
⒊眾,許多:~眾。~策~力。~威~膽。
⒋量詞: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