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漢沉沉霽景澄,蓬萊燃滿九華燈。
青猊白象三千界,綺閣雕欄十二層。
花繡芙蓉濃艷吐,簾垂翡翠異香凝。
世人惟向雲中見,遙望天門不可登。¤
河頭時有浣衣人,處處春流漾白蘋。
橋下輕舟來往疾,南經娛老北蹲賓。
河間王郎後王粲,文采風流發奇干。
十年挾策胄子學,博士先生此鄰縣。
登樓作賦少追騷,六代同風掃糜爛。
孰知王郎氣骨高,聲處箴官執□彈。
大朝陳署統烏府,三語從容五行雁。
案頭可但抱成書,簪筆□□曾坐旦。
浙河以西風紀難,官寺狼殘民久散。
定應敷奏一鳴湯,未數威稜三斗炭。
且令風裁徒事幕,三尺持平金石貫。
喜見清出冰雪,又送文溪入秋漢。
入秋漢。
南端文法重檢詳,架閣名官資主辯。
皂囊白簡不敢咨,如守遺珠劍空盼。
九重關內急群言,天子英明在東觀。
寄語西來王子淵,早頌賢臣職台諫。
諫章前一及東南,且為鹽租發長歎。
河朔時堪擬,溟南意懶圖。
相羊逢勝地,瀟灑似精廬。
暝翠千山合,芳紅一雨濡。
跳金魚亦樂,爍石暑全無。
昨夢暌神女,沉痾問鬼臾。
無輪生四角,有憤反三隅。
方羨溪塘滿,俄趨岸柳疏。
共欣甘入稻,仍喜脆歸蔬。
歌舞還縈座,盤餚不趁虛。
放言庸喋蝶,引酹原徐徐。
有客敦農圃,多憂出賦租。
但教魚菽具,何必囷倉余。
來卷千鍾盡,歸乘萬竅呼。
御風非數數,愛酒亦如如。
河漢非應到,汀洲忽在斯。仍逢帝樂下,如逐海槎窺。
春賞時將換,皇恩歲不移。今朝游宴所,莫比天泉池。
河西猛士無人識,日暮津亭閱過船。
路人但覺驄馬瘦,不知鐵槊大如椽。
因言西方久不戰,截發願作萬騎先。
我當憑軾與寓目,看君飛矢集蠻氈。
河漢近瑤席,開簾空翠生。
金盃搖夜影,畫燭剪春聲。
一笑藏鉤戲,低回舞雪輕。
歡歌雜未歇,澹月照三更。
河洛輟微響,朱張傳古心。
世隨人影落,君響路頭尋。
蔓草侵山徑,柔荑死樹林。
良朋更能幾,百感集孤斟。
河山亭上酒如川。玉堂仙。重留連。猶恨春風,桃李負芳年。長記鶯啼花落處,歌扇後,舞衫前。舊遊風月夢相牽。路三千。去無緣。滅沒飛鴻,一線入秋煙。白髮故人今健否,西北望,一潸然。
河橋數株柳,偏受東風多。
柔條慎扔折,生意全天和。
河平州橋危,壘晚水鳥上。沖崖搜松根,點沼寫芡響。
舟輕通縈紆,棧墮阻指掌。攜橈將尋君,渚滿坐可往。
河漢橫斜斗柄低,啼鴉掠水未成棲。
怪生淒爽侵肌骨,船系秦皇酒甕西。
河亭挈手共徘徊,萬事寧非有數哉!黃閣相君三黜去,青雲學士一麾來。
中原故老知誰在,南嶽新丘共此哀。
火冷夜窗聽急雪,相思時取近書開。
河梁日將暮,遊子安所從。
執手古路側,征裾飄長風。
行行忽已遠,眇若孤飛鴻。
人生非松喬,代謝自有終。
長當崇令名,赤心以為忠。
河勢橫斜帶地形,碧油具旆昔常經。
驛名未改風塵黑,碑字猶存雨蘚青。
蘆福園林僧杳渺,擷芳洲渚妓娉婷。
汝南一值賢人降,分野於今占德星。
河洲雙鴛鴦,流蕩還相逐。
皎皎白楊花,風吹不相續。
河水昔將決,沖波溢川潯。崢嶸金堤下,噴薄風雷音。
投馬災未弭,為魚歎方深。惟公執珪璧,誓與身俱沉。
誠信不虛發,神明宜爾臨。湍流自此回,咫尺焉能侵。
逮我守東郡,淒然懷所欽。雖非識君面,自謂知君心。
意氣苟相合,神明無古今。登城見遺廟,日夕空悲吟。
河水昏復晨,河邊相送頻。離杯有淚飲,別柳無枝春。
一笑忽然斂,萬愁俄已新。東波與西日,不惜遠行人。
河漢微茫月漸低,風聲正在草堂西。
莎根唧唧蟲相吊,木末翻翻鵲未棲。
屯甲近聞如積水,守關不假用丸泥。
孤臣報國嗟無地,只有東皋更飽犁。
河水南來繞郡城,銀刀空復炫衙兵。
交情舊許雞為具,客信那知鵲妄鳴。
為婦遲留應未怪,還家倉卒定何營。
不關秦女箏聲怨,自趁招賢浚上旌。
漢字河的釋義
河〈名〉
(形聲。從水,可聲。本義:黃河)
同本義 [the Huanghe River (the Yellow River)]
河,河水出敦煌塞外崑崙山,發原注海。--《說文》
導河積石。--《書·禹貢》
河陽之北。--《列子·湯問》
三豕涉河。--《呂氏春秋·慎行論》
又如:河堧(黃河河邊之地);河湟(黃河與湟水);河朔(泛指黃河北岸的地方);河洛(黃河與洛水);河塹(黃河沿岸的壕溝)
河流的通稱 [river]
南方無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謂之河。--《漢書·司馬相如傳》注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韓信釣河曲。--《後漢書·酈炎傳》
散作滿河星。-
河he
⒈水道的通稱:~流。運~。
⒉特指黃河:~西。~套。江(長江)淮~漢(漢:漢水)。
⒊[河漢]銀河,又叫"天河",天空中密佈如帶的星群。〈喻〉語言浮誇,不著邊際。又轉化為不相信或輕視的意思:幸勿~漢斯言。
⒋[河山]指國家疆土:錦繡~山。
⒌[河防]防止河流水患的工作,又特指黃河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