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縞如玉霜。
筆題月氏書。(筆一作剪)
寄書白鸚鵡。
西海慰離居。
行數雖不多。
字字有委曲。
天末如見之。
開緘淚相續。
淚盡恨轉深。
千里同此心。
(上二句一作
千里若在眼。
萬里若在心。)
相思千萬里。
一書值千金。
魯國黔婁死,升堂吊者誰。
不邪能至此,千載有妻知。
凜凜默成德,清風百世師。
舅甥貧到底,終老外家祠。
魯館當年盛,秦台此日遙。
龍歸終合劍,鳳去不聞簫。
挽曲方傳薤,行輀競奠椒。
空餘漢官屬,泣送馬如潮。
魯公但食粥,百口常憂煎。
金張席貴寵,奴隸乘朱軒。
丈夫例寒餓,萬世無後先。
風霾天作惡,雷亦怒闐闐。
俄頃花柳靜,煙暖谷鳥喧。
人事每如此,翻覆不常然。
下流多謗議,高位又疾顛。
空餘壯士志,不逐四時遷。
魯論安昌侯,田至二百頃。
後堂羅曲旃,女樂極妍靚。
晚愛肥牛亭,僭上輒有請。
行內憂外家,略不效忠鯁。
口張理義門,胸裹利慾阱,
持國送與人,獨欲保首領。
焉知赤眉禍,暴屍肉未冷。
寄言發塚儒,厥報捷響影。
魯公筆法屋漏雨,未減右軍錐畫沙。
可惜團團新月面,故教零亂黑雲遮。
魯公之節非一死,其誰碑之子曾子。
魯公之德人未知,其誰堂這張紫微。
繼公作郡五百載,登堂思公宛如在。
江南遺墨處處傳,魯公去作麻姑仙。
一杯相與借風月,但見雲碧開池蓮。
紫微聲名今第一,歸上鸞台應不日。
笑談千里無兵戎,臨川草木生春風。
他年道傍兒女說,不思魯公思張公。
魯公之書既絕倫,歲久更為所珍。
荒壇壞塚朽崖屋,剝落風雨埋煨塵。
斷碑數尺誰所得,點畫入紙完如新。
延陵公子好事者,拓取持寄情相親。
六書篆籀數變改,訓詁後世多失真。
誰初妄鑿妍與丑,坐使學士勞骸筋。
堂堂魯公勇且仁,出遇世難親經綸。
揮毫卓犖又驚俗,豈亦以此誇常民。
但疑技巧有天得,不必勉強方通神。
詩歌甘棠美召伯,愛惜蔽芾由思人。
時危忠誼常恨少,寶此勿復令埋堙。
魯祖偏工面壁,秘魔動便擎杈。
唯有歸宗長老,一味撒土撒沙。
三個上牢漆桶,不知那個堪誇。
諸方檢點得出,也是勾賊破家。
魯叟談五經,白髮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
足著遠遊履,首戴方山巾。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
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
魯公乞米出於真,邂逅周瑜慷慨人。
借謂囊猶未為癭,懸知甑已不生塵。
魯狂不媚世,世亦與我違。
平生懷識察,如公良獨希
塵沙二十年,孤舟萬里歸。
見公不忍去,安得長相依。
魯僖有賢裔,家在吳江東。
宏詞與奧學,浩渺江無窮。
魁然棟樑姿,久困荊棘中。
抱能未施邦,殆與張籍同。
人皆盲於心,我目昏不矇。
而君乃能勇退,奉祠環堵宮。
築圃號通隱,花竹羅青紅。
郡山湧其前,湖光湛沖瀜。
日哦松菊間,志氣驕王公。
客來醉需堂,飲食沾奴童。
嗟予老且倦,齒豁仍頭童。
田蕪未能歸,慚愧通隱翁。
魯儒相悟欲成空,學盡文章不見功。官自掖垣飄海上,
鎮從隨岸入山中。嘗遭火發瞿雲宅,爭得天如老氏弓。
何意杜陵懷寶客,也隨迷路出關東。
魯衛情先重,親賢愛轉多。冕旒豐暇日,乘景暫經過。
戚里申高宴,平台奏雅歌。復尋為善樂,方驗保山河。
魯人賤夫子,鳴丘指東家。
當時雖未遇,弟子已如麻。
奈何鄉閭人,曾不為歎嗟。
區區吳越間,間骨不憚遐。
羽見反不怪,海人等龍蝦。
嗟我何足道,窮居出無車。
昨者入京洛,文章彼人誇。
故舊未肯信,聞之笑呀呀。
獨有兩任子,知我有足嘉,
遠遊苦相念,長篇寄芬葩。
我道亦未爾,子得無增加。
貧窮已衰老,短髮垂髿髿。
重祿無意取,思治山中畬。
往歲栽苦竹,細密如蒹葭。
庭前三小山,本為山中楂。
當前鑿方池,寒泉照谽谽。
玩此可竟日,胡為踏朝衙。
何當子來會,酒食相邀遮。
願為久相敬,終始無疵瑕。
閒居各無事,數來飲流霞。
魯拙倦貪世利,疏慵唯愛山居。深承道友喜相呼。來結良緣妙趣。但願徐登壽域,更祈重悟虛無。塵勞放下萬緣除。高臥白雲深處。
魯地抑種稻,一概被水沫。年年索蟹夫,百姓不可活。
魯酒若琥珀,汶魚紫錦鱗。山東豪吏有俊氣,
手攜此物贈遠人。意氣相傾兩相顧,鬥酒雙魚表情素。
雙鰓呀呷鰭鬣張,撥剌銀盤欲飛去。呼兒拂幾霜刃揮,
紅肌花落白雪霏。為君下箸一餐飽,醉著金鞍上馬歸。
魯國久仙去,詩偕芙蓉秋。
淵淵韻金石,往往余巖丘。
象賢來題輿,同聲應鳴璆。
清渭發源遠,濁涇難混流。
漢字魯的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