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僧相見莫疑猜,布袋結頭今日開。
露柱著衫南嶽去,燈籠脫帽上天台。
只有雲門木上座,終年無去亦無來。
有時獨靠古屏畔,覷破門前下馬台。
衲僧家,無本據。
暑退涼生,任情去祝
折拄杖,挑撥紅塵堆裡人,
破草鞋,踏斷枯木巖前路。
無佛處,急赴過,
有佛處,不得祝
捏聚大千無寸土,業風吹上十二峰。
來,徐徐向伊道,
提鞋去。
衲衣下事火燒山,臘月家貧徹骨寒。
堪笑連延曾未息,眉毛焦赤面皮斑。
衲子誰為蓋代豪,生憎污俗紫方袍。
何須鑒水能知止,未必歸雲可擬高。
虎穴等閒休探手,龍泉取次莫吹毛。
君知五祖堂中老,妙處何曾掛一毫。
衲僧撥轉鐵牛機,默耀靈通底是誰。
月兔影沉雲母地,海禽夢臥珊瑚枝。
韶陽佛法嫌饒舌,魯祖家風解惜眉。
端坐環中虛白處,縱經塵劫個難移。
衲僧照徹千差眼,緇素淺深毫髮分。
分處莫非全正令,法王那得獨稱尊。
衲子家風在,空山自有年。
死心衣帶下,生意钁頭邊。
火種鋤秋月,刀耕破曉煙。
倦來何所事,高枕夕陽眠。
衲衣線粗心似月,自把短鋤鋤榾柮。
青石溪邊踏葉行,數片雲隨兩眉雪。
山童貌頑名乞乞,放火燒畬采崖蜜。
擔頭何物帶山香,一籮白蕈一籮栗。
衲僧頂相,不可近向。
俯而九淵之下,仰而重霄之上。
以法界為疆,以虛空為量。
鬧市裡釋提洹因,百草頭俱胝和尚。
衲衣下事火燒山,臘月家貧徹骨寒。
堪笑連延曾未息,眉毛焦赤面皮乾。
衲子心情處士衣,今年參到地無錐。
江鄉一棹閒來往,只有明州數首詩。
衲僧家,端的別,
脊樑鑄就渾剛鐵。有飯逢饑即便餐,
有話逢人即便說。阿呵呵,
如何說,今朝又是新陽節。
衲僧巴鼻,圓明絕纇。
直須推倒,卻要扶起。
玉馬飲乾明月泉,泥牛耕破玻璃地。
披毛戴角異中來,天上人間能幾幾。
衲僧公驗,突出難辨。
手眼通身,只得一半。
衲僧舌頭真個自,渾侖里許沒錐鉤。
輪扁斲工不授子。庖丁游刃無全牛。
衲僧今日路頭通,拄杖生雲興已濃。
要探江湖深與淺,前途更有妙高峰。
衲僧家,達己靈。
有通變,解逢迎。
世人既已濁,不可自言清。
世人既已醉,不可自言醒。
和光同塵去,頭頭總見成。
豈不見昔年黨太尉,無分無曉最分明。
衲衣禪客袖篇章,江上相尋共感傷。秦甸亂來棲白沒,
杼山空後皎然亡。清留島月秋凝露,苦寄巴猿夜叫霜。
珍重南宗好才子,灰心冥目外無妨。
衲朝裌暮午衫單,始覺春歸不再寒。
些子幽花三兩畝,霎時啼鳥百千般。
世情落落全相背,詩律平平略放寬。
連日飲徒偶焉往,自炊香薤五盤餐。
衲僧田地有來端,底意相攜出問檀。
春塢耕開雲錦曉,月津劃破練光寒。
飽期束肚三條篾,功就移身百尺竿。
恰恰相投看規矩,谷聲鑒像一般般。
漢字衲的釋義
衲
僧徒的衣服,常用許多碎布補綴而成,因即以為僧衣的代稱 [Buddhist cassock]
自出家來長自在,緣身一衲一繩休。--白居易《贈僧自遠禪師》
又如:衲子(衲為僧衣。故借稱僧徒為衲子);衲衣(僧衣);衲襖(和尚所穿的大袖上衣);衲裙(僧人的衣裳);衲帛(絲織物品)
僧徒自稱或代稱 [monk]
老衲供茶碗,斜陽送客舟。--戴叔倫《題橫山寺》
又如:老衲;衲子(指僧徒);衲衣(代稱僧人);衲師(僧侶);衲徒(僧人,僧眾);衲僧(和尚,僧人)
衲 〈動〉
縫補,補綴 [(of clothes)mend;patch up]
拘攣補衲,蠹文已甚。--鍾嶸《詩品詩》
又如:衲裰(布塊補綴
衲na
⒈縫補。〈引〉拼湊做成:百~衣。
⒉僧衣,也指僧人:老~(僧人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