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面三年久,論心此日同。
相從方款款,索去又匆匆。
宇宙塵機息,江湖老眼空。
南枝春信早,歸路載東風。
識破機關便出林,滿天劫火可能侵。
水流不去青山影,風與俱高白鶴心。
物外弟昆相契合,眼中世界幾浮沈。
是知處處虛西榻,難得慈雲一片陰。
識得詞仙否?起從前、歐蘇辛陸,為先生壽。
不是花顛和酒惱,豪氣軒然獨有。
要老筆、萬花齊繡。
擲碎琵琶今破面,好香詞污汝諸伶手。
笑餘子,徒雕鏤。
秦宮漢殿描難就。
矗中原、怒濤似箭,斷崖如臼。
我有銅人千行淚,撲地獅兒騰吼。
聲撼落、橘中棋叟。
鶴發雞皮人莫笑,憶華年、曾奉西宮帚。
家本住,金台口。
識得拄杖子,被拄杖子縛。
不識拄杖子,亦被拄杖子縛。
不是弄潮人,徒勞遭點額。
識得祖師端的意,迢迢千里扣知音。
當機一喝忘情謂,歸興猶如虎出林。
識重隨緣喜,精心住處安。
慈心常淡薄,人我定心難。
識見超然地位高,人言情偽察秋毫。
一些疾病生心腹,明鑒當台不可逃。
識見先幾炳蔡著,艱難國事慮阽危。
龜山如用求得半,君實未亡猶可為。
人渺江濤已如此,公騎箕尾欲何之。
門生老病丹心折,佇立空山有所思。
識來三十四年非,珍重山林短後衣。
龜背刮毛慚我拙,虎頭食肉任人飛。
老親種種垂秋發,舊屋蕭蕭淡夕暉。
辦得浮家明日去,五湖處處是漁磯。
識破家緣冤苦。忻然跳出鄉閭。秦川秀處作庵居。永住永住永祝物外逍遙自在,如今寄甚家書。還鄉便得赴仙都。不去不去不去。
識公七年前,青衫騎破韉。
送公七年後,金章大州守。
窮達反掌耳,置之勿復論。
憶公出蜀日,避名如避喧。
神羊一在首,慷慨眉宇軒。
朝陳擊奸疏,暮進興邦言。
炎炎中郎將,解帶西南奔。
矯矯內押班,掛冠神武門。
所以杜御史,姓名滿乾坤。
人生有聚散,安所非游宦。
徵黃不作難,聖主方味諫。
識鄭尚書曳履,嫌高將軍涴靴。
難伴小兒上樹,且饒跛子看花。
識法者懼,欺敵者亡。
水中辨亂,須是鵝王。
識面山陰道,論心德化堂。
後來俱罪籍,歸去各吾鄉。
晚歲欣同寓,平生謂可償。
平遲三兩月,淚落幾多行。
識字誰令勝爛奚,自應無褐更無衣。
宵安亦念明朝計,兒報屋簷生早暉。
識之無字憶髫年,霍地紅顏變雪顛。
求狗監人難復得,如雞林相豈非賢。
鯉庭聞處才三百,蚓竅吟來忽五千。
寄語毛韓並衛卜,不煩序亦不煩箋。
識盡甘辛百草頭,鼻無牽纆得優遊。
不知有去成知有,始信南泉喚作牛。
識了才能項籍欺,灶煤研瓦分甘之。
如何乞索忘唐突,擬賦江南鶴膝枝。
識得英雄為理貧,果能誅項滅三秦。
老增事去方撞鬥,羞見沙頭澼絖人。
識則識自本心,見則見是本性。
識得本心本性,正是宗六大玻
漢字識的釋義
識
(形聲。從言。戠聲。善於言談,表示有知識,故從言。本義:知道;懂得)
同本義 [know;realize;be aware]
識,知也。--《說文》
君子是識。--《詩·大雅·瞻卬》。箋:「知也。」
壹宥曰不識。--《周禮·司刺》
草榮識節和,木衰知風厲。--陶潛《桃花源詩》
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孫子·謀攻》
不識有諸?--《孟子·梁惠王上》
苟有險,余必下推車,子豈識之?--《左傳·成公二年》
使汝不識詩書,或未必艱貞若是。--清·袁枚《祭妹文》
又如:識味(知味);識空便(知趣;識相);識道(知聖道);識義(知義
識(識)shi
⒈知道,認得,能辨別:~字。認~。~別。~途老馬。
⒉學問,應知的,所知道的:學~。知~。常~。有~之士。
⒊見解,辨別是非的能力:見~。遠見卓~。
⒋[識破]看穿:~破假冒。
────────────────—
識(識)zhi
⒈記住,做記號,也指記號、標誌:博聞強~。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