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讀出江岸,江波滾滾來。
呼舟閒打槳,載月二更回。
罷講巡巖塢,無窮得野情。
臘高猶伴鹿,夏滿不歸城。
雲朵緣崖發,峰陰截水清。
自然雙洗耳,唯任白毫生。
罷征光祿塞,初入玉門關。
殘月邊兵盡,寒風壯士還。
旗光侵桂卷,箭鏑半星閒。
歸賜將軍第,長銘竇憲山。
罷草王言星歲久,嵩高山色日相親。蕭條雨夜吟連曉,
撩亂花時看盡春。此世逍遙應獨得,古來閒散有誰鄰。
林中長老呼居士,天下書生仰達人。酒挈數瓶杯亦闊,
詩成千首語皆新。綸闈並命誠宜賀,不念衰年寄上頻。
罷卻名場擬入秦,南行無罪似流人。縱經商嶺非馳驛,
須過長沙吊逐臣。舶載海奴鐶硾耳,像駝蠻女彩纏身。
如何待取丹霄桂,別赴嘉招作上賓。
罷起郎官草,初分刺史符。海雲迎過楚,江月引歸吳。
城底濤聲震,樓端蜃氣孤。千家窺驛舫,五馬飲春湖。
柳色供詩用,鶯聲送酒須。知君望鄉處,枉道上姑蘇。
罷郡歸蘭省,還愁到帝鄉。
趨朝騎瘦馬,賃宅住閒坊。
命服紆春草,吟髭鑷夜霜。
有心憶雲水,無語狎班行。
藥債經年欠,文編滿篋藏。
教兒誦詩賦,倩客賣囊裝。
尋寺誰同步,留僧自拂床。
舉公投卷軸,時相覓文章。
窮達君雖了,沉淪我亦傷。
何當升大用,吾道始輝光。
罷郡歸來三畝宅,化為琳宇入層雲。
樓亡莫辨藏書地,池在如親洗墨人。
特援憂勤規太傅,不將恢復許中軍。
世間何物無澌盡,英矩千秋萬古新。
罷參還欲勘諸方,竿木隨身不易當。
翻憶古來興化老,主賓用盡力牽羊。
罷釣收綸日向西。美潭深處聚幽棲。東船西舫往來齊。旋斫錦鱗沽白酒,還烹紫蟹殺黃雞。杯盤狼藉聚嬉嬉。
罷官御史府,屏跡五湖東。
江水□□□,山花費酒筒。
野情方浩蕩,高論入虛空。
明日春田事,還尋荷翁。
罷論古人公案,且呈自己門風。三更三點扣齋鐘。便是予家妙用。湛湛空花形象,澄澄水月儀容。兩番消息一番同。看你如何拈弄。
罷民不耕獲,豈利有攸往。
古人為我言,許此亦無妄。
一冬免鋤犁,二麥盈甕盎。
火老金尚伏,雨過築場壤。
鄰家助伯亞,蒼耳割榛莽。
朝陽得終日,經歲可無恙。
老夫終病慵,長子幸可仗。
劬勞慎勿厭,餅餌家共享。
秋田雨初足,已作豐熟想。
歸來報好音,相對開臘釀。
罷吟鸚武草芊芊,又泛鴛鴦水上天。
一棹冷涵楊柳雨,片帆香掛芰荷煙。
綠遙江澹萍離岸,紅點雲疏橘滿川。
何處邈將歸畫府,數莖紅蓼一漁船。
罷酒尋花涉斷磯,顛躋猶復強褰衣。
可憐醉眼無分別,卻把旁邊柳折歸。
罷聽泉聲看鹿群,丈夫才策合匡君。
早攜書劍離巖谷,莫待蒲輪輾白雲。
罷卻兒女戲,放他花木生。
掃地雲粘帚,耕山鳥怕牛。
點入旱雲千國仰,力浮塵世一毫輕。
罷官臥窮巷,值此雲物稠。
連延經旬雨,城市欲行舟。
柱礎變坳塘,瓦溝成暴流。
蕭然殘暑退,寒事戒衣裘。
老人朝睡足,起坐梳白頭。
呼童飭晨餐,薪濕爨婦愁。
洗我朱提杯,不復具餚羞。
一觴已徑醉,萬事良悠悠。
罷憊得休假,衣冠倦趨翔。
挾書聊自娛,解帶寺東廊。
六龍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冬屋稍暄暖,病身更強梁。
從我有不思,捨我有不忘。
問誰可與言,摧手此徜徉。
婉婉吾所愛,新居乃鄰牆。
寄聲能來游,維用寫愁腸。
罷卻微官且客居,庭闈不近信全疏。
更無竹下子唐子,誰與過逢說異書。
漢字罷的釋義
罷
(會意。從網,從能。表示用網捕住有賢能的人。「網」在字的上部楷書多寫作「罒」。本義:罷官;免去;解除)
同本義 [dismiss from office]
可以罷官之無事者,去器之無用者。--《呂氏春秋·仲冬》
竇太后大怒,乃罷逐趙綰、王臧等。--《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聞君罷官意,我抱漢川湄。--李白《贈漢陽輔錄事二首》
徐階罷相裡居。--《明史·海瑞傳》
復請之,吾輩無生理,而主讞者亦各罷去。--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罷謝(辭官去職);罷歸(辭職或免官歸里)
遣返,遣歸 [send back]。如:罷散(遣散);罷遣(遣散;放遣)
停止 [
罷 ba
1中止某種活動:~課、~工。
2免去;解除:~免。
【罷黜】
1貶低並排斥:~百家。
2免除(職務)。
【罷黜百家 獨尊儒術】漢代實行的以儒家思想為正統,藉以維護統治的政策。漢武帝建元元年(前140),董仲舒為統一思想,鞏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而提出。武帝採納其主張。此後,儒家學說成為歷代封建統治者維護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
【罷論】不必再論說;不必再論說的事:此事已成~。
【罷免】撤銷、免去(官職)。
────────────────—
罷pi 1.疲勞;衰弱。 2.疲敝;憊乏。 3.慰勞。 4.弱;無能。 5.無行。參見"罷士"﹑"罷女"。 6.敗,失敗。
────────────────—
罷bǐ 1.離散;分散;散開。
────────────────—
罷pi 1.見"罷辜"。
────────────────—
罷bǎi 1.見"郎罷"。
────────────────—
罷ba 1.語氣詞。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