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棹投漁火,人煙自一區。
遠行銜月淺,隔水度營孤。
夕露無聲墜,寒猿有淚呼。
臨流歸夢促,安得涉江湖。
停舟野渡頭,客路恨悠悠。
葉落風千樹,種殘月半樓。
蘆花雙過雁,莎草獨眠鷗。
山鬼燒青火,飛來照髑髏。
停驂惆悵惜芳時,嶺海歸來兩鬢絲。
縱使鶯聲如舊好,綠楊都是折殘枝。
停雲回首意如何,楊子江頭一棹過。
老去多情憐水石,閒來開眼看風波。
門牆舊侶雕應盡,燈火通宵話轉多。
更約扁舟和月宿,荻花深處聽漁歌。
停車渭陽暮,望望入秦京。不見鵷鸞道,如聞歌吹聲。
鄉魂涉江水,客路指蒲城。獨有故樓月,今來亭上明。
停橈暗相語,妾在長干祝
郎亦秣陵人,便可同舟去。
停午暫休騎,道暍投田家。
風株帶暝姿,高樹亂啼鴉。
田翁喜客至,為摘園中瓜。
解鞍藉莓苔,移席掃落花。
相留至夜分,煙月石林斜。
相如方病渴,歸路茂陵賒。
停車祀聖女,涼葉下陰風。龍氣石床濕,鳥聲山廟空。
長眉留桂綠,丹臉寄蓮紅。莫學陽台畔,朝雲暮雨中。
停騰火候詰炎山,九轉方能濟世間。
玉蕊花開真可愛,紅爐鼎內境幽閒。
人逢藥就延長久,羽駕仙迎返少顏。
盡在目前非是遠,定知時日好登攀。
停龍{車羲}遍觀此。
凍雨飛。
祥雲靡。
停車未共長官親,詩句先驚入眼新。
滴露已紉騷客佩,干雲合擬大夫身。
漫論桂樹前頭影,要識甘棠著手春。
有約歸來恣吟嘯,冬心話與歲寒人。
停雲脈脈對春杯,宋玉招尋此日來。
屋矮坐看書接棟,溪平行愛水生苔。
河橋細雨舟初泊,山郭寒煙梅半開。
萬里心期空歲暮,潛夫翻愧黑頭回。
停橈因舊識,白髮向波濤。以我往來倦,知君耕稼勞。
渚田臨捨盡,阪路出簷高。游者還南去,終期伴爾曹。
停雲在空,黯其將雨。
嗟我懷人,道修且阻。
眷此區區,俯仰再撫。
良辰過鳥,逝不我佇。
停驂問前路,路在秋雲裡。
蒼蒼縣南道,去途從此始。
絕頂忽盤上,眾山皆下視。
下視千萬峰,峰頭如浪起。
朝經韓公阪,夕次藍橋水。
潯陽僅四千,始行七十里。
人煩馬蹄跙,勞苦已如此。
停雲靄靄,八表同昏,盡日時雨濛濛。搔首良朋,門前平陸成江。春醪湛湛獨撫,限彌襟、閒飲東窗。空延佇,恨舟車南北,欲往何從。歎息東園佳樹,列初榮枝葉,再兢春風。日月於征,安得促席從容。翩翩何處飛鳥,息庭樹、好語和同。當年事,問幾人、親友似翁。
停驂歇路隅,重感一長吁。
擾擾生還死,紛紛榮又枯。
困支青竹杖,閒捋白髭鬚。
莫歎身衰老,交遊半已無。
停帆預卜酒杯深,十日無須逆旅金。
莫怨津梁為客久,天涯有弟話秋心。
停君金叵羅,聽我秦淮歌。
長江西來幾千里,沿洄直入台城裡。
浮青蕩綠南北流,至今猶號秦淮水。
秦淮之水能容舟,秦淮之上花滿樓。
美人捲簾垂玉鉤,太白仙人清夜遊,酒酣乘月往石頭。
棹歌渡淮水,倒披紫綺裘。
英風撼五嶽,豪氣隘九州。
邇來四千四百九十五甲子,無人繼此移山倒海之風流。
水光依然月如故,斷雲零落令人愁。
豈無清歌與美酒,與子碌碌誠堪羞。
我歌秦淮歌,送君秦淮去。
城西酒樓在何處,主人今非舊孫楚,且須痛飲歌達曙。
達曙歌,醉方寢,笑壓吳姬股為枕,滿身模糊覆宮錦。
明年我亦泛秦淮,手解金龜就君飲。
停軒觀福殿,遊目眺皇畿。法輪含日轉,花蓋接雲飛。
翠煙香綺閣,丹霞光寶衣。幡虹遙合彩,定水迥分暉。
蕭然登十地,自得會三歸。
漢字停的釋義
停〈動〉
(形聲。從人,亭聲。本義:停止,止息)
同本義 [stop;cease;halt]
停,定也,定於所在也。--《釋名·釋言語》
潢汙行潦之水。--《左傳·隱公三年》。註:「潢汙,停水。」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李白《行路難》
琵琶聲停欲語遲。--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余亦停弗上。--《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時方冬停遣。--清·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停床(指亡故);停市(停止交易);停刑(停止執行刑罰);停步(停止前進)
停留,暫時居住 [stay]
停數日。--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停於大室之隅。--唐·李朝威《柳毅傳》
停ting
⒈止住,止息:~止:~住。~頓。雨~了。
⒉中斷:~學。~電。~水。~止供給。
⒊放置,泊船:~放。~車。~船。
⒋滯留:~留。在途中~了三天。
⒌妥當:~妥。
⒍總數中分幾份,其中一份叫一停:八~兒有七~兒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