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言游泗水,支離去二漳。道術君所篤,筌蹄余自忘。
雪威侵竹冷,秋爽帶池涼。欲驗離襟切,岐路在他鄉。
願言卻世緣,來伴我幽寂。
相看成二老,永為閭裡式。
願公十襲勿浪出,六丁取將飛辟歷。
願儲翳國三年艾,不博江心百鍊銅。
願君妝點逍遙客,鶴膝同隨。閒步雲霓。笑傲清風明月溪。樂希夷。海蘆尚有三三節,陽數明知。與道相宜。好伴雲遊風馬兒。莫推辭。
願挽天河洗北夷,老臣底用紫荷為。
丹心一寸凌霜雪,秪有隆興聖主知。
願作墳上鴛鴦,來作雙飛,去作雙歸。
願隨仙女董雙成,王母前頭作伴行。初戴玉冠多誤拜,
欲辭金殿別稱名。將敲碧落新齋磬,卻進昭陽舊賜箏。
旦暮焚香繞壇上,步虛猶作按歌聲。
願與卿結百年好,不惜金屋備藏嬌。
一似碧淵水晶宮,儲得珍稀與奇寶。
願賢增壽,算家豪散八。兒孫孝、盡皆奸黠。總超絕。效龐公許氏,全家頓悟,同登彼岸,長生路途清滑。兔角缺。往來遊戲,看天花瑞雪。金莖秀、*無枝節。個中悅。是靈童應淨,真樂真樂,無愁可解,唯吟絳
願以身代母,書焚上徹天。
若非神許我,未必字依然。
願乘車馬衣輕裘,便與顏回論不投。
更得預聞夫子志,天高地下果難儔。
願言未偶非高臥,多病無憀選勝游。一夜雨聲三月盡,
萬般人事五更頭。年逾弱冠即為老,節過清明卻似秋。
應是西園花已落,滿溪紅片向東流。
願同丑萬輩,終老孟子門。
願治方凝佇,求歸竟得閒。
空令如我輩,忍愧尚朝班。
望重忠嘉上,身輕去就間。
渺然人物慮,少壯亦衰顏。
願將天上長生藥,醫盡人間短命花。
自是中郎精妙術,大名傳遍滬江涯。
願與道林近,在意逍遙篇。自有靈佳寺,何用沃洲禪。
願君莫愛金花梨,願君須愛紅消梨。
金花紅消兩般味,一般顏色如煙脂。
紅消食之甘如飴,金花食之先顰眉。
似此誤人事不少,未食之前宜辯之。
願試黃昏上古湯,社中今得沈東陽。
素衣肯為緇塵染,秀句殊增灌頂涼。
不惜聯翩過舊隱,也欣滂沛洗炎光。
預知定得驚人語,約略眉間喜氣黃。
願隨春陽和,不隨秋草萎。
光陰瞬息耳,憂悲亦何為。
蘭蕙生深林,時有朝露滋。
清香隨春風,邈若有所思。
我亦慕明德,杖藜往從之。
林深不可見,相遇終有時。
漢字願的釋義
願〈形〉
(形聲。從頁,原聲。古時「願、願」各有本義。「願」義為謹慎,「願」義為「大頭」) 謹慎;老實,質樸 [be prudent and honest]
願,謹也。--《說文》
思厚不爽曰願。--《周書·謚法》
無利於上謂之願。--《韓非子·詭使》
願而恭。--《書·皋謨》。鄭註:「謂容貌恭正。」
則莫能以願中。--《考工記·弓人》
上願糾暴。--《周禮·大司寇》
大府召視兒,幼願耳。--唐·柳宗元《童區寄傳》
又如:願恭(恭謹);願款(誠摯);願法(執法恭謹);願敏(樸實敏悟);願婉(樸實恭順);願懿(樸實誠實);願民(樸實善良之民)
願
大頭
願(願)yuan
⒈樂意:~意。自~。心甘情~。
⒉希望:~望。如~。平生之~。
⒊仰慕,羨慕:名聲日聞,天下~。
⒋迷信者所謂"對神佛許諾的酬謝":莫許~。錯還~。
⒌老實,恭謹: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