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目盡陂塘,山光接水光。
近來仍雨足,莫道是山鄉。
觸熱初來太華西,恐煩後命促佳期。
兩人幕府叨同日,千載門闌值一時。
儲邸忽開趨詔召,賓筵空在失棲遲。
念公詩句情無極,更聽秦民話去思。
觸事隨緣不用多,華堂玉食奈憂何。
美人未厭山阿陋,薜荔為裳帶女蘿。
觸熱支離老病增,忽看東北片雲興。
疾雷載雨輸膏澤,茂樹生風洗郁蒸。
採藥喜逢岷下客,說詩曾對剡中僧。
坐令身在羲皇上,繞坐何煩更設冰。
觸目絕對待,萬法無不在。
是汝心不知,非汝心不會。
不會無不會,不知無不知。
只個不會知,殊特也大奇。
觸目生歸思,那堪路七千。臘中離此地,馬上見明年。
郡邑溪山巧,寒暄日月偏。自疑雙鬢雪,不似到南天。
觸目盡塵累,如師真不群。
圓明水中月,去住嶺頭雲。
意為乘風快,名應過海聞。
翛然此高跡,世綱慢紛紛。
觸鼻無從覓,年林小綴黃。
旋開三兩粟,已作十分香。
入夜偏相惱,挽先有底忙。
移床月枝下,坐對略傅觴。
觸目錢塘昨夢非,行春載酒憶當時。
花間不輾香輪入,柳外空鞭駿馬飛。
落日荒山和靖墓,斷雲流水子胥祠。
忘情鷗鷺間於我,應笑江湖客未歸。
觸熱嫌尋訪,閉門如路窮。
手持東野集,思與何人同。
候雨坐簷樹,聽蟬得晚風。
因之過林叟,歸步月明中。
觸塗是礙。一任浮沈何必改。有個人人。自說居塵不染塵。謾誇千手。千物執持都是有。氣候融怡。還取青天白日時。
觸翻茶瓢,眉毛掛劍。
殺活不分,邪正難辨。
古今同轍不同途,妙悟玄機轆轆轉。
觸忤梁王,恓恓渡江。
九年冷坐,重重話墮。
一花五葉自芬披,不在春風著意吹。
觸熱真疑墮火灰,雨如飛鏃亦佳哉!空江魚鱉從龍起,平野雷霆擁馬來。
正怪橫吹屋茅盡,俄聞下擊澗松摧。
晚來日漏風猶急,臥看柴扉闔復開。
觸熱褦襶幾許,我生何艱哉。
九天星斗初轉,汲井意徘徊。
不解鳴珂帝所,踉蹡沒塵埃。
為問晚嫁盧姬,一笑為誰開。
觸事老來情緒懶,西湖債未曾還。試呼小艇訪孤山。昔年鷗鶴侶,總笑鬢斕斑。仙去坡翁山耐久,煙霏空翠憑闌。日斜尚覺酒腸寬。水雲天共色,欸乃一聲間。
觸目皆因長養功,浮生何處問窮通?柳長北闕絲千縷,
雲簇南山火萬籠。大野煙塵飄赫日,高樓簾幕逗薰風。
身心已在喧闐處,惟羨滄浪把釣翁。
觸目庭台,當歲晚凋殘,恁時方見。瓊英細蕊,似美玉碾就,輕冰裁翦。暗想蜂蝶不知,有清香為援。深疑是,傅粉酡顏,何殊壽陽妝面。惟恐易落難留,仗何人巧把,名詞褒羨。狂風橫雨,枉墮落、細蕊紛紛千片。異日結實成陰,托稱殊非淺。調鼎鼐,試作和羹,佳名方顯。
觸忤閒腸舊置愁,追憐夜壑早亡舟。
情牽嫩柳曾傷李,選唱新詞絕似劉。
投老余癡甘自笑,為花添瘦任人尤。
惟憑月落孤衾夢,覓遍虛無更九州。
觸勢山行陡頓余,急攜拄杖息禪居。
老僧不惜山中寶,持出銀函貝葉書。
漢字觸的釋義
觸〈動〉
(形聲。從角,蜀聲。本義:以角撞物)
用角抵人或物 [butt]
觸,牴也。--《說文》
獸窮則觸。--《新序雜事》
觸槐而死。--《左傳》
羝羊觸藩。--《易·大壯》
又如:觸藩(以角觸撞藩籬);觸藩羝羊(公羊牴觸藩籬,角被掛,無法擺脫很焦急)
撞,碰 [strike;hit]
手之所觸。--《莊子·養生主》
又如:觸損(傷害);觸抵(牴觸頂撞);觸搏(撞擊)
接觸 [touch;contact]。如:觸物(接觸景物、事物);觸桶(便桶);觸冒(接觸,冒著)
遇到;遭受 [meet with;suffer]
觸草木,盡死。--柳宗元《捕蛇者說》
又如:觸受(觸及,遭受);觸值(遭遇);
觸 chu
1接觸;碰:~電、一~即發。
2觸動;感動;感~、忽有所~。
【觸機】觸動靈機:不假思索:~即發。
【觸角】〈生〉通常指動物頭部細長的感覺器官。在節肢動物中由附肢變成。具觸覺、嗅覺功能。有的種類還具其他多種功能。
【觸景生情】為眼前的景物所觸動而產生某種情感。
【觸覺】〈生〉機械刺激引起的皮膚感覺。狹義指刺激輕輕接觸皮膚所引起的膚覺。廣義還包括壓覺和振動覺。盲聾啞人的觸覺多有高度的發展,以補償聽覺和視覺缺陷。
【觸類旁通】掌握某種知識或規律後,推知相關的知識或規律。旁通:互相貫通。
【觸目驚心】見【怵目驚心】。
【觸目傷懷】看到某種事物而引起內心傷感。
【觸手】〈生〉無脊椎動物頭部細長柔韌的突起物。主要作觸覺和卷攫用,間或也有呼吸、運動、支持身體等功能。水螅、沙蠶、海參等都具觸手。
────────────────—
觸(觸)chu
⒈抵,用角頂撞:有角者~。
⒉碰撞,碰著:~動。~礁。~電。接~。~目驚心。
⒊冒犯:~犯。~怒。
⒋[觸覺]皮膚、毛髮等跟物體接觸時所產生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