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端灑落謫仙人,況復曾同桂苑春。
一笑相逢端莫逆,門前洲渚正橫陳。
筆床書卷繞壺觴,到此欣然百事忘。
自笑頻來非俗客,只愁難卻是清忙。
池塘聽雨煩心淨,軒檻迎風醉面涼。
綠樹繚垣啼鳥寂,更從何處覓江鄉。
筆陣旗開豹繞竿,敢持一鏃傍門闌。
朅來戲作鳧飛舄,老去嫌為蚋聚酸。
塵土簿書慵掛眼,瓊瑤文字喜彫肝。
寄牋閶闔誰相問,九虎近人毛骨寒。
筆社備祀,教民美報。
時和峁豈,奉本以告。
惟照臨功,等於載燾。
酌獻雲初,明神所勞。
筆端忘杻械,舌本貴溫潤。
明明猶麟書,作世大龜鏡。
哀哉束高閣,斯文久不勝。
皇五開老眼,牽復首拜命。
秋來舉子場,誰領斯文櫻
向來針膏肓,必古司農鄭。
筆下縱橫自學林,胸中玉海更清深。
識君異縣見眉宇,過我空山聆足音。
月近中秋還惜別,雪飛窮臘會重臨。
閉門剝啄誰相問,與客寧論舊與今。
筆端紅翠。造化工夫春有意。雲夢涵胸。好去蓬山十二重。天街追騎。催喚謫仙泥樣醉。電掃雲空。百斛明珠咳唾中。
筆債窮年老發僧,硯寒還復夜敲冰。
西堂夢後無靈運,夔府歸來有少陵。
諸老文章凡幾變,千年風雅欠中興。
矮窗燭暗成惆悵,忽見梅花月一稜。
筆判虛空也太奇,古今天下幾多詩。
虛空判了元無盡,信手拈來自不知。
筆頭紙上兩無功,擁被開篷眼自空。
石脈直尋江脈去,山光元與水光同。
春隨草木高低到,氣並乾坤裡外通。
反顧有吾即無物,卓然獨立太虛中。
筆端點染相思淚。盡寫別來無限意。祗知香閣有離愁,不信長途無好味。行軒一動須千里。王事催人難但已。床頭酒熟定歸來,明月一庭花滿地。
筆端春草已如生,點綴蠱沙更未停。
淺著鵝黃作胡蝶,深將猩血染蜻蜓。
筆頭風月無多子,儘是前人追琢余。
豈有聲名到溫李,僅能楚些屬三閭。
筆近反離騷,書非支諾皋。
豈惟堪史補,端足擅文豪。
馳騁空凡馬,從容立斷鰨
陋儒那得議,汝輩亦徒勞。
筆陣初臨夜正清,擊銅遙認小金鉦。飛觥壯若游燕市,
覓句難於下趙城。隔嶺故人因會憶,傍簷棲鳥帶吟驚。
梁王座上多詞客,五韻甘心第七成。
筆到鍾王意有餘,詩章高古過黃初。
班行未上論思地,遠使聊宣寬大書。
乞民豐年均飽煖,更申嚴令絕侵漁。
肯迂使節存支郡,咫尺猶嫌會面疏。
筆端有口古睞稀,妙悟奚煩用力追。
南紀山川題欲遍,中朝文物寫無遺。
後山格律非窮苦,白傅風流造坦夷。
霜鬢未聞登翰苑,緩公高步或因詩。
筆祀明堂,告成大報。
顒顒祗祗,率見昭考。
涓選休辰,齊明朝夕。
於惟皇王,孝思罔極。
筆追古作未雲賒,正始遺音到永嘉。
諫列合騎沙苑馬,從臣宜賜壑源茶。
吟邊彭澤先生柳,夢里長安進士花。
不朽故知非爵位,文章海內舊名家。
筆下無非幼婦辭,胸中端擬效安期。
我生只許拜遺像,不見先生無恙時。
漢字筆的釋義
筆
(會意。從竹,從聿。「聿」),是「筆」的本字,小篆象以手執筆。古時毛筆筆桿都是以竹製成,故從竹。簡化字「筆」,「從竹從毛」會意,指舊時用的毛筆。此字最早見於北齊雋修羅碑,是六朝時的俗字。也見於《集韻》。本義:毛筆)
同本義 [pen]
筆,秦謂之筆。從聿從竹。--《說文》。按,此秦制字。秦以竹為之,加竹。
史載筆,士載言。--《禮記·曲禮》
不能竟書而擱筆。--清·林覺民《與妻書》
又如:毛筆;鋼筆;圓珠筆;筆削(修改文章);筆帕之敬(雅潔的禮品);筆楮難窮(文字難以充分表達。楮:紙的代稱)
指字畫詩文等以筆書寫繪製而成的作
筆 bǐ
1寫字畫圖的用具:鋼~、蠟~、粉~。
2(寫字、畫畫、作文等的)筆法:運~得當。
3用筆寫出:代~。
4筆畫:字有兩~。
5量詞:一~帳、一~好字。
【筆觸】書畫、文學作品等的筆法,格調:鋒利的~。
【筆調】文章風格:~清新。
【筆端】寫作、寫字、繪畫時的運筆以及所表現的意境:奇光異景盡收~。
【筆法】寫字、畫畫、作文的技巧或特色:這篇小說的~很新穎。
【筆鋒】
1筆尖。
2書畫的筆勢;文章的氣勢。
【筆供】用筆寫出來的供詞。與相對。
【筆畫筆順檢字法】漢字字典查閱檢索方法之一。要求根據筆畫的多少和筆順的先後來查檢。
【筆記文】文體的一種。以隨筆記錄為主,多由分條的短篇彙集而成。
【筆力】寫字、畫畫或做文章所表現出的功力:~剛勁。
【筆路】
1筆法。
2寫作的思路:這篇文章~奇特。
【筆勢】
1寫字、畫畫用筆的風格。
2文章的氣勢。
【筆削】古時在竹簡、木簡上寫字,要刪改得用刀刮去,稱。後來用做請人修改文章的敬辭。筆:記錄。削:刪改。
【筆意】書畫或詩文中所表現出的作者的意境。寫字、繪畫時運筆的精心構思以及所表現的風格、功力。也指詩文的意境。
【筆札】札是古時寫字用的小木片,後來用筆札指紙筆,又轉指寫的文章。
【筆戰】用文章來進行辯論,打官司,與相對。
【筆者】某篇文章或某書的作者(多為作者的自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