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人猶說種難成,何事江東見接生。席上若微桃李伴,
花中堪作牡丹兄。高軒日午爭濃艷,小徑風移旋落英。
一種呈妍今得地,劍峰梨嶺謾縱橫。
蜀國初開棹,廬峰擬拾螢。
獸皮裁褥暖,蓮葉製衣馨。
楚水秋來碧,巫山雨後青。
莫教銜鳳詔,三度到中庭。
蜀在八極間,卦位西南坤。
萬里泝天險,三峽為坤門。
巨靈擘太華,飛出黃河源。
餘刃落巴山,巉絕雷斧痕。
眾崖束長江,水石相吐吞。
轟豗九鰲戰,洶湧萬馬奔。
高低建瓴峻,上下竹節繁。
操舟失毫釐,虀粉千丈渾。
灘名鼎無義,造物疑少恩。
黃牛壓其漘,坐睨驚濤翻。
入門兩石馬,耳缺蹄噭存。
行人紛乞靈,熏燎迷旗旛。
摩挲幾豐碑,颯沓篪應塤。
醉翁事已怪,無盡語不根。
黃能羽淵魄,蒼牛離堆魂。
逞奇角異說,終莫探厥原。
或指峽名揭,或取山形蹲。
狼頭與鹿有,胡不登脈膰。
五行土勝水,似識丁壬婚。
爾牛何來思,此義欠討論。
黃裳正坤色,為牛亦坤元。
坤維闖其戶,職之廟貌尊。
叱吒遁蛟蜃,麾訶走鼉黿。
駃湍危就夷,怒石厲即溫。
神以順治險,抑以靜制喧。
萬命脫谽谽,神手司平反。
長年送迎神,性瘠漓酒酸。
歸舡詫靈賜,意氣殊軒軒。
心安畫鷁穩,目送征鴻騫。
哦詩紀行役,霜風靈黃昏。
蜀江春色濃如霧。擁雙旌歸去。海棠也似別君難,一點點、啼紅雨。此去馬蹄何處。沙堤新路。禁林賜宴賞花時,還憶著、西樓否。
蜀國少平地,方思京洛間。遠為千里客,來度百牢關。
帆影清江水,鈴聲碧草山。不因名與利,爾我各應閒。
蜀錦地衣絲步障。
屈曲迴廊,靜夜閒尋訪。
玉砌雕闌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爐溫斗帳。
玉樹瓊枝,迤邐相偎傍。
酒力漸濃春思蕩,鴛鴦繡被翻紅浪。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遊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吹到耳邊聲盡處,一條絲斷碧雲心。
月落江城樹繞鴉,一聲蘆管是天涯。
分明西國人來說,赤佛堂西是漢家。
蜀莊鳴飛隘九區,超然豈止山澤臞。
荒台古井無處所,行子但覓房公湖。
蜀鄉人是大醫王,一道長街盡藥香。
天下蒼生正狼狽,願分良劑救膏肓。
蜀相西驅十萬來,秋風原下久裴回。
長星不為英雄住,半夜流光落九垓。
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
一叢闊婁處,森森數十莖。
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
去年筍已長,今年筍又生。
高低相倚賴,渾如長幼情。
孝子侍父立,順孫隨祖行。
慈愛必孝順,根枝信天成。
吾聞唐之人,孝行常忻忻。
鄆州張公藝,九世同一門。
大帝聞其名,衡茅降至尊。馮宿卬歲時,
隨父廬祖墳。父子相隨孝,
靈芝特地春。北海呂元簡,
四世為家主。以至牛馬羊,
異母皆相乳。虞鄉董恭直,
鞠養諸孤遺。鴝鵒與鴉鵲,
同巢而共枝。孝行動天地,
鳥獸皆隨時。又聞猓然獸,
死不相棄離。暾{左蟲右禺}與鮫魚,
子母長相隨。獸面而人心,此獸信有之。獸心而人面,其人誠可悲。
李鈞為侍御,棄母在溫州,
母因殍餓死,甘旨何悠悠。
光祿李擼嗍撬谷肆鰲?/p>
有母不侍養,異居經千秋。
唐家法網寬,貸死流遐陬。
崔湜為侍郎,天子賜瓜香。
攜歸與愛妾,老母不得嘗。
一旦惡貫盈,殺之於路傍。
越公鍾紹京,至孝何殊常。
少時得果瓜,先解進高堂。
長大遇玄宗,榮華不可當。
孝者名常新,逆者污人倫。
人既不如竹,乃是一埃塵。
夫為人子者,莫若事尊親。
夫為人父者,莫若教兒孫。
積善與行孝,可以立其身。
我願移此竹,栽於率土濱。
使彼行人見,皆為慈孝人。
蜀江城遠,想連雲危棧,接天窮處。惆悵煙塵回首地,雙闕觚稜猶故。龍扈星聯,羽林風肅,未放鸞駣去。不堪掩面,淚沾宸袖如雨。底事當日昭陽,吹羌鳴羯,涴卻霓裳舞。三十六宮春滿眼,曾把色嗔香妒。芳草埋情,飛花隕怨,翻被蛾眉誤。畫圖驚見,黯然魂斷今古。
蜀有古愛直。公為令子孫。
駐原曾婉畫,治獄輒平反。
槁落榮觀盡,紆徐雅道存。
靈光洞劫火,德齒晚彌尊。
蜀江迸出岷山來,翻濤鼓流成風雷。
掀天斡地五千里,爭赴東海相喧豗。
白鹽赤甲當道路,呀然拒之欲使回。
大山大水相較力,究轉稍肯開東隈。
山氣盛豪水氣怒,二氣停滀成胚胎。
離騷兮作文章祖,始知孕秀鍾英才。
嘩嘩令君出此地,得非千歲之根荄。
願祝君如此山水,滔滔岌岌風雲起。
人言富貴出長年,拭眼看君出奇偉。
功名落落麒麟閣,公當不負山與水。
如我頑鈍何為者,剩買耕牛老東裡。
蜀中處士李懷袞,手畫皂雕擒赤狐。
猛爪入頰觜迸血,短尾{左右蜀}{左右束}窮蹄鋪。
雕爭怒力狐爭死,二物形意無纖殊。
一禽一獸固已別,硬羽軟毛非筆模。
入君此室見此圖,如在原野從馳驅。
蜀道於今似弈棋,要令一著□安危。
朝廷獨選李曾伯,動業當如郭了儀。
蜀路新修盡坦平,交親深幸再逢迎。
正當返袂思鄉國,卻似歸家見弟兄。
沾澤只慚堯綍重,泝流還喜范舟輕。
欲將感戀裁書旨,多少魚箋寫得成。
蜀國芙蓉名二色,重陽前後始盈枝。
畫調粉筆分妝處,繡引紅針間刺時。
落晚自憐窺露沼,忍寒誰念倚霜籬。
主人日有西園客,得爾方於勸酒宜。
蜀道山川心易驚,綠窗殘夢曉聞鶯。
分明似寫文君恨,萬怨千愁弦上聲。
蜀門雲樹合,高棧有猿愁。驅傳加新命,之官向舊遊。
晨裝逢酒雨,夜夢見刀州。遠別長相憶,當年莫滯留。
漢字蜀的釋義
蜀
(象形。從蟲。上目象蜀頭形,中象其身蜎蜎。本義:蛾蝶類的幼蟲。後作「蠋」)
同本義 [caterpillar]
蜀,葵中蠶也。--《說文》
蜎蜎者蜀。--《詩·東山》。傳:「桑蠶也。」
欲小則化為蠶蠋。--《管子·水池》
鱣似蛇,禹似蜀,人見蛇則驚駭,見蜀則毛起。--《韓非子》
古族名、國名、郡名 [Shu nationality;Kingdom of Shu],在今四川一帶
蜀,西僻之國也。--《戰國策·秦策》
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漢·賈誼《過秦論》
又如:蜀江(蜀郡之內的江河);蜀魄(杜鵑鳥的代稱。傳說蜀君杜宇死後,他的魂魄化作杜鵑鳥);蜀王春恨(
蜀shǔ
⒈周代諸侯國之一,在今四川省成都一帶。
⒉朝代名。三國(魏、~、吳)之一,又稱"蜀漢",公元221-263年。第一代君主是劉備。轄區在今四川省、重慶市一帶,後擴展到雲南、貴州及陝西漢中等地。
⒊四川的簡稱:~道。西~。
⒋[蜀黍]高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