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士胸中數斛塵,此君偃蹇不相親。
當年曾識子猷面,大令今來是故人。
俗子有錢村亦樂,秋田米熟歌牛角。
三家村墅無官方,夜半呼盧笑聲謔。
尋思我輩不如君,平生讀書徒苦辛。
遭時喪亂未得志,長策短稿無由伸。
不如賣劍買牛去,也學此翁村裡祝
只愁夜半月明時,得意無人和詩句。
俗念枕邊灰,晨鐘又喚回。
若無紅日出,方免白頭催。
花不多時好,人誰百歲來。
死生彈指頃,有酒且銜杯。
俗薄名難盛,人窮跡易危。
從來天下士,不計裡中兒。
隱玉看虹氣,堅松任蠹枝。
相知不相識,況又不相知。
俗塵浮垢閉禪關,百歲身心幾日閒。
安得此生同草木,無營長在四時閒。
俗流嗜喧卑,世才務高潔。
築台僅踰尋,清夜延明月。
四垂天幕低,千里蟾光發。
美人□□才,裁賦何清絕。
俗務脫始輕,病體自然愈。
今朝泊船早,消搖大江滸。
前林青芒回,眾芳錦唇吐。
廬山知幾峰,閒背曉星數。
俗緣未斷念家鄉,回首仙源竟渺茫。
野鳥自啼春自好,桃花應是怨劉郎。
俗物令人眼白,鉤簾領略湖山。
袖手倚楹獨立,孤鴻滅沒人間。
俗情如絮已泥沾,因病偷閒意屬厭。
鵬鷃相安無可笑,熊魚自古不容兼。
灰藏榾柮多時暖,雪壓蔓菁滿意甜。
溫飽閉門吾事辦,異時書判指如簽。
俗氛炎郁攸,世焰毒惡來。
清當友孤竹,隱當友仙梅。
俗物敗佳興,余非後汝期。
既來遲一見,政恐錯相疑。
同訪金仙老,因參玉板師。
樽前有餘暇,細讀放翁詩。
俗胝知多少,龐眉擁毳袍。
看經嫌字小,間事愛聲高。
暴日終無厭,登階漸覺勞。
自言曾少莊,游岳兩三遭。
俗客尋常少,珍禽自在啼。
一溪如練淨,萬竹與雲霽。
縱目心貪看,回頭路卻迷。
清游殊未足,日下小橋西。
俗歸停馭重徘徊,破費林間雪一杯。
留取半山看未了,火雲時節約重來。
俗有巧鬥心,畜此巧斗禽。
搏擊無迅節,爪觜自相侵。
胡能知遠人,角勝合百金。
鳳皇安在哉,徒此望丹岑。
俗書本作於湖樣,野鶩家雞強自分。
王氏無人魯公死,只今何處覓雲仍。
俗人不可親。松喬是可鄰。何為穢濁間。動搖增垢塵。慷慨之遠遊。整駕俟良辰。輕舉翔區外。濯翼扶桑津。徘徊戲靈岳。彈琴詠泰真。
滄水澡五藏。變化忽若神。恆娥進妙藥。毛羽翕光新。一縱發開陽。俯視當路人。哀哉世間人。何足久托身。
俗子叢中暫撥忙,團蒲中夜款禪房。
瀾頭巖穴仙都邃,石上軒楹佛土香。
宿雨生秋醒客夢,霽雲回日借山光。
歸塗芳物酬佳興,白菊丹楓試晚妝。
俗緣已斷寧容續,幽事雖多不厭增。
折簡迎醫看病鹿,舂粳炊飯供游僧。
漢字俗的釋義
俗
(形聲。從人,谷聲。習俗是人的行為,所以從人。本義:風俗)
同本義(長期形成的禮節、習慣) [custom]
俗,習也。--《說文》
六曰以俗教安。--《周禮·大司徒》
入國而問俗。--《禮記·曲禮》
循俗未足多也。--《淮南子·泛論》
俗主虧情。--《呂氏春秋·情慾》。註:「凡君也。」
移風易俗,天下皆寧。--《荀子·樂論》
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賊也。--漢·賈誼《論積貯疏》
又如:風俗(風,指一時普遍流行的風氣;俗,指長期形成的禮節、習慣);習
俗su
⒈風俗:土~。移風易~。
⒉民間的,習見的,大眾化的:~語。通~易懂。
⒊低級趣味的,令人討厭的:~套。庸~。鄙~。
⒋指未出家的人,以區別於出家的佛教徒:凡夫~子。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