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子身心無垢紛,獨將衣缽去人群。
相思晚望松林寺,唯有鐘聲出白雲。
釋氏掀天官府,道家隨世功名。
俗子執鞭亦貴,書生無用分明。
釋迦掩室於摩竭,因甚坐在者裡。
炷拜勤渠,齊之以禮。
釋梵天帝,寶冠履地。
不誦華嚴,佛不富貴。
離四句非,絕百非是。
絕百非非,離四句易。
釋迦不是佛,達磨不是祖。
佛法滿天下,諸人還知否。
青草池頭處處蛙,黃梅時節家家雨。
釋氏三千金世界,道士十二玉樓台。
不知雲鶴今何處,空使氈頭夜臥階。
釋子道成神氣閒,住持曾上清涼山。晴空禮拜見真像,
金毛五髻卿雲間。西遊長安隸僧籍,本寺門前曲江碧。
松間白月照寶書,竹下香泉灑瑤席。前時學得經論成,
奔馳象馬開禪扃。高筵談柄一麾拂,講下門徒如醉醒。
舊聞南方多長老,次第來入荊門道。荊州本自重彌天,
南朝塔廟猶依然。宴坐東陽枯樹下,經行居止故台邊。
忽憶遺民社中客,為我衡陽駐飛錫。講罷同尋相鶴經,
閒來共蠟登山屐。一旦揚眉望沃州,自言王謝許同游。
憑將雜擬三十首,寄與江南湯慧休。
釋老新來各有宗,西民最惜一民窮。
挽回世道能無在,主張斯文盡屬公。
釋履從軍蚤濫官,已衰能復尚盤桓。
邇來齒發羞相問,乞有衡茅覓自安。
使我襟懷遺內熱,誦君詩句襲人寒。
知誰便是知音者,且作巖溪雪景看。
釋印及秋夜,身閒境亦清。風襟自瀟灑,月意何高明。
聞說武安君,萬里驅妖精。開府集秀士,先招士林英。
晉家用元凱,亦是魯諸生。北望撫長劍,感君知已行。
邊塵昏玉帳,殺氣凝金鐙。大敵折齊俎,一書下聊城。
翻飛青雲路,宿昔滄洲情。
釋迦不說說,迦葉不聞池。
天河風浪靜,星斗位區分。
釋宗壽,住無量寺。
與釋慧開有交,事見《禪宗無門關》附錄。
釋褐來成武,徒勞自感傷。
位卑松在澗,俸薄葉經霜。
逕擁寒莎綠,門橫古木蒼。
冠纓塵已滿,未敢濯滄浪。
釋之蒸之,為酒為本。
推本所由,於焉洽禮。
周邦開基,邰家是啟。
獻茲嘉觴,拜下首稽。
釋迦觀音,文珠普賢。
驀鼻牽來,作一串穿。
橫拖倒拽,痛報深冤。
彌天罪過,一任流傳。
釋耒隨人干斗祿,因循五閱閨餘年。
折腰每效官三品,餬口深慚食萬錢。
未夢登天生羽八,肯希舐痔得車千。
求田早決歸耕計,種秫何妨釀酒泉。
釋子談經處,軒臣刻字留。故台遺老識,殘簡聖皇求。
駐蹕懷千古,開襟望九州。四山緣塞合,二水夾城流。
宸翰陪瞻仰,天杯接獻酬。太平詞藻盛,長願紀鴻休。
釋迦老子著跌,偷笑雲蓋亂說。
雖然世界坦平,也是將勤補拙。
釋氏教人修極樂,亦緣極樂是金方。
大都色相惟茲實,餘二非真謾度量。
釋子本樂靜,宜不事物牽。
我慚姑蘇守,復賞杼山然。
三歲與之別,其學已增前。
忽此有來贈,老拙謬耽研。
漢字釋的釋義
釋
(形聲。從采,睪聲。采,有辨別、分析義。本義:脫掉,解下)
同本義 [take off; unfasten]
釋,解也。從采,取其分別物也。睪聲。--《說文》
釋獲。--《儀禮·大射儀》
釋左驂,以公命贈孟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昭公出奔,民如釋重負。--《谷梁傳·昭公二十九年》
主人釋服。--《儀禮》
又如:釋紱(解下印綬。指致仕罷官);釋褐(除去平民的衣服,換上官服。即「作官」)
解釋[explain]
[夫差]乃使行人奚斯釋言於齊。--《國語·吳語》
又如:釋情消跡(消除誤會;予以和解);釋言(以言語自作解釋);釋例(說明所著書的凡例)
釋(釋)shi
⒈放,放下,放棄:~放。開~。如~重負。手不~卷。
⒉排解,消除,消溶:~難。~疑。冰~。
⒊說明,解說:~義。解~。注~。
⒋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簡稱。又泛指有關佛教的:~教。~子(和尚)。~氏(佛家)。
────────────────—
釋yi 1.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