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枝手植有桐孫,二紀重來愧此身。
三匹衣魚聯貴仕,十洲軒冕接清塵。
耕桑雖喜多新隴,耆艾堪嗟少故人。
蕭寺前題粉壁在,又書丁巳對壬辰。
桐柏真。
升帝賓。
戲伊谷。
游洛濱。
參差列鳳管。
容與起梁塵。
望不可至。
徘徊謝時人。
桐鄉振廩得周旋,芍水修陂道路傳。
日想僝功追往事,心知為政似當年。
魴魚鱍鱍歸城市,粳稻紛紛載酒船。
楚相祠堂仍好在,勝游思為子留篇。
桐下空階疊綠錢,貂裘初綻擁高眠。
小爐低幌還遮掩,酒滴灰香似去年。
桐陰吟社憶當年,別後攀梅結數椽。
湖海有聲推逸韻,弓旌不至歎遺賢。
兒收殘稿能傳業,自志平生不愧天。
航便雙魚無復得,夾山西望淚潺湲。
桐鄉曾作令,使者復乘車。
風俗因子厚,溪山要我居。
此聲聞舊矣,今日見歸歟。
只恐功名事,毋庸遽捨諸。
桐陰清潤雨余天,簷鐸搖風破書眠。
夢到畫堂人不見,一雙輕燕蹴箏弦。
桐廬歸舊廬,垂老復樵漁。吾子雖言命,鄉人懶讀書。
煙舟撐晚浦,雨屐剪春蔬。異代名方振,哀吟莫廢初。
桐陰薇影小闌干。晝永瑣窗閒。當日清譚賭墅,風流猶記東山。犀奩象局,驚回槐夢,飛雹生寒。自有仙機活著,未應袖手旁觀。
桐君圃外州,樹石最清幽。
水截三吳秀,山當百粵秋。
巖坰無俗土,宅舍有高樓。
畫隼真才望,題輿雅唱酬。
灘聲環醉枕,鷺影入茶甌。
蚤晚陪清躅,梯雲奉俊游。
桐廬道上雪花飛,一客騎驢覓雪詩。
亦有扁舟蓑笠興,江行卻怕子陵知。
桐上知音日下身,道光誰不仰清塵。偶來水館逢為客,
舊熟詩名似故人。永日空驚滄海闊。何年重見白頭新。
權門要路應行遍,閒伴山夫一夜貧。
桐廬之山屹如址,桐江之水清見底。
間關萬里卻歸來,依舊此山如此水。
子陵一節壽漢脈,名與高山俱不死。
惜無陋巷為邦學,禮樂不聞古人耳。
桐柏分奇對郡樓,括蒼真隱翠何尤。
幽人選勝近龍穴,野客忽來忘虎丘。
溪戶便將塵事隔,雲房曾遣宦情收。
灰心到此方高尚,好學遺民結社游。
桐君種藥隱蘅阜,竹祖生孫共養高。
茶腳碧雲凝午碗,酒聲紅雨滴春槽。
休糧貌古添清瘦,餌術身輕長綠毛。
仙詔示頒遲拔宅,家資獨慈一溪桃。
桐川酒正夏王孫,四百遐齡舊德存。
解與狄儀傳釀去,不妨吾祖自昌言。
三分歷草初除一,百萬春花欲化渾。
奪得年頭作生日,盡收芳氣入芳樽。
桐階白露下,濕螢光炯炯。
銅盤燒蠟黃,秋衾夢魂冷。
粉淚鉛華滴,雲鬢秋蟬整。
何處玉鑾聲,芙蓉笑孤影。
桐扣亭前。
記春花落盡,才返吟鞭。
鴨頭凝練浦,鵝眼屑榆錢。
蘭期空約月初弦。
待來不來,紅橋小船。
蓬山近,又風引翠鬟不見。
飛燕,書乍展。
哽咽淚痕,猶自芳箋染。
玉鏡妝台,青蓮硯匣,定自沉吟千遍。
解道臨行更開封,背人一縷香雲剪。
知他別後,鳳釵攏鬢深淺。
桐皋東去,又依然、煙際雲邊柔櫓。賴有雙台知己耳,牢落孤懷欲吐。小倚雲根,細商心事,提起千年語。九天飛夢,別來長記幽渚。試說北海歸文,西山何事,猶不甘臣武。廣大堯天箕穎小,綿上可能如許。舉世真癡,先生長嘯,塵海誰堪與。嘯聲吹送,刺天鸞鶴沖舉。
桐川古桃州,地僻官事少。
簡靜宜有餘,苛刻則煩擾。
公來省其俗,好尚已默了。
碧凝燕寢香,青鞠圜扉草。
麥垅雨初勻,棠陰風自掃。
回觀漢循良,未足語治道。
豈惟術數多,更覺規模校
公將宰天下,一郡乃戲嬲。
便當作吏師,詎止為民表。
邦人何所祈,區區頌難老。
漢字桐的釋義
桐〈名〉
(形聲。從木,同聲。本義:木名,也名「榮」)
樹名 [a general term for paulownia or tung tree] 古書中多指梧桐科的梧桐,還有大戟科的油桐,玄參科的泡桐等
桐,榮也。--《說文》
榮,桐木。--《爾雅》。按,與梧同類而異,皮青而澤,莢邊綴子如乳者為梧,亦謂之青桐。皮白,材中琴瑟,有華無實者為桐,亦謂之梧桐。
其桐其椅。--《詩·小雅·湛露》
桐始華。--《禮記·月令》
工之僑得良桐。--明·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如:桐人(桐木偶);桐子(梧桐樹的果實;油桐的果實);桐木人(桐木作的人形);桐花煙(桐華煙。桐油燒的煙);
桐tong
⒈[泡桐]落葉喬木,花白色或紫色,生長快,是固沙防風的好樹。木材可制樂器、箱櫃等。
⒉[油桐]也叫"罌子桐"或"桐油樹"。落葉喬木,花白色夾帶黃紅色斑紋。果實球形,頂端尖。種子搾的油叫"桐油",可做塗料,制油漆或油墨等。木材輕軟,可做箱板等。
⒊[梧桐]見wuk梧。
────────────────—
桐tōng 1.輕脫貌。 2.通"通"。通達。
────────────────—
桐dong 1.水名。源出今安徽省廣德縣,北流注於丹陽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