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鼓大樹枝,將以一耘耔。
逢逢達遠近,汨汨來田里。
功既由此興,餉亦從此始。
固殊調猿猴,欲取兒童喜。
掛席幾千里,名山都未逢。2
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
嘗讀遠公傳,永懷塵外蹤。3
東林精舍近,日暮但聞鐘。
掛冠神武。來作煙波主。千里好江山,都儘是、君恩賜與。風勾月引,催上泛宅時,酒傾玉,鱠堆雪,總道神仙侶。蓑衣箬笠,更著些兒雨。橫笛兩三聲,晚雲中、驚鷗來去。欲煩妙手,寫入散人圖,蝸角名,蠅頭利,著甚來由顧。
掛帆雨霽後,風亦息顛狂。
去鳥沖煙白,歸雲壓日黃。
闌憑懸楚岫,柁轉失潯陽。
九派滔滔急,朝宗意頗長。
掛卻衣冠把釣綸,那知藏拙未全真。
餘生意態無相顧,未死工夫有自新。
弦絕誰傳流水曲,瑟希曾對舞雩春。
晚交況得陳丘子,不但波瀾子建親。
掛屋星河淡,環窗草樹幽。
燈昏天欲雨,簟冷夜初秋。
尚覺孤身健,能忘滿腹憂。
去年田事薄,猶復有微收。
掛樹游絲旖旎,撲簾飛絮輕狂。
杜宇喚將春去,小桃落盡紅香。
掛拂親遭喝,當下舌頭脫。
把起便相呈,為君重提掇。
要知三日聾,大地如塵末。
掛席從古路,長風起廣津。楚城花未發,上苑蝶來新。
半沒湖波月,初生島草春。孤霞臨石鏡,極浦映村神。
細響吟干葦,余馨動遠蘋。欲憑將一札,寄與沃洲人。
掛卻朝冠披鶴氅,羽人相伴恣遨遊。忽因風月思茅嶺,
便挈琴樽上葉舟。野寺宿時魂夢冷,海門吟處水雲秋。
華陽洞府年光永,莫向仙鄉擬駐留。
掛纓守貧賤,積雪臥郊園。叔父親降趾,壺觴攜到門。
高齋樂宴罷,清夜道心存。即此同疏氏,可以一忘言。
掛梁龍骨經時蟄,井井黃雲秋已及。
十日不雨民未急,使君日膳長蔬湆。
澄空颯颯雲霧入,饁婦休眠兒覓笠。
村舂化出雲子粒,市上明朝升二十。
農家語圃商語賈,恆願使君無疾苦。
自今一飯吾腹果,健看將母從簫鼓。
馮翊扶風天尺五,見說嚴陵在何所。
詔書奪去萬舌吐,九重欲扣君門阻。
棲鳥護巢駒戀皂,東人自視西人好。
那知湛露漙秋草,春意平鋪無剩少。
有客解事翻然笑,元佑治平諸故老,
身要人扶功未了。誰知青絲絡馬橫門道,
應笑江湖華發早。
掛冠尋竹渭南村,那識無人與有人。
但怪此心籠不住,時時飛上華山雲。
掛起梧桐月,先成一夜霜。
與君飛大白,一口吸秋光。
掛起西窗橫笛中,白鷺亦有佳客容。
江風脫幘吹短髮,明月入戶窺愁肷。
只段茅茨補疏漏,安用樓觀相復重。
人生趣尚各天性,古人願識韓朝宗。
掛書牛角來東都,短小不長五尺餘。
龍章鳳姿蘄見用,回叱關吏身無繻。
志如鶚氣虎,整束衣冠詫齊魯。
膏油繼晷不識眠,虀鹽充腸久味苦。
爾來試擬觀國賓,勢筆四顧旁無人。
劉蕡射策不中彀,何蕃如家知有親。
不平豪華憤四五載,虛老身姓三十春。
杜門讀書破萬卷,終教此道淳乎淳。
行行雪霜寒凝野,侵星據鞍跨羸馬。
妻子評郎被褐還,玉柱機頭差不下。
但誇舌在終可圖,肯向明時慚達者。
掛樹玄猿朗朗呼,蘚侵石壁字模糊。
癡龍頷下珠如月,照見寰中五嶽圖。
掛瓢余隱舜,負鼎爾干湯。竹葉離樽滿,桃花別路長。
低河耿秋色,落月抱寒光。素書如可嗣,幽谷佇賓行。
掛石攀雲日半斜,亂山深處飽煙霞。
香林月滿僧歸去,啼落春風幾樹花。
掛冠與結綬,孰者為良圖。
忍貧殊亦難,乃有山水娛。
一官落世網,耳目皆非吾。
以此裁量之,回也終不愚。
茅屋八九間,左右瓜芋區。
旋篘薄薄酒,美如步兵廚。
醉中天地寬,渺視騶侏儒。
六合日清曠,吾道寧榛蕪。
何幸畎畝間,身親見唐虞。
不學張季鷹,秋風但蓴鱸。
漢字掛的釋義
掛
(形聲。從手,圭聲。本義:區別,區分)
同本義 [divide]
掛,畫也。--《說文》。段玉裁註:《易·系辭傳》:「分而為二以像兩,掛一以像三。」…古本多作畫者,此等皆有分別畫出之意。陸德明云:「掛,別也。後人乃雲懸掛,俗制掛字耳。」
掛於季指。--《儀禮·特牲禮》
變更易常以掛功名。--《莊子·漁夫》。釋文:「別也。」
懸掛;下垂 [hang]
掛曲瓊些。--《楚辭·招魂》。註:「懸也。」
仰視天,則明月斜掛,雲霞掩映。--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齊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又如:掛匾;掛籌(
掛(掛)gua
⒈懸,懸吊:~圖片。懸~。綵燈高~。
⒉牽絆,勾住,惦記:牽~。~鉤。~懷。~記。
⒊登記:去~號。快~失。
⒋粘上,附著:褲子上~了一層泥。
⒌量詞。用於成串的東西:兩~葡萄。三~珠子。
⒍[掛帥]統帥部隊。〈喻〉起統帥作用的領導:這項工作請她~帥。
⒎[掛齒]掛在嘴上。〈喻〉談到,提及:不足~齒。
⒏[掛綵]
1喜慶日子懸掛綵綢。
2作戰中負傷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