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身無覓處,遍界不曾藏。
閉目中秋坐,卻笑月無光。
通籍在金閨,懷君百慮迷。迢迢五夜永,脈脈兩心齊。
步履疲青瑣,開緘倦紫泥。不堪風雨夜,轉枕憶鴻妻。
通衢選地半松筠,元老辭榮向盛辰。
多種好花觀物體,每斟醇酒發天真。
清朝將相當年事,碧洞神仙今日身。
更出新詩二十首,其間字字敵陽春。
通三錫胤,明兩承英。太山比赫,伊水聞笙。
宗祧是寄,禮樂其亨。嘉辰薦俎,以發聲明。
通泉字法出官奴,日日臨池恨不如。
雙鯉可無輕素練,數行惟作硬黃書。
鄉關何處三秦路,馬足經年萬里余。
多謝玉華宮畔客,新詩未覺故人疏。
通經聞大道,餘事始為詩。
初或無人識,終須有己知。
真能深造否,孰謂晚成遲。
小袖朱弦手,何憂乏子期。
通身百雜碎,誰解成褫得。
雞足緊收藏,當來問彌勒。
通宵不睡睡方奇,夢裡驚聞新子規。
秪是一聲已腸斷,況當三月落花時。
不論客子愁無那,便遣家人聽亦悲。
歸到江西歸始了,江東歸得未為歸。
通真九,通真九,個內下功裁。便使龍蛇騰地去,卻教雲鶴下天來。晨看暮潮回。白蓮綻,白蓮綻,自有碧蓮開。清淨門中通出入,無為路上免摶猜。定是到蓬萊。
通天大路,鐵壁萬重。
全機拶透,笑破虛空,
羚羊掛角不留蹤。
通鑒初成賜近臣,不遺疏賤布恩均。
我投淮水五千里,君滯周南二十春。
東觀汗青身是夢,西宮削稿事如新。
細思當日修書者,祇有三人今一人。
通靈夜醮達清晨,承露盤晞甲帳春。
王母不來方朔去,更須重見李夫人。
通守太平州,金陵在上頭。
風寒當一面,江□□千艘。
此日要人物,九天寬顧憂。
詩書用處別,澼絖換封侯。
通國興仁遜,渾然太古時。
不營分表事,肯拾道傍遺。
山步多樵笛,郊行足酒旗。
馬應無失塞,羊豈有亡歧。
墜李羞三咽,堆金畏四知。
如何仙聖境,著得竊桃兒。
通悴徐方蒨綬新,老萊衣服暫離身。
家君蓮幕開廳事,府帥金貂耀縉紳。
戲馬台荒春寂寞,斬蛇鄉古樹輪囷。
公餘應長吟滋味,好寄西垣寓直人。
通咽遠華樽,泛觴名自君。淨看籌見影,輕動酒生紋。
細滴隨杯落,來聲就浦分。便應半酣後,清冷漱兼雲。
通身是,遍身是,
觀世音,無盡意。
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
通身不掛寸絲,單明一色邊事。
要知結角羅紋,逕問床分枕子。
通宵奠玉乞移災,閶闔天門午夜開。
屏翳不隨風伯住,雷車急逐阿香來。
送神曲奏爭加額,喜雨詩成巧奪胎。
聞說阪田猶未插,更須精意斡天回。
通處靈犀一點真。忺隨紫橐步紅茵,個中自是神仙住,花作簾櫳玉作人。偏澹靜,最尖新。等閒舞雪振歌塵。若教宋玉尊前見,應笑襄王夢裡尋。
漢字通的釋義
通〈動〉
(形聲。從,甬聲。本義:沒有堵塞,可以通過)
同本義 [open;through;unimpeded]
通,達也。--《說文》
往來不窮謂之通。--《易·系辭》
推而行之謂之通。
坎為通。--《易·說卦》
道遠難通。--《國語·晉語》。註:「至也。」
血脈欲其通也。--《呂氏春秋·達郁》。註:「利也。」
凝絕不通聲暫歇。--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中通外直。--宋·周敦頤《愛蓮說》
又如:通衢大道(四通八達的大道,指交通要道);通漕(直通水運);通塞(指境遇的順利與滯澀);通水(通水運;能行船的地域);通暢(通行無阻的);通川(有河川流
通tōng
⒈可以穿過,沒有阻礙:~行。~車。~航。
⒉能夠達到:四~八達。火車直~北京。
⒊使不阻塞:~爐子。~陰溝。
⒋瞭解,懂得:~曉。~情達理。精~專業技術。
⒌順,順利:~順。語法不~。
⒍傳達:~告。~知。~信。
⒎交往,勾結:~商。~敵。
⒏普遍,共同的:普~。~稱。
⒐全部,整個:~盤。~宵。
⒑靈活:變~。
⒒[通常]一般,平常。
⒓[通貨]
1全部貨物。
2"流通貨幣"的簡稱,包括硬幣、紙幣、支票、期票等。
⒔[通氣]
1使空氣流通。
2互相交換情況:相互~氣。及時~氣。
⒕[通俗]淺顯、明白、易懂,適合於廣大群眾需要的:~俗歌曲。
⒖[通融]例外遷就,改變辦法給人方便:~融辦理。〈引〉適當互助:大家~融著用。
⒗[通過]
1穿過,走過:~過大橋。
2議案等經會議或組織同意:這項提案已~過。
3經過:~過教育,培養人才。
────────────────—
通tong量詞:
1〈表〉一份:兩~文件。
2〈表〉一陣:擂鼓三~。已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