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古積榮盛,當時數戟門。舊交丞相子,繼世五侯孫。
長劍倚天外,短書盈萬言。秋風一送別,江上黯消魂。
冠蓋如雲許後陪,酒紅醫老上吾腮。
轉旋舞影乾坤窄,搖撼歌聲風雨來。
魚綱撒池蓮葉老,龍涎熏坐桂花開。
群娥捧勸同文字,商略西風更百杯。
冠櫛心多懶,逢迎興漸微。
況當時熱甚,幸遇客來希
濕灑池邊地,涼開竹下扉。
露床青篾簟,風架白蕉衣。
院靜留僧宿,樓空放妓歸。
衰殘強歡宴,此事久知非。
冠蓋沖沖語退居,幾人年少禠銀魚。
風波脫去都無累,日月閒來靜有餘。
一斗獨傾花下酒,五車時曬腹中書。
論詩深媿非商也,敢向丘門望起予。
冠蓋連翩數里塵,帝家全借上林春。
鵷行不動煙霞秀,龍角正高雷雨新。
喜氣晴曛宮樹綠,飛花醉墮玉卮頻。
蒲萄盧橘應相識,半是當年舉酒人。
冠一免不可以復冠,門一杜不可以復開。
山林兀兀但俟死,台省袞袞吁可哀!巨材倒壑亦已矣,萬牛欲挽真難哉!阿房銅人其重各千石,回首變化為風埃。
吾曹浮脆不自悟,乃欲冠劍常催嵬。
勸君飲勿用杯酌,但當手提北斗魁,挹乾東海見蓬萊,安用俛首為低摧!
冠蓋紛紛塞九衢,聲名相軋在前呼。
獨君都不將為事,始信人聞有丈夫。
冠石新牆日月回,豐堂環殿起崔嵬。
鍾隨秋勢金聲壯,佛隱寒雲玉座開。
流水遠奔雙澗去,平林高擁四山來。
麒麟細草南東路,一望松門意自哀。
□□□□□□冠,聖世君師自鑄顏。
海運而南六月息,辰居於北眾星環。
宴開鎬邑昇平際,樂奏鈞天縹緲間。
慚愧微臣蒙特起,羨他先輩奪標還。
冠帶仁兄後,光輝壽母前。陸雲還入洛,潘岳更張筵。
井邑嵩山對,園林穎水連。東人欲相送,旅舍已潸然。
冠蓋成陰中路回,獨攜蓮社道人來。
千巖萬壑初相識,分付晴嵐面面開。
冠巾暑退才如律,詩酒交清不作疏。
今夕孤光清到骨,鏤冰裁玉滿林廬。
冠古耀鴻徽,深仁及隱微。
二南江漢詠,九奏鳳凰飛。
設處羅鍾律,盈庭列舞衣。
文明資厚德,怡怪兆民歸。
冠佩郁相映,由來積德家。
一時推俊異,四海走聲華。
圖籍添舟重,江山忘路賒。
夷塗指霄漢,跼驥不須嗟。
冠劍將朝去,常知好直言。
戒辭猶可托,先見久應存。
瑩白冰兼玉,清芬蕙與蓀。
堂塗從此閉,何日卜丘原。
冠建芙蓉佩綴瓊,水覺馥袂謁靈君。
支分一道岷山雪,鼎恃三宮玉壘雲。
露積大田雙象鼻,駿奔全蜀萬羊群。
百年徵調何當息,乞與乾坤淨戰氛。
冠佩雍容,時惟上公。
享於清齋,陟降彌恭。
籩豆靜嘉,粢盛潔豈。
孝孫有慶,萬福來同。
冠屨昂昂數尺軀,聖賢無我意何殊。
伊人德業興天地,在我寧甘食粟夫。
冠月裾雲佩綠霞,百年將此送生涯。
愁心別後無詩草,病眼燈前有醉花。
落筆擅場聊寫意,背山臨水遂成家。
也須南畝多栽秫,休似東陵只種瓜。
冠帶百年夢,昔游今重嗟。
璧池春飲馬,槐市暝藏鴉。
堂鼓晨昏寂,廊碑風雨斜。
石經雖不火,歲歲長苔花。
漢字冠的釋義
冠〈名〉
(會意。從「」(用布帛蒙覆。從「元」(人頭),從「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類的製品加在人的頭上,即「冠」。本義:帽子)
同本義 [hat]
冠,弁冕之總名也。--《說文》
冠至尊也。--《禮記·問喪》
緇布冠。--《儀禮·士冠禮》。註:「今小吏冠。」
凡甸冠弁服。--《周禮·司服》
怒發上衝冠。--《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新沐者必彈冠。--《楚辭·漁父》
冠蓋相望,乘堅策肥。--漢·晁錯《論貴粟疏》
小民罷市,喪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夾岸。--《明史·海瑞傳》
峨大冠,拖長紳者,昂昂乎廟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
冠guan
⒈〈古〉一種禮儀。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表〉已經成人,因稱二十歲左右的男子為"弱冠"(弱指少年)。
⒉位居第一,超群出眾:~軍。產值~全國。
⒊戴帽子:~儒冠者。
⒋用於前面,有"加上"的意思:~以作家桂冠。
────────────────—
冠guān
⒈帽子:衣~整潔。怒發沖~。
⒉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高起的東西:雞~。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