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去加王}玉已經三日火,探珠曾下九重淵。
毀珠擿玉無人識,十字街頭颺碌磚。
假館連牆數見過,宗英年少雋才多。
設科不倦來群彥,教學無他伏眾魔。
草賦未曾師屈宋,哦詩豈復慕陰何。
後生可畏吾將老,終養心違愧蓼莪。
假日此登臨,淒涼北望心。
戍烽孤障杳,塔影一江深。
黠虜投鞭想,將軍誓楫吟。
所嗟人事異,天險古猶今。
假守昭平郡,偷閒少送迎。
亭標梅句老,堂識敬公名。
假途虞滅虢,嘗膽越吞吳。
黑白一棋局,方圓八陣圖。
是翁猶矍鑠,諸老自揶揄。
喟歎投麟筆,悲歌擊唾壺。
假日成愒日,朝酲還暮酲。
余寒猶未去,破褐尚留情。
野樹梅花落,空庭春草生。
得閒聊信筆,不復強為名。
假使鐵輪頂上旋,萬里神光體自然。
邪摩似雪飛湯裹,安能驚動老婆禪。
假法人間有萬般,君宜求取紫金丹。
崑崙山上樓台聳,北海爐中龍虎攢。
此個藥中為貴寶,將來煉就作天官。
玉皇數下金玄詔,始信雲衢去不難。
假守昭平郡,詩情比閬仙。
蟬聲風葉外,鳥影月池邊。
假哉皇考,必世後仁。
嘉靖我邦,興物皆春。
之純之德,克配穹旻。
餘慶淵如,佑我後人。
假守昭平郡,當門桂水清。
海遙稀蚌跡,峽近足灘聲。
假使八千五百歲,紹椿松鶴未為奇。
不若紹明光不變,此中實應出家時。
念道何憂衣食事,千光影裹聽鶯啼。
聞聲一囀渾消息,滿目蓮花不見枝。
假寐懷古人,夙興瞻曉月。通晨禁門啟,冠蓋趨朝謁。
霜靄清九衢,霞光照雙闕。紛綸文物紀,煥爛聲明發。
腰劍動陸離,鳴玉和清越。
假作真時真亦假,
無為有處有還無。
假合分明兩鬢秋,鮑郎衫袖帶膏油。
衰顏自分隨灰滅,急景何妨秉燭游。
得火常時能暖腹,避煙終夜只搖頭。
卻疑南極星辰現,一點光芒落海陬。
假守昭平郡,公餘訪沿天。
假節何年使蜀川,宿期空老霅溪邊。
尋春走馬閶門去,幾處銀箏誤拂弦。
假裡尋真真本別。慧照寥天徹。瑩日晶空靈光攝。印碧落,凝翠色。達此心開通妙訣。物我俱休歇。無了了時離生滅。應別有,長天月。
假帥如公自古無,邦人久矣望鋒車。
政聲難掩諸公說,明主周知萬里余。
豹尾雞翹那欠此,蓴羹鱸鱠且歸歟。
江頭鼓動江船去,喜氣歡聲動里閭。
假邑邀真邑命分,明庭元有至公存。
每鋤奸弊同荊棘,唯撫孤惸似子孫。
折獄不曾偏下筆,靈襟長是大開門。
新銜便合兼朱紱,應待蒼生更舉論。
漢字假的釋義
假
(形聲。從人。「假」亦兼表字義。本義:不是真的)
同本義(跟「真」相反) [false;bogus;counterfeit]
假,非真也。--《說文》
假,今不然也。--《墨子·經上》
假寐永歎。--《詩·小雅·小弁》。箋:「不脫冠衣而寐曰假寐。」
為假上將軍。--《史記·項羽紀》
假令單于初立。--《漢書·匈奴傳》
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史記·淮陰侯列傳》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聊齋誌異·狼三則》
又如:假姨姨(假親戚,冒充的親戚);假言(虛假不實的言語);假女(鴇兒稱自己認作養女的妓女);假局(假局子。誘人的
假(假)jiǎ
⒈虛偽的,不真實的,跟"真"相對:說~話。造~山。~裝正經。~仁~義。嚴懲賣~貨。
⒉利用,借用:~公濟私。~途滅虢(虢:春秋時代的諸侯國)。
⒊如果,倘若:~如。~若。~使。
⒋設想,據理推斷:~想。~說。~設。~定。
⒌見jia。
────────────────—
假jia
⒈按規定的休息日或請求經批准暫時停止工作、學習的時間:節~日。耍暑~。放~三天。請事~。休病~。
⒉見jiǎ。
────────────────—
假xia 1.嘉,美。
────────────────—
假ge 1.至;到。
────────────────—
假xia 1.遠。 2.通"瑕"。缺點。
────────────────—
假jie 1.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