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年,數在五樓前。但看八九月,胡虜亂中原。
丙子正月十有三,撾鞞伐鼓下江南。
皋亭山上青煙起,宰執相看似醉酣。
丙申上巳七日後,一主二賓夫豈偶。
遣車卻騎錢塘門,主人滿船富餚酒。
別喚輕船載僕從,大船品字著三友。
旁觀指點知為誰,對峙玉人間白叟。
豈無識老訝此老,不愧妙年兩賢守。
孟侯呂侯將相家,早綰金章紆紫綬。
方干雲孫聳吟肩,左右鼎鼐中瓦缶。
雖然蘭臭尚同心,劇談鋒起各虛受。
是日杭人詫佛事,焚寄冥財聽僧誘。
公子王孫傾城出,姆攜艷女夫挈婦。
放生亭遠鶩長堤,保叔塔高陟危阜。
居然紅裙濕芳草,亦有瑜珥落宿莽。
暖熱已極天色變,大風滔天怒濤吼。
篙師繚繞孤山背,倘佯裡湖保無咎。
百舠千舫第二橋,四聖觀前依古柳。
春色濃時良佳哉,遊人聚處可捨否。
一杯一杯入醉鄉,詼嘲謔笑無不有。
泉幣重費忘多少,歌妓頻呼雜妍丑。
似狂非狂癡非癡,何啻萬眾愁回首。
我時頹然乎其間,看朱成碧辰至酉。
健啖晚菘兼早韭,快賞調冰仍雪藕。
歸途恍然了不記,曉窗半醒臥噎嘔。
一日之樂三日病,寧負衰軀護饞口。
願從孟侯觴呂侯,更著百千沽十斗。
丙年同佐牧,相與最情親。
乘月登樓夜,隨風步屧春。
報來升轉速,歸去召除新。
一劍舊肝膽,持將問大鈞。
丙寅元佑初年冬,賀老困寓京塵中。
無心炙手權門熱,曝背晴陽坐屋東。
丙寅三月三十日,天子檄我南國行。
蒲劍欲飛春漲急,柳錦才脫曉寒輕。
事非得已初何好,物到不平終作聲。
自古英雄總多難,賈梁何必怨清明。
丙夜不成寐,可知心念家。
人情風上草,身世眼中沙。
宿鳥司更漏,黃蜂集晚衙。
了忘官府事,高枕是生涯。
丙丁童子來求火,南方丙丁又屬火。
按劍宗師奈若何,是君心下意不過。
丙申二月七,是夕月離畢。
春雲忽霮{上雨下對},春兩復蒙密。
綿綿殆三旬,不見天上日。
謫官在淮甸,幽抱常鬱鬱。
豈無琅邪山,泥濘不可出。
空庭唯蚯蚓,得勢互蟠屈。
乘茲積陰氣,小穴恣出沒。
山禽忽飛下,長嘴啄深窟。
倒曳方力爭,強吞遽全失。
食土與巢林,上下非儔匹。
胡然罹此酷,不能保微質。
嗟嗟彼群小,傾奪事匪一。
儀鳳去九夷,神龍入泉室。
如何役吾眼,瞻視此小物。
歸來因浩歎,自悔成詩筆。
丙丁童子來求火,再問炎炎燎面門。
過現未來三世佛,不離其中轉法輪。
丙中甲上奇章石,水底山巔杜預碑。
矻矻一生圖不朽,光風好處幾曾知。
丙丁童子來求火,南海波斯鼻孔大。
鋯獠舌頭會者難,直下而今照得破。
照得破,沒功過。
知你被底穿,曾與同床臥。
廉纖脫盡舊時疑,杯影蛇弦留再坐。
丙制摛文壓縉紳,三吳耀武見經綸。
橋留震澤居無擾,舟濟滄溟捷有神。
宥府嘉猷推乃後,陪都遺愛紀斯民。
多才多藝無多壽,此理憑誰問大鈞。
丙午陂當復,王春瑞習占。
龍樓上寶冊,鶴詔下窮簷。
地脈通閩蜀,人才出老嚴。
定羞新學曲,只守舊心潛。
剩想堯眉樂,深垂舜目謙。
有懷天變數,無計士風廉。
庶證方如此,君行得滯淹。
六題聊復爾,制策待韜鈐。
久噎須詳吐,沈痾與痛砭。
一扶媮意立,盡解結喉箱。
人士回生氣,乾坤振絕焰。
宏開九縣赤,永息萬方黔。
治世吾何用,媸人影自嫌。
棄荊宜入蜀,比素詎將縑。
逐食俱隨雁,論心偶類鶼。
雅懷欽粹淑,盛事愜窺覘。
從此遲為圃,它年說作監。
因聲到邛僰,市肆覓疏簾。
丙午九月才入冬,晦日忽驚雪墮空。
傳聞都城更復早,萬官入賀明光宮。
自從開霽更不雨,和氣直似青春濃。
斗柄插子日丁卯,夜煽裂缺鞭雷公。
從以震霆至三四,驚破蟄戶紛昆蟲。
寧知玄冥全未究,翻手作雲千里同。
暗窗初聽灑珠雹,巽二滕六方施工。
一日喜見瓦溝積,忍寒待伴炯不融。
二日三日遂盈尺,膏潤四海恩無窮。
古來詩人詠不盡,巧思橫出昌黎翁。
少時奮筆不肯已,老矣袖手便疏慵。
兒曹作戲記昨夢,舞狻獰踞金雙瞳。
誰人苦欲撩詩思,更作玉山高數峰。
移將劉叉兩冰柱,輝映愈覺清心胸。
見之躍躍忽技癢,起呵凍筆尋詩筒。
開門一看天宇闊,素霓百萬翻長風。
瓊樓玉宇滿妙界,千林寶樹春玲瓏。
恨無高台三百尺,縱觀萬象凌空濛。
固知幻影有變滅,一時如入崑閬中。
仙家俄頃閱塵劫,安知此際非神功。
賸喜年來米價賤,便欲扶犁隨老農。
牆頭濁醪走來過,相與痛飲歌年豐。
丙夜清光些子見,兒童驚喜強雄誇。
闌珊高興應無幾,恰似春殘看落花。
丙申蚩尤臨蜀口,三十年餘遭踐蹂。
當時五十郡全軍,兵與民財堪著手。
鋒旗戊午肆長驅,江北江南分戰守。
彫瘵僅存六州,鴻雁飛鳴孤夜吼。
先生受任勢凌兢,倉扁視證亦驚走。
無麵餺飥難支撐,將勇兵強民力阜。
前賢用蜀當優遊,先生端力排紛糾。
農炊豈暇勸加餐,春風未始一杯酒。
公心只有天地知,雖處艱關安且久。
事不辭難功不矜,節度樞垣亦廉齲
天下都統捧霞觴,先生一人更誰有。
丙午人日,予客長沙別駕之觀政堂。堂下曲沼,沼西負古
垣,有盧橘幽篁,一徑深曲;穿徑而南,官梅數十株,如
椒如菽,或紅破白露,枝影扶疏。著屐蒼苔細石間,野興
橫生,亟命駕登定王台,亂湘流入麓山躡雲低昂,湘波容
與,興盡悲來,醉吟成調。
古城陰,有官梅幾許,紅萼未宜簪。
池面冰膠,牆腰雪老,雲意還又沉沉。
翠籐共閒穿徑竹,漸笑語驚起臥沙禽。
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喚登臨。
南去北來何事?蕩湘雲楚水,目極傷心。
朱戶黏雞,金盤簇燕,空歎時序侵尋。
記曾共西樓雅集,想垂楊還裊萬絲金。
待得歸鞍到時,只怕春深。
丙寅歲,休牛馬,風如吹煙,日如渥赭。九重天子調天下,
春綠將年到西野。西野翁,生兒童,門前好樹青
豐茸。
豐茸單衣麥田路,村南娶婦桃花紅。新姑車右及門柱,
粉項韓憑雙扇中。喜氣自能成歲豐,農祥爾物來爭功。
丙辰閏七月初吉,孟瀆江邊潮水赤。
寒波帶雨打空城,高浪如山排巨石。
山田旱爟不可救,山人荷鋤惟種豆。
游魚忽入豆花中,江裡黿鼉近人吼。
隔岸不聞雞犬聲,前村盡說蛟龍鬥。
白頭田父向人語,不見江潮大如許。
門前堤上種柳樹,潮痕深淺能記齲
去年堤石未沉沙,今日柳枝齊拂水。
蒼煙黑霧黯不收,吁嗟身世如浮漚。
床頭水鳴得赤鯉,檻上雲生飛白鷗。
臥楂人力不可運,眼中倏忽隨波流。
魚舟葉葉爭鼎沸,踏浪高歌似平地。
北客初聞忽膽驚,南人坐對猶兒戲。
我聞錢塘之潮天下無,素車白馬相喧呼。
鐵箭如沙射江滸,錢王當日真雄圖。
書生白首老牖下,只尺不辨越與吳。
嗚呼!只尺不辨越與吳,酒酣耳熱歌烏烏。
不能三江即五湖,轍中之鮒胡為乎?
漢字丙的釋義
丙
(象形。本義:魚尾。《爾雅·釋魚》曰:『魚枕謂之丁,魚腸謂之乙,魚尾謂之丙』。乙之象魚腸,丙之象魚尾,可無庸說。」)
魚尾 [fishtail]
魚尾謂之丙。--《爾雅》
假借為天干的第三位,與地支相配,用以紀年、月、日 [the third of the ten 「Celestial Stems」]
其日丙丁。--《禮記·月令》
丙剛丁柔。--《廣雅·釋天》
如:丙子、丙戍、丙寅以紀年;丙科(漢代考試的第三等科目);丙夜(即三更。半夜,夜中子時)
古代以十干配五方,丙為南方之位,因以指南方 [south]
丙位南方,萬物成炳。--《說文》
又如:丙向(南向,即朝南)
五行
丙 bǐng天干的第三位。參見【天干】。
【丙稀畫】用一種特製的丙稀顏料繪製而成的畫。其特點居於油畫和水彩畫之間,取水彩、水粉的畫法,得到油畫的效果。主要用於壁畫和實用美術設計。
【丙種射線】見【γ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