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在境好行春,猶恨奇峰半屬鄰。
腹背遍游煩示諭,即當先謁樂天真。
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
謫仙此語誰解道,刻畫造化鴻蒙中。
我來正值小至後,暖日昭回迎朔風。
卻想冬深一奇觀,萬鶴飛舞漫蒼穹。
金相定變作玉質,華山千丈難為容。
坐令胸次玉淵靜,筆下三峽波持椿。
人生此樂豈易得,向夕城鼓還鼕鼕。
廬山真面何難識,揚子江邊一嶺奇。
公路崎嶇開古道,林園宛轉創新陂。
行遊險處防盲目,嚮導堪稱指路碑。
五老峰前莊稼好,今年躍進不須疑。
廬峰三萬丈,鳥道度嶙峋。
宿雨留前躅,清風絕後塵。
誰憐石樓客,同是玉階人。
謝屐須乘興,千年草木春。
廬山俯長江,秀色摩青天。
招提選勝地,好景相屬連。
東林最幽曠,殿閣含飛煙。
馨香滿天下,無如遠公蓮。
社客方散後,零落七百年。
之人遠同調,綠綺非絲絃。
不可傾耳授,但許心相傳。
迷津苦難渡,人以師為船。
法鼓忽雷震,此事非偶然。
何時穿蠟屐,問法浮雲邊。
廬山瀑布天下聞,白河倒瀉千丈雲。
長風吼石吹不斷,一洗浩劫消塵氛。
我昔潯陽看五老,探湫直上青龍夌。
六月飛濤噴雨來,灑作冰花滿晴昊。
是時謫仙邀我錦疊屏,山瓢共酌誇中霝。
冷光直疑山骨裂,清味不作蛟涎腥。
爾來漫遊身已倦,歸老芝巖寄淮甸。
枕流三峽杳莫期,高寒每向圖中見。
可憐問津之子徒紛紜,高深誰得窮真源。
大千溟渤斂一滴,污潢絕港焉足論。
我知山中有泉無若此,便欲臨淵弄清泚。
是非不到煙蘿關,兩耳塵空何必洗。
廬山山下倒芳樽,八九人家煙水村。
千尺雲崖春上蘚,幾重月樹夜啼猿。
人騎黃鶴去不返,草沒丹爐今尚存。
攜子高歌醉歸去,一溪寒碧繞山根。
廬存龍去跡成非,草木空山聖得知。
成敗論人陳壽史,功名餘恨少陵詩。
初心何只三分漢,偉略徒誇十倍丕。
半夜松聲卷風雨,猶如抱膝嘯吟詩。
廬山秀在外,華山秀在裡。
要識真面目,即彼鐵鎖是。
鐵鎖懸當雲上頭,縱橫曲直是誰謀。
吾今判著浮生去,不見神奇不罷休。
廬公倉使。意在留心風馬二。未解修丹。送我勞勞到武官。速回車馬。欲要全真先棄假。功行須周。定是將來看十洲。
廬山到此深,面面皆疊嶂。
安知九江濱,自有三峽壯。
層崖合飛流,深谷呀百丈。
頗聞開闢初,融結固異狀。
帝遣六天丁,開鑿就空曠。
劃為雙門關,拔作兩城障。
喬林疊帷幄,怪石蹲犀象。
高泉落其間,快若翻甕盎。
雷動正轟磕,龍吟更淒愴。
縈流十里間,餘怒猶奔放。
詩人細評品,價出瀑布上。
山祗苦悶蓄,可探不可望。
我來搜奇古,秋色正明亮。
初觀雖震慴,少定亦恬蕩。
復值朝日昇,光景相蕩漾。
如倚明月宮,俯看銀河浪。
廬山三百里,巨浸壓宮亭。
勢接九江匯,峰連萬古青。
淵源開道術,哤幻雜仙靈。
厚地蟠奇秀,雄標動杳冥。
濃嵐晨歷歷,流水夜泠泠。
雪擁瓊瑤障,花繁錦繡屏。
吾居嘗靜對,親處異空聆。
瀑布手自酌,斜川身所經。
龍淵敲短策,鳥道絕危陘。
正派尊涵泳,高山有典型。
揭來三涉徑,知閱幾周星。
白傅松猶在,陶潛菊未零。
堅高思並轍,今古共忘形。
便擬安圭竇,終期老澗坰。
忽嚴大君詔,言駕小侯軿。
一別門垂柳,重雞肉階蓂。
出山羞小草,浮海又流萍。
頗覺登山屐,翻成泛宅舲。
回頭看豹霧,望眼隔鸞停
縱抱知還志,何時振倦翎。
廬山高哉幾千仞兮,根盤幾百里,
◇然屹立乎長江。長江西來走其下,
是為揚瀾左裡兮,洪濤巨浪日夕相舂撞。
雲消風止水鏡淨,泊舟登岸而遠望兮,
上摩青蒼以晻靄,下壓后土之鴻厖。
試往造乎其間兮,攀緣石磴窺空谾。
千巖萬壑響松檜,懸崖巨石飛流淙。
水聲聒聒亂人耳,六月飛雪灑石矼。
仙翁釋子亦往往而逢兮,吾嘗惡其學幻而言哤。
但見丹霞翠壁遠近映樓閣,晨鐘暮鼓杳靄羅幡幢。
幽花野草不知其名兮,風吹露濕香澗谷,
時有白鶴飛來雙。幽尋遠去不可極,
便欲絕世遺紛痝。羨君買田築室老其下,
插秧盈疇兮釀酒盈缸。欲令浮嵐暖翠千萬狀,
坐臥常對乎軒窗。君懷磊砢有至寶,
世俗不辨◇與玒。策名為吏二十載,
青衫白首困一邦。寵榮聲利不可以苟屈兮,
自非青雲白石有深趣,其氣兀硉何由降。
丈夫壯節似君少,嗟我欲說安得巨筆如長槓。
廬陵遊樂夕陽山,太守何人若是班。
三島幻成一丘小,五峰對峙兩溪環。
竹間庭院鄰翁卜,木杪樓台仙者寰。
紫笑扶疏枝幹老,春來得興頗開顏。
廬南萬古峽,常有野雲封。
朝來雷雨過,白日下飛龍。
廬阜新蘭若,龍天古道腸。
殿妝金彩煥,佛放白毫光。
竹長真如翠,花開般若香。
禪波風浩浩,慈陰日穰穰。
鼻祖共毫老,中興乃谷堂。
僧勤今繼志,萬載一爐香。
廬岳亭亭翠萬重,懸泉千尺掛飛龍。
石鍾山下江如鏡,映出青天五老峰。
廬山道士菊潭仙,前世滄浪握楚荃。
莫道離騷遺響絕,孤鉤寡珥尚能傳。
廬山小隱。漸年來疏懶,浸濃歸興。彩橋飛過,深溪地底,奔雷餘韻。香爐照日,望處與、青霄近。想群仙,呼我應遠,怪來須絲垂鏡。海上雲車回軔。少姑傳、金母信。森翠裾瓊佩,落日初霞,紛紜相映。誰見壺中景。花洞裡、杳然漁艇。別是個、瀟灑乾坤,世情塵土休問。
廬山依舊,淒涼處,無限江南風物。
空翠晴嵐,浮汗漫,還障天東半壁。
雁過孤峰,猿歸老嶂,風急波翻雪。
乾坤未歇,地靈尚有人傑。
堪嗟飄泊孤舟,河傾斗落,客夢催明發。
南浦閒雲連草樹,回首旌旗明滅。
三十年來,十年一過,空有星星發。
夜深愁聽,清笳吹寒月。
漢字廬的釋義
廬
(形聲。從廣,廬聲。從「廣」,表示與房屋有關。本義:特指田中看守莊稼的小屋)
同本義 [hut;cottage]
廬,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說文》
廬,捨也。--《廣雅》
余二十畝,以為廬舍。--《漢書·食貨志》。註:「田中屋也。」
廬井有伍。--《左傳·襄公三十年》
中田有廬,疆場有瓜。--《詩·小雅·信南山》
亦泛指簡陋居室
屋室廬庾。--《荀子·正名》。註:「草屋也。」
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晉·陶潛《讀山海經詩》之一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晉·陶潛《飲酒》
南陽諸葛廬。--唐·劉禹錫《陋室銘》
廬(廬)lu
⒈簡陋的房屋:草~。
⒉居住:可~。
⒊賓客住的宿舍:十里有~,~有飲食。
⒋廬山,在江西省。
────────────────—
廬lǘ 1.古邑名。一作"盧"。在今湖北襄陽西南。本春秋廬戎國,被楚滅後為楚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