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杖看松殘雪後,荷鋤移竹小春前。
較多白髮渾閒事,得住青山又一年。
倚徙白頭杖,哀傷赤子兵。
斜封今不用,直指近方行。
商鞅何妨徇,桑羊儘可烹。
擊蒙須用此,盡箠惜刑輕。
倚枕數更籌。清夜悠悠。竹風荷露小窗秋。往事迷人渾不省,總是離愁。無賴是橫眸。濟楚風流。一時摟攬著心頭。調數夢魂將我去,明月重樓。
倚崖開翠屏,臨潭置苔石。
有所獨無人,君心得未得。
倚窗閒嗅梅花,霜風入袖寒初透。吾年如此,年年十月,見梅如舊。白髮青衫,蒼頭玄鶴,花前尊酒。問梅花與我,是誰瘦絕,正風雨、年時候。不怕參橫月落,怕人生、芳盟難又。高樓何處,寒英吹落,玉龍休奏。前日花魁,後來羹鼎,總歸嚴岫。但逋仙流落,詩香留與,孤山同壽。
倚杖望晴雪,溪雲幾萬重。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峰。
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鐘。
倚格天峻閣。舞庭槐陰轉,盆榴紅爍。香風泛簾幕。擁霞裾瓊佩,真珠瓔珞。華陽慶渥。誕蘭房、流芳秀萼。有赤繩系足,從來相門,自然媒妁。遊戲人間榮貴,道要元微,水源清濁。長生大藥。綵鸞韻,鳳簫鶴。對木公金母,子孫三世,婦姑為壽滿酌。看千齡,舉家飛昇,玉京更樂。
倚闌干。問綠華何事,偷餌九還丹。浣錦溪邊,餐霞竹裡,翠袖不倚天寒。照芳樹、晴光泛曉,護麼鳳、無處認冰顏。露洗春腴,風搖醉魄,聽笛江南。樹掛珊瑚冷月,歎玉奴妝褪,仙掾詩慳。謾覓花雲,不同梨夢,推篷恍記孤山。步夜雪、前村問酒,幾消凝、把做杏花看。得似古桃流水,不到人間。
倚風晴纜著煙莎,一抹斜陽白鳥過。
脫手簿書無半點,細翻黃卷課龜羅。
倚澗臨溪自屈蟠,雪花銷盡蘚花干。
幽枝好折為談柄,入手方知有歲寒。
倚棹汀洲沙日晚,江鮮野菜桃花飯。
長歌一曲煙靄深,歸去滄江綠波遠。
倚闌心目淨,萬面一磨銅。
欲畫畫不得,託言言更窮。
陰晴山遠近,日夜水西東。
此意知誰會,鷗邊獨釣翁。
倚空峻壁列松杉,水色嵐光總不凡。
一段畫圖奇絕處,夕陽天際認歸帆。
倚棹望雲際,寥寥出峽清。
心如無一事,愁不在三聲。
帶露諸峰迥,懸空片月明。
何人同此聽,徹曉得詩成。
倚天絕壁,直下江千尺。
天際兩蛾凝黛,
愁與恨,幾時極!
暮潮風正急,酒闌聞塞笛。
試問謫仙何處?
青山外,遠煙碧。
倚闌千里風煙,下臨吳楚知無地。有人高枕,樓居長夏,畫眠夕寐。驚覺遊仙,紫毫吐鳳,玉觴吞蟻。更誰人似得,淵明太白,詩中趣、酒中味。慚愧東溪處士,待他年、好山分翠。人生何苦,紅塵陌上,白頭浪裡。四壁窗明,雨盂粥罷,暫時打睡。盡聞雞祖逖,中宵狂舞,蹴劉琨起。
倚馬萬言才一揮,問年於我亦肩隨。
才華早擅鄉評在,人物行看國士知。
黃卷沉酣端有志,青雲騰踏豈無時。
小人薄宦猶三黜,方駕聊同柳士師。
倚桂傍巖麓,采芝行谷湄。
偶因山雨駐,何有嶺雲持。
鼎芼朝欺腹,窗寒夜切跡
開奩應一笑,會有憶人時。
倚欄閒玩老梧桐,萬變真如一夢中。
竹葉滿斟今古了,楊枝早放是非空。
幼孤嶺海三千里,衰病江湖八十翁。
舊雨來人竟安在,邇來朋友馬牛風。
倚杖柴門外,蟬聲晚正清。
水涵初月白,山對落霞明,
心跡真無事,行藏付此生。
鄰翁過相語,有喜近西城。
漢字倚的釋義
倚
(形聲。從人,奇聲。本義:斜靠著)
同本義 [lean by]
倚,依也。--《說文》
參天兩地而倚數。--《易·說卦》
倚柱而笑。--《史記·刺客列傳》
倚於郎門。--《韓非子·內儲說下》
故曰:「禍兮福之所倚。--《韓非子·解老》
蕩倚沖冒。--唐·柳宗元《三戒》
右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明·魏學《核舟記》
倚一橫木。
奔倚其下。--《聊齋誌異·狼三則》
又如:倚望(父母倚門望子);倚身(把身體靠在某一物體上);倚門(靠著門)
依靠;依賴 [rely on;depend on]
禍兮福之所倚。--《老子》
又如:倚負(依附;
倚yǐ
⒈靠著:~牆。~門。~樹。
⒉憑借,仗持:~賴。~官仗勢。~老賣老。
⒊偏斜:中立而不~。
────────────────—
倚jī 1.怪僻而不偶於俗。參見"倚人"。 2.獨,單個。參見"倚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