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翁白首歸剡曲,寂寞衡門書滿屋。
藜羹麥飯冷不嘗,要足平生五車讀。
校讎心苦謹塗乙,吟諷聲悲雜歌哭。
三蒼奇字已殺青,九譯旁行方著錄。
有時達旦不滅燈,急雪打窗聞簌簌。
倘年七十尚一紀,墬典斷編真可續。
客來不怕笑書癡,終勝牙籤新未觸。
放逐誰曾為解驂,自治蕪穢墾山南。
西疇會有兩歧麥,東府底須三寸酣。
芋美尤於饑後覺,欖甜少待味回參。
采薇散發無窮樂,寄語癡人勿豢酣。
放浪游名山,山水悅人意。
窮日不知疾,行行轉幽邃。
空籟如風聲,奇峰似雲氣。
濯足就寒流,憩錫投古寺。
長廊遇真僧,妙語發清秘。
道我多隱情,喜我無從偽。
願言從此始,萬事盡捐棄。
相從了餘生,共踐真實地。
放舟龍陽縣,洞庭包五河。
洶洶不得道,茫茫將奈何。
稿師請小泊,石碇沉泥沙。
是中太無岸,強指葦與莎。
滯留三四晨,大浪山嵯峨。
同舟總下淚,自謂餧黿鼉。
白水日以長,僅存青草芽。
轉盼又已沒,但見千頃波。
此時羨白鳥,飛入青山阿。
放行把住謾周遮,一段風流出當家。
不是當年漆桶破,爭能撒土又拋沙。
放杯書案上,枕臂火爐前。
老愛尋思事,慵多取次眠。
妻教卸烏帽,婢與展青氈。
便是屏風樣,何勞畫古賢?
放溜下平波,舟移不知遠。
稍回溪口風,恣愛雲中巘。
水鳥靜相依,蘆洲藹將晚。
歸路莫言賒,何妨乘月返。
放浪曩骯髒,囊裝將長揚。
偃蹇晚倦獻,徜徉藏光芒。
著雨苦齟齬,蒼茫荒羊腸。
黯慘厭漸險,彷徨傷王陽。
放逐歸來戶已篷,夢魂時到浙江東。
心如止水偏陶月,身似虛舟但逐風。
雲路自憐飛鳥倦,山盟誰與白鷗同。
管城本乏封侯骨,人道中書卻不中。
放汝入長江,養教鱗角出。
風雲際會時,莫道不相識。
放燈時節快晴天,紅杏梢頭璧月圓。
物色似嫌人意懶,故撩吟思著風煙。
放逐仍居患難中,三年執役梵王宮。
病來短髮逢秋白,老去衰顏借酒紅。
心似葵花傾曉日,身同樹葉感霜風。
杜陵花竹頻生夢,但覺陽春處處融。
放溜出江口,回瞻松栝深。不知舟中月,更引湖間心。
放鶴在深水,置魚在高枝。升沉或異勢,同謂非所宜。
君為邑中吏,皎皎鸞鳳姿。顧我何為者,翻侍白玉墀。
昔作芸香侶,三載不暫離。逮茲忽相失,旦夕夢魂思。
崔嵬驪山頂,宮樹遙參差。只得兩相望,不得長相隨。
多君歲寒意,裁作秋興詩。上言風塵苦,下言時節移。
官家事拘束,安得攜手期。願為雲與雨,會合天之垂。
放翁久矣無此客,闖戶兒童皆動色。
寒泉不食人喝死,素綆銀瓶我心惻。
千金易得一士難,晚途淹泊眼愈寒。
豈知一旦乃見子,傑語豪筆無僧酸。
門前清溪天作底,細細風吹縠紋起。
倚欄一笑誰得知,愛子數詩如此水。
江湖安得常相從,浩歌相踏臥短篷。
功名渠自有人了,留我鏡中雙頰紅。
放州清江閘,及此新雨涼。
故人得邂逅,好語傾肺腸。
惜哉廊廟哭,漂泊落湖湘。
前途阻勳業,末技呈詞章。
營營百年短,浩浩萬古長。
共惜天下寶,得志無相忘。
放翁拄杖具神通,蜀棧吳山興未窮。
昨夜夢中行萬里,蓮華峰上聽松風。
放鴨成各趁暖暉,村童遮護只狂飛。
多多益辦真難事,半里撐船趕不歸。
放溜山溪一葉輕,山溪盡處大江橫。
舟中寂寂無人語,只有波聲及雨聲。
放兩不借疊雙足,自在在心機在目。
默然深入不二門,不知師唱誰家曲。
漢字放的釋義
放〈動〉
(形聲。從,方聲。本義:驅逐,流放)
同本義 [banish]
放,逐也。--《說文》
見伯夷之放跡。--《楚辭·悲回風》
卿大夫外淫者放。--劉向《列女傳》
放驩兜於崇山。--《虞書》
放弒其君則殘之。--《周禮·大司馬》
放其大夫。--《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戰國策·齊策》
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又如:流放(把犯人驅逐到邊遠地方去);放伐(以武力討伐並放逐暴君);放徒(放野。放逐於野);放遠(遠逐);放廢(放逐罷黜);放遷(
放 fang
⒈解脫約束,獲得自由:解~。釋~。~松。~手。〈引〉
1散,耍:~學回家。~暑假。~工休假。
2趕牲畜或家禽到野外活動、覓食:~牛兒。~羊子。~鴨。~鴿子。
⒉任意,不拘束:~任自流。大~厥詞。~蕩不羈。
⒊發出,發射,點燃:~電。~炮。~焰火。~火燒荒。
⒋借錢財給人,收取利息:~債。
⒌擴大,擴展:~大一寸。~寬一尺。~眼世界。〈引〉花開:百花齊~。江南紅梅已~春。
⒍擱。置:安~。存~。~在床上。
⒎
【放心】消除憂慮和牽掛。
⒏
【放晴】陰雨之後轉晴。
⒐
【放棄】丟掉,不再保留。
⒑
【外放】舊時指京官調任出京任職。
⒒
【流放】
【放逐】舊時將人驅逐到邊遠地區。
⒓
【放哨】站崗、警戒或巡邏。
────────────────—
放fǎng 1.倣傚;模擬。 2.依據。 3.彷彿,類似。 4.至,到。 5.姓。《書.堯典》有放齊。
────────────────—
放fāng 1.並船。兩船並列。 2.背逆,違背。 3.副詞。正;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