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跡依三徑,辭榮繼二疏。聖情容解印,帝里許懸車。
已去龍樓籍,猶分御廩儲。風泉輸耳目,松竹助玄虛。
調護心常在,山林意有餘。應嗤紫芝客,遠就白雲居。
退食仍移疾,消煩尚偃床。
玉姿經燬潤,松色貫寒芳。
漱液仙池滿,觀心慧炬光。
清魂同鶴警,妙數喜龜長。
且答毗城問,休回楚客腸。
定知靈氣復,新句有風霜。
退之以文鳴,師友得侯喜。
聲名力與俱,雖尊未勇耳。
黃池距青山,孰辨都與鄙。
庵成誰振之,句出鬧如市。
千仞寧我高,充實信吾美。
坐令庵內人,前車雲可軌。
禮樂有先後,後進則君子。
執方而昧圓,俱野那復史。
伐柯固執柯,疇克求諸邇。
蒸之既匪薪,采焉又非芑。
近交韓與侯,步驟亦常恥。
一醫消息盡,布毛自何起。
要須六月息,不息不為已。
敢問二詩人,如何得意旨。
退食多留此,翛然一散襟。
涼從曉來覺,秋向雨中深。
牆竹侵山色,簷茅雜柳陰。
有誰能載酒,過我共幽尋。
退士今安有,微官詎足旌。
茹蔬知味薄,不飲見神清。
要是高其事,況堪詩有聲。
淮南人物論,是亦一權衡。
退士自應客少,幽居不厭椽低。
未說盤堆玉膾,且看臼搗金虀。
退耕逢歉歲,逐貢愧行朝。
道在愁雖淺,吟勞鬢欲凋。
破村虹入井,孤館客投魈。
誰怕秋風起,聽蟬度渭橋。
退之作文自天巧,讀者未免加人私。
紙尾連銜行雁鶩,同僚翻作刻木期。
句讀中分肯趣短,一輩抱睨何多為。
自唐及今襲訛舛,文公有神應點嗤。
退之送窮窮不去,樂天待富富不來。
政須青山映白髮,顧著皂蓋爭黃埃。
何如父子共一壑,龐家活計良不惡。
阿奴況自不碌碌,白鷗之盟可同諾。
三間瓦屋亦易求,著子東頭我西頭。
中間共作老萊戲,世上樂復有此不。
問夢膏肓應已瘳,歸來歸來無久留。
竹林步兵非俗流,為道此意思同游。
退居瀟灑寄禪關,高掛朝簪淨室間。孤島雖留雙鶴歇,
五雲爭放二龍閒。輕舟共泛花邊水,野屐同登竹外山。
仙署金閨虛位久,夜清應夢近天顏。
退食勤稽古,當朝動引經。
人心喜偏側,國脈要勻亭。
二府早聞政,三孤晚告靈。
羔裘惜光彩,不肯到頭廳。
退處儂甘身寂寞,進為渠值世休嘉。
劬書不似八十老,輸稅常為第一家。
沙盤卦敲鼓賣,村醅退店揭旗誇。
千林歲暮俱黃落,梅向其間獨放花。
退之身外無窮事,子美生前有盡花。
更有多情君未識,不隨柳絮落人家。
莫尋群玉峰頭路,莫看玄都觀裡花。
但解閉門留我住,主人休問是誰家。
朱閣前頭露井多,碧桃枝下美人過。
寒泉未必能如此,奈有銀床素綆何。
退公求靜獨臨川,揚子江南二月天。
百尺翠屏甘露閣,數帆晴日海門船。
波澄瀨石寒如玉,草接汀蘋綠似煙。
安得乘槎更東去,十洲風外弄潺湲。
退老堂成席未溫,天書夜到領侯藩。
周褎申伯保南土,唐起裴公護北門。
猿鶴豈應愁舊隱,虎貔方看擁華軒。
公家報政由來速,佇入延英覲帝尊。
退之自謂如夫子,原道深排釋老非。
不識大顛何似者,數書珍重更留衣。
退之不肯學神仙,寧只崛強處世間。
紫陽先生亦有語,金鼎偷生詎能安。
政令白日生羽翰,瓊台玉宇高應寒。
虎鉛龍汞吾豈曉,獨有炯炯心如丹。
退之皆負□□志,作邑當年來此中。
謾道陽山是窮處,先生於道未嘗窮。
退之硫黃藥成疾,伯仁金印恩為仇。
眼前世事盡如此,十日峭寒春作秋。
退道愚生。意亂心生。喪命盡貪生。不畏神明察日,千愆萬過迷生。死墮都苦苦,苦盡傍生。進道清真忘世夢,閒看聖教似書生。達理悟修生。氣結神靈異,自然有、霞彩光生。寶鑒碧霄光耀,真個先生。
漢字退的釋義
退〈動〉
(會意。小篆字形。從彳,從日,從。彳,小步。,足的反寫。本義:向後走,後退)
同本義 [retreat;move back]
退,卻也。--《說文》
賓三退負序。--《儀禮·聘禮》
主人少退。--《儀禮·鄉射禮》
待坐則必先退席。--《禮記·玉藻》
不可以退而謂之退。--《孫子·謀政》
暑為之退。--明·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攻一時敵退。--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敵乃紛退。
又如:退到院子裡;他往後退了幾步;退縮(後退,回縮);退生(後退以求生);退廳(退堂。舊指官吏問案完畢,退出公堂);退藏於密(後退隱藏於秘密之處);
退tui
⒈向後移,跟"進"相對:後~。不進則~。
⒉使向後移:~兵。~敵。
⒊離開,辭去:~下。~職。
⒋歸還,撤消,不接受:~還。~票。~貨。~款。
⒌脫落,逐漸消失:~色。衰~。減~。
⒍[退卻]
1軍隊向後撤退。
2泛指後退、退縮:關鍵時刻,不能~卻。
⒎[退步]
1落後,逐漸向下。
2後退的地步:他留有~步。
⒏[退化]生物體的某個或某些器官在進化過程中,全部消失或部分殘留而成為痕跡的現象。如人的"闌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