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降城下草離離,寒食清明只自悲。
漢寢秦陵何處在,鶯花無主雨如絲。
受命獨也正,巋然十八公。
人獨匪正命,胡然不如松。
受降城下橐駝群,幕府屯田杳不聞。
三輔干戈消白骨,九秋烽火暗黃雲。
邊疆竟爾堪憂國,往昔何人議戰勳。
休道朔方元保障,健兒猶哭李將軍。
受律仙郎貴,長驅下會稽。鳴笳山月曉,搖旆野雲低。
翦寇人皆賀,回軍馬自嘶。地閒春草綠,城靜夜烏啼。
破竹清閩嶺,看花入剡溪。元戎催獻捷,莫道事攀躋。
受降新築壯三屯,燈火遙連十萬村。
障燧層巒秦作塞,風雲大陸薊為門。
東回地軸山河固,西擁天關宮闕尊。
百二城邊過質子,千秋同戴漢家恩。
受廛故里老為氓,三十餘年學養生。
倩盼作妖狐未慘,肥甘藏毒酖猶輕。
忠言何啻千金藥,赤口能燒萬里城。
陋巷藜羹心自樂,旁觀虛說傲公卿。
受命分行攝上公,紫微人在玉華宮。
樓台碧瓦輝雲日,蓮芰清香帶水風。
每接少年嗟老病,尚能聯句惱詩翁。
凌晨已事追佳賞,綠李甘瓜興未窮。
受用十三詩,不離方寸地。
門外自風波,行之以無事。
受詔從華省,開旗發帝州。野煙新驛曙,殘照古山秋。
樹勢連巴沒,江聲入楚流。唯應化行後,吟句上閒樓。
受降城下紫髯郎,戲馬台南古戰常
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歸故鄉。
受命既長,福祿既康。
如日之升,如月之常。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君子萬年,保其家邦。
受得彭門擁信旗,一家將謂免羈離。到來門館空歸去,
羞向交親說受知。層構尚無容足地,尺波寧有躍鱗時。
到頭忍恥求名是,須向青雲覓路岐。
受署司分氏,開祥簡狄心。
風簾雖易偶,巢幕亦難任。
兩兩差池羽,翩翩下上音。
曲江何感憤,托意動微吟。
受言帝庭。
觀風上牧。
逸翰雙舉。
為腓為服。
遍軌甌吳。
縈塗海陸。
岌岌貂冕。
轔轔華轂。
受知濂溪,愛莫助之。
鄒子知之,久而敬之。
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受風蓬鬢三千丈,何日金釵十二行。
逆旅相逢成白眼,可憐空學捧心妝。
受辭分路遠,會府見君希雨雪經年去,軒車此日歸。
暮春愁見別,久客順相依。寂寞伊川上,楊花空自飛。
受遺仍幾,負扆擁文明。勤翼助持盈。徽音不獨流笙管,青冊更崢嶸。羽軿上漢玉衣輕。隙駟去無程。宸心追遠嚴成配,億世鄉粢盛。受天明命,作漢發靈長。龍日夢休祥。真人承體應圖菉,慶祚啟無疆。望舒未滿殞清光。舜慕極旻蒼。禰宮崇祔申追養,禘祫復蒸嘗。
受氏推玄女,來嬪得召南。
躬行其誡七,禮盡所從三。
孝養衣皆彩,權輿色已藍。
霜風吟木末,哀怨不能堪。
漢字受的釋義
受
(會意。甲骨文字形,像兩手中間有一隻舟,表示傳遞東西。本義:接受;承受)
同本義 [receive]
受,相付也。--《說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說受,則是受授同字矣。」
受其幣。--《周禮·天官·司書》
主婦拜受爵。--《儀禮·特牲饋食禮》
則受之。--《周禮·司干》。註:「取藏之。」
受以小功衰。--《儀禮·喪服》。註:「猶承也。」
顓頊受之。--《國語·楚語》。註:「承也。」
釜十五,吾受,而宮出之以百。--《管子·海南》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後漢書·列女傳》
臣
受shou
⒈接納:~納。接~。承~。不~禮物。~教育。
⒉遭到:遭~。~傷。~寒。~濕。~累。
⒊忍耐:忍~。~得起。
⒋中,適合,得益,舒服:~聽。~用。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