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呼小雅廢,邊角搖軍聲。
采芹舊青衿,亦須事力征,
朱轓挾武將,白眼輕儒生。
區區眾濁間,嗟子難為清。
向來意佑如,豈惟以文鳴。
乃今事大謬,老氣猶崢嶸。
論事抉石猊,摛辭吸川鯨。
久抱一束書,空山臥月明。
竊憂蠢詖胡,鱗介腥神京。
倖存三寸舌,寧守二尺檠。
有愚欲獻璞,無意望報瓊。
雲何山陰興,莫寫塞下情。
竹床撼夜柝,茅屋荒秋城。
回首閶闔門,何啻九萬程。
願言大白低,滁山足春耕。
堂皇坐醉翁,開闔延群英。
嗚咽泉流萬仞峰,斷腸從此各西東。
誰知不作多時別,依舊相逢滄海中。
嗚呼良馬不世出,今人擔尋李侯筆。
五龍忽墮白雲鄉,海角孤臣看自失。
太平天子開明堂,前驅麒麟後鸞凰。
當地此馬來萬里,想見顧盼生風霜。
龍眼老仙亦如此,揮毫談笑群公裹。
官間祿飽少塵埃,霧閣雲窗天上起。
風流轉眼余山河,人間荊棘何其多。
臨風捲圖三太息,此馬今存知奈何。
嗚咽苔移玉座春,昔年曾扈屬車塵。
重陽不見黃封酒,只見餐英獨醒人。
嗚咽上攀龍,昇平不易逢。武皇虛好道,文帝未登封。
壽域無千載,泉門是九重。橋山非遠地,雲去莫疑峰。
嗚呼哀哉元帥公,百世一人不易逢。
堂堂天下想風采,心如鐵石氣如虹。
正色立朝不顧死,半生常在謫籍中。
真金百鏈愈不變,流水萬折歸必東。
落落奇才世莫識,欲知功草須疾風。
維時中原丁禍亂,塵氛漲天天濛濛。
眾人畏縮公獨奮,毅然來建中興功。
雄圖一定百廢舉,復見南陽起臥龍。
嗚呼哀哉元帥公,翩然遺世何匆匆。
無乃天上亦乏才,故促我公還帝宮。
公還帝宮應有用,何忍坐視四海窮。
吁哉四海正困窮,興僕植僵賴有公。
公雖居東都,天下日望公登庸。
公今既雲亡,天下不知何時康。
正如濟巨川,中流失舟航。
當今士夫豈無人,請問誰有公器業,
誰如公忠良。公雖不為相,
德望震要荒。公雖非世將,
威稜讋豺狼。偉哉奇節冠今古,
我試一二聊鋪張。靖康元年冬,
敵和正披猖。廟堂驚失色,
愁睹赤白囊。公首慨然乞奉使,
欲以口作定擾攘。朝廷是時未知公,
公之蚤志不獲償。憂國耿耿思自效,
再乞守土河之旁。命下得磁州,
翌日徑束裝。下車未三日,
邊騎已及疆。敵人聞之亟退捨,
匹馬不敢臨城隍。頃之得兵數十萬,
康邸賴公王業昌。及公領留守,
北顧寬吾王。恩威兩得所,
春雨兮秋霜。餘刃曾不勞,
危弱成安強。奸雄悉膽落,
誰敢亂紀綱。嗚呼哀哉公死矣,
民今有粟安得嘗。狙詐乘我虛,
近復陷洛陽。洛陽去東都,
雉堞遙相望。不聞敢侵犯,
豈是軍無糧。只畏我公霹靂手,
氣懾不復思南翔。嗚呼哀哉公死矣,
秋高馬肥誰與防。天子久東狩,
去冬幸維揚。都人心戀主,
謂言何相忘。朝夕望回輦,
斷腸還斷腸。公獨以死請,
再請意愈剛。嗚呼哀哉公死矣,
萬乘何當歸大梁。咄咄食肉人,
尚踵蔡與王。奸諛蔽人主,
痛毒流萬邦。人怨天且怒,
意氣猶洋洋。所冀我公當軸日,
盡死此曹膏劍鋩。嗚呼哀哉公死矣,
始知國病在膏肓。我公我公經濟才,
設施曾未竟所長。但留英聲與後世,
永與日月爭輝光。此死於公亦何憾,
顧我但為天下傷。我聞天下哭公者,
哀痛不起父母喪。父母生我而已耳,
豈能保我身無殃。邦人此時失所依,
波迸東下紛蒼黃。我公我公不復見,
秋風在處生淒涼。百身儻可贖,
我願先以微軀當。靈丹儻可活,
我願萬金購其方。彷徨愧無起公計,
安得長喙號穹蒼。嗚呼哀哉元帥公,
太平時節君不容。及至艱難君始用,
民之無祿天不容。嗚呼哀哉元帥公,
古來有生皆有終。唯公存亡孫休戚,
千年萬口長怨恫。嗟我草茅一賤士,
念此抑鬱氣拂胸。銜哀揮涕何有極,
願以此詩銘鼎鐘。
嗚嗚畫角語城頭,暝色蒼茫倚舵樓。
古戍煙生人已散,長河月落水空流。
異邦信美非吾土,他日重來是舊遊。
千里鄉心孤枕上,可能今夜夢刀州。
嗚呼嘉叟今信死,哭君寢門淚如水。
我初入都不妄交,傾倒如君數人耳。
籠燈蹋雪夜相過,劇論懸河駭鄰里。
地爐燔栗美芻豢,石鼎烹茶當醪醴。
上書去國何勇決,作詩送君猶壯偉。
十年偶復過都門,君方草制西垣裡。
鬢鬚班白面骨生,心頗疑君遽如此。
西來例不候達官,每欲寄聲中輒止。
隻雞絮酒縱有時,雙魚素書長已矣。
生前客屨紛滿戶,身後人情薄於紙。
懸知海內莆陽公,獨念遺孤為經紀。
嗚嗚胡笛鷓鴣聲,三疊鳴獸舞袖輕。
燈市花村舊歡醉,如今自厭邈無情。
嗚呼有鳥山樂官,鳴聲宛轉空林間。
恐是執簧秉翟者,遺形變化之遊魂。
生兮不遇聖明世,千載而下猶煩冤。
遺之好音不爾聽,何如捲舌且勿言。
簫韶九成集嘉瑞,當與威鳳同飛騫。
嗚呼清角不復見,玄鶴已去悲風呼。
裨海齊州一反掌,乾坤莽莽知音孤。
曲高節疏苦欲睡,白首人間空見圖。
就之忽驚雲木動,沈筆欲下還躊躇。
千巖崢嶸萬壑趨,松檜漠漠煙巒殊。
前有豕麋後虎蜺,琅浯浞自諮邸?/p>
石亭仄映山之隅,中有高士牙與期。
縞衣黃冠七尺軀,修眉朗照秋水珠。
氣和貌古合禮法,一仰一俯宮商俱。
細看聞聲更見意,似神似非驚復吁。
迸流千片指下墮,鳳凰忽叫將其雛。
嗟我有琴太古調,抱之不肯向人操。
幽蘭無聲白雪靜,盡圖雖在誰知省?東陽可賣死不哀,和
者既稀歸去來。
嗚呼濟艱乏才兮,儒冠容容。
佞頭不斬兮,俠劍無功。
君恩友仇兩未報,死於賊手毋乃非英雄。
割慈忍淚出國門,掉頭不顧吾其東。
東方古稱君子國,種族文教鹹我同。
爾來封狼逐逐磨齒瞰西北,唇齒患難尤相通。
大陸山河若破碎,巢覆完卵難為功。
我來欲作秦廷七日哭,大邦猶幸非宋聾。
卻讀東史說東故,卅年前事將毋同。
城狐社鼠積威福,王室蠢蠢如贅癰。
浮雲蔽日不可掃,坐令螻蟻食應龍。
可憐志士死社稷,前仆後起形影從。
一夫敢射百決拾,水戶薩長之間流血成川紅。
爾來明治新政耀大地,駕歐凌美氣蔥蘢。
旁人聞歌豈聞哭,此乃百千志士頭顱血淚回蒼穹。
吁嗟乎!男兒三十無奇功,誓把區區七尺還天公。
不幸則為僧月照,幸則為南洲翁。
不然高山蒲生象山松蔭之間佔一席,守此松筠涉嚴冬,坐待春回終當有東風。
吁嗟乎!古人往矣不可見,山高水深聞古蹤。
瀟瀟風雨滿天地,飄然一身如轉蓬,披髮長嘯覽太空。
前路蓬山一萬重,掉頭不顧吾其東。
嗚呼騎牛人,汝往一何速。
形神如此,壽命豈終促。
壯歲即抱病,有書不能讀。
守茲固窮節,不能養親祿。
既無耕種力,靡水與菽。
日月忽不掩,今晨當就木。
大化已雲終,何勞妻子哭。
永別竟無歸,荒墳草余綠。¤
嗚呼死生,如一旦暮。
達觀其大,等視來去。
如古之聖賢,所謂曳杖山木之歌,
啟手淵冰之語,其皆超然知所處矣。
手澤之存,慨其孺慕。
贊詩不文,以配陟岵。
嗚呼吾與汝,生世何不辰。
每思十年事,雪涕時沾巾。
方予第奉常,堂有未老親。
當時爾父母,綠鬢猶青春。
乃各不待年,拱木號蒼旻。
禍予不自殞,降喪無太頻。
骨肉才百指,踵作松下塵。
乃今所存者,欲言鼻酸辛。
我父惟我耳,爾父惟爾身。
綿延僅不絕,一絲引千鈞。
所以叔侄間,不啻父子真。
豈不念爾孤,聚族守一貧。
曰惟門戶故,戀戀官倉陳。
雅欲攜爾俱,守舍無可我。
向來惡少子,覆轍那可遵。
譍門故自佳,爾學憂荊榛。
索居寡師友,則與不學均。
老夫本無似,嗜書如嗜醇。
少時共燈火,往往夜向晨。
但患叢不精,寧往父母嗔。
爾今既婚冠,不與兒童鄰。
一念及泉壤,於何敢因循。
此身所繫重,安事予淳淳。
俚諺亦有之,一日計在寅。
豈伊拾青紫,聲利雙朱輪。
胸中無古今,幾何不凡民。
嗟予父祖曾,百屈不一伸。
寸累望吾輩,詩禮俱彬彬。
奈何泉始流,遽以捧土湮。
契闊未可期,為吐肝輪囷。
幅短氣則長,此紙共書紳。
嗚呼房魏不復見,秦王學士時難羨。青衿胄子困泥塗,
白馬將軍若雷電。千載少似朱雲人,至今折檻空嶙峋。
婁公不語宋公語,尚憶先皇容直臣。
嗚呼,典午去矣,
柴桑歸矣,黃花老矣,
徵士卒矣。尚饗。
嗚呼!結交難結心,無論廊廟及山林。
下裡浮沉世事淺,中朝出入人情深。
二十年來與公厚,倒屐傾筐無不有。
亹亹清談曲席前,沉沉夜酌疏鍾後。
有時聯騎游郊衢,誰相從者葛與朱。
侯生亦自有俠骨,酒酣擊缶歌嗚嗚。
遠從京華望丘壑,迥如樊笯思寥闊。
一朝客散長安邸,千林萬點從風落。
朱君竄,葛君死,貴陽老將亦歸里。
齊魯天青兩少微,並驅中原與公耳。
尚書舄學士魚,歲雲暮矣公何如。
安得朝廷新事少,漸看社稷舊人疏。
公別長安能幾載,故侶心期復誰在。
裡中何人與同調,公近岱宗僕近海。
丈夫豈必長垂紳,羨公有筆如獲麟。
城邊黃石應知我,海上青山不負人。
問余山中何所有,冶湖一曲竹十畝。
有山有水復有酒,公能命駕一來否?
嗚咽南樓吹落梅。聞鴉樹驚棲。夢中相見不多時。隔城今夜也應知。坐久水空碧,山月影沈西。買個宅兒住著伊。剛不肯相隨。如今果被天嗔作,永落雞群被雞欺。空恁可憐伊。風日損花枝。
嗚呼剛兄,相識半生。
慧林勤舊,崇先寓名。
五旬戒臘,八十壽齡。
平居慷慨,末後分明。
超山之麓,示人無生。
松鶴移巢,月冷風清。
漢字嗚的釋義
嗚
口中舒發而出的聲音,歎息聲。悲歎 [alas]
及與公卿言國家事,未嘗不噫嗚流涕。--《後漢書·袁安傳》
又如:嗚呃(悲歎);嗚乎(嗚呼);嗚唈(因悲哀、憤懣而抑鬱氣塞);嗚惻(悲泣);嗚噎(嗚咽。憂傷悲泣);嗚呼噫嘻(表示慨歎)
嗚
形容氣流剎地經過的聲響 [toot]。如:汽車嗚的一聲開過去了;輪船上的汽笛鳴嗚直叫;嗚的一聲,它不見了
發出喧鬧聲 [hoot]。如:嗚哨(漲水聲);嗚哩嗚喇(嗚哩哇啦。多形容亂嚷嚷聲);嗚嗚(歌詠聲;吟詠聲);嗚軋(吹角聲);嗚嗚咽咽(悲泣聲)
嗚
親吻 [kiss]。如:嗚咂(親吻)
死亡 [die]。如:一命嗚呼
嗚(嗚)wū
⒈像聲詞:~ ~ ~火車開動了。
⒉[嗚呼]
1文言歎詞:~呼,戒之!
2舊時祭文中常用〈表〉歎息:~呼,哀哉!因藉以指死亡:一命~呼!
⒊[嗚咽]
1低聲哭泣。
2形容流水聲。
────────────────—
嗚wu 1.哀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