瀑色清明氣猶雄,非煙非雲非白虹。
兜羅綿光秀罘罳,琉璃□影搖簾櫳。
風吹銀潢漬蒼壁,日照玉柱驚青空。
誰言物像要有盡,我覺端倪殊不窮。
思湧迴翔掀舞時,句在縹緲空濛中。
更將七字寫亭午,倚天長劍拖芒鋒。
瀑布巖東轉畫旗,拂雲穿石上霏微。
抱溪修竹通千個,夾道喬松過十圍。
簷外一潭泓翠碧,窗間萬斛濺珠璣。
使群不用笙歌擁,漱玉聲中岸幘歸。
瀑溜落巖冰柱碎,迸珠跳沫似飛埃。
西風更與遊人便,時送輕塵灑面來。
瀑水東南冠,廬山未足論。
飛來長似雨,流處不知源。
洞裹龍為宅,溪邊石作門。
修竹謝康樂,庵有故基存。
瀑煮春風生意長,梅花吹雪入詩香。
夜寒記得僧房夢,修竹半窗雲一床。
瀑澗茶煙雪屋燈,亂家更入亂雲層。
老僧今已倦行腳,不用維那吃飯憑。
瀑溜聞窗外,晴風逼座間。--皎然
掛冠徒有意,芳桂杳難攀。--崔逵
瀑布衡從雲一塢,浮圖明滅木千章。
在山終愛難山去,遮莫黃塵涴我裳。
瀑水數千尺,何曾貼石流。
還疑眾山坼,故使半空游。
霧雨初相亂,波濤忽自由。
道場從建後,龍去任人游。
瀑駛驚風雨,危懸峭壁前。
臨流清客耳,入夜攪幽眠。
旁是龍為廟,高疑山有仙。
一塵飛不到,長似九秋天。
瀑布見高低,巖開巖壁西。碧雲多舊作,紅葉幾新題。
滴瀝中疏磬,嵌空半倚梯。仍聞樵子徑,□不到前溪。
瀑泉癩可能詩最,畢竟難為本色僧。
要識廬山真面目,一溪明月冷於冰。
瀑布半天上,飛響落人間。
莫言此潭小,搖動匡廬山。
瀑近春風濕,松花滿石壇。
不知茶鼎沸,但覺雨聲寒。
山好僧吟久,雲深鶴睡寬。
詩成不須寫,怕有俗人看。
瀑秩秩而可聞,山靡靡而旁繞。
待皓月於台端,睇明河於木杪。
瀑雪一千餘丈白,洞庭七十二峰寒。
當年若也收歸藏,此錄誰知是別傳。
瀑布依真境,何曾與世同。
灑空輕作霧,濺石亂生風。
絕壁驚飛鳥,危梁臥斷虹。
人言龍窟宅,只在此潭中。
瀑映梅華何所似,蚌胎蟾彩浴寒江。
夢迴東閣頻牽興,吟到西湖始樹降。
雪屋戀香開紙帳,月窗憐影掩書釭。
若將漢晉間人比,不是淵明即老龐。
瀑布巖前水滿溪。青陽廟下四山圍。歌殘白雪雲猶*,舞落烏紗鳥忽飛。迷晚色,鎖晴霏。野花如綺柳如絲。一尊不惜頹然醉,明日重來已後
瀑聲深澗淺澗,峰勢煙籠霧籠。
彷彿身游海上,須臾覺上山中。
漢字瀑的釋義
瀑 bao
(形聲。從火,虹聲。本義:爆烈)
急雨,暴風雨 [rainstorm]
瀑,疾雨也。《詩》曰:「終風且瀑」。--《說文》
水名。明、清時名寬門、豹河,今名瀑河 [Bao River]。在河北省東北部,發源於平泉縣北,南流經寬城入灤河
瀑
水飛濺 [splash]。如:瀑沫(飛賤的水沫);瀑泉(噴湧的泉水);瀑流(方言。噴湧的泉水)
一種烹調法。將肉食切好,用開水略煮或用熱油快煎,以便食用。今作「爆」 [quickfry]
煮瀑得熟,也得充飢。--《水滸傳》
瀑〈名〉 pu
(形聲。從水,暴聲,本義:急雨) 瀑布 [waterfall]
瀑,疾雨也。--《說文》
終風且
瀑pu
⒈[瀑布]從陡坡或懸崖上傾瀉而下的水流,遠看好像垂掛著的白布:水簾~布。
────────────────—
瀑bao 1.急雨。 2.水飛濺。 3.一種烹調法。將肉食切好,用開水略煮或用熱油快煎,以便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