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足歸來以口陳,爛柯山色碧嶙峋。
橫經二月二十一,聽講三千三百人。
聖者子孫皆在列,愚而夫婦也知津。
衰翁首看法筵義,文與正蒙相比倫。
驛路風吹楊柳枝,江雲江草不勝悲。
也知遠道終須別,借得離筵駐片時。
驛吏引籐輿,家僮開竹扉。
往時多暫住,今日是長歸。
眼下有衣食,耳邊無是非。
不論貧與富,飲水亦應肥。
驛飛穩駕高秋,迎人滿目清新景。秋還有色,芙蓉照水,晨妝對鏡。雪卷寒蘆,字橫過雁,渡浮孤艇。是騷人行處,腔風調月,香滿袖、過梅嶺。斷岸煙收人靜。雨聲乾、桐疏楓冷。掀髯獨笑,仙翁起舞,臥龍呼醒。近小陽春,為梅也合,遲遲鞭影。更郁孤、一笑追歡,料得坡翁首肯。
驛足行都來,手賁誥一軸。
發視喜非常,耆儒見褒錄。
斯人德無瑕,有子道振玉。
陛下自好老,微臣恥干祿。
耕雲入山深,釣月玩水綠。
一朝朱紱賜,龐眉釋袍鵠。
萊衣拜稱慶,起舞遍親族。
我在霞洲上,折屐亦越宿。
茲忻贊書至,哦詩遣騶僕。
遙知參侍點,論學紹淇澳。
驛使何曾寄嶺梅,古籐花下小徘徊。
無名異果自成樹,沒字殘碑半是苔。
木杪山雞如旦晝,江心仙島欠樓台。
灘神憑險成遺廟,笑我何因到此來。
驛樓重發不勝悲,執手難於乍別時。
故國殘年人去遠,亂山疏雨馬行遲。
青袍暗濕為儒淚,綠酒愁聽送客詩。
最是關門風雪惡,明朝吹盡鬢邊絲。
驛書傳驛使,江蟹出江湄。
目早同暇睅,螯曾與虎持。
紫髯卸金甲,赤髓映瓊跡
正是清霜月,相從無厭時。
驛騎聯翩至。道台家、籌邊方急,酒行姑止。作麼攜將琴鶴去,不管州人墮淚。富與貴、平生無味。可但紅塵難著腳,便山林、未有安身地。搔白髮,兀相對。前身小范疑公是。憶當年、天章閣上,建明尤偉。慶歷諸賢方得路,便不容他老子。須著放、延州城裡。一句慇勤牢記取,在朝廷、最好圖西事。何必向,玉關外。
驛路逢梅香滿襟,攜家又過鷺鷥林。
含風野水琉璃軟,沐雨春山翡翠深。
:驛本名與陽諫議同姓名,因此改為富水驛。
益戇由來未覺賢,終須南去吊湘川。
當時物議朱雲小,後代聲華白日懸。
邪佞每思當面唾,清貧長欠一杯錢。
驛名不合輕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驛亭斜掩楚城東,滿引濃醪勸諫慵。
自戀明時休未得,好山非是不相容。
驛路崎嶇泥雪寒,欲登籃輿一長歎。
風光不見桃花騎,塵土空留杏葉鞍。
喪乘獨歸殊不易,脫驂相贈豈為難。
并州好馬應無數,不怕旌旄試覓看。
驛使掛來郡吏批,丁寧急急趁符移。
兒童駭汗催科急,趣賀元來荷聖慈。
驛樓歲暮蕭條,小桃何事迎人笑。無言如訴,命暌王母,信沈青鳥。靨瘦繁霜,脂銷零雨,夢寒清曉。自劉郎去後,天台路隔,知孤負、春多少。今日玉驄來到。喜相逢、菱花孤照。清幽誰伴,黃花告謝,芙蓉雲老。早趁東風,移根換葉,脫身池沼。卜佳期,前度琴心一曲,作相思調。
驛塵飛,天意緊。香雪芝封,猶帶吳泥潤。昨夜寶奩開玉鏡。一點西風,便覺寒秋近。白蘋洲,紅蓼徑。風露淒清,快促黃金鐙。疊疊重重聽好信。擲了碧油幢,更擲雙堂櫻
驛使將詩訪遠山,發函寧暇正衣冠。
秦城未割難論價,燕谷才吹已不寒。
佔畢有心忘老至,惰農無罰賀恩寬。
一枝數粒唯知分,豈是明時學考槃。
驛路向山郭,江蘺滿意馨。
遠雲收海雨,獨樹隱沙停
桑椹纍纍紫,杉栽處處青。
夜投寶覺寺,重上竹西亭。
驛樹秋風急,關城暮角悲。
平生忠憤意,來拜華山祠。
驛後新籬接短牆,枯荷衰柳小池塘。
倦游對此忘行路,徙倚軒窗看夕陽。
漢字驛的釋義
驛
(形聲。從馬,睪聲。本義:古代供傳遞公文或傳送消息用的馬)
同本義 [post horse]
驛,置騎也。--《說文》
即孟子置郵,所謂遽也。
馹為傳車,驛為馬騎。
楚子乘驛。--《左傳·文公十六年》
使驛謁諸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後數日驛至。--《後漢書·張衡傳》
驛站 [post]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陸游《卜算子·詠梅》
又如:驛遞夫馬(驛馬);驛馬星(星相家的迷信說法,若占卜得驛馬星,表示將遠行、赴任、移居);驛吏(管理驛站的官吏);驛亭(古代作為行旅中途休息住宿的處所);驛書(以驛馬傳送的文書);驛館(旅館,驛
驛(驛)yi〈古〉供傳遞公文或傳送消息用的馬:走~。〈引〉驛站(供驛馬與傳遞人中途休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