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西子功名後,安石東山隱遁初。
畫圖三挹春風面,豁得平生俊氣無。
陶令束帶督郵讀,歸來高興潛有激。
昌黎縣齋飽讀書,自謂此日足可惜。
二賢詩留天地間,千載寶之為雙璧。
當官不妨文字樂,似此人物不時出。
宦海風濤縣為甚,文書束筍紛莫擘。
許侯敏手良不難,錯節居然逢匠石。
寬租農扈享豐登,講學如流蘇廢疾。
筆力重於丈二殳,詩筒敏似尺一檄。
句中之眼獨心知,貽奪陶韓少人識。
鄉有達尊性愛士,縣榻於堂賞英特。
冰車雪輾笑鈍遲,不爾續題尤富溢。
窮冬四壁坐無聊,渴思一字車渠百。
走僕乞取稛載歸,底用黃金壯顏色。
祗恐天上六丁聞,一夜取將煩霹靂。
陶公恆得法外意,張顛獨悟書中神。
口耳不到方是妙,言動可擬皆非真。
寒泉冷冷出空谷,幽鳥主請鳴陽春。
政索解人不可得,舉似俗子翻成嗔。
陶公千載人,高標跨餘子。
豈無濟時念,斂蔭獨知止。
歸來臥衡門,無慍復何喜。
九日天氣佳,東籬擷芳蕊。
舉頭見南山,佳處政在此。
地偏心則遠,意得道豈否。
張侯謝銀魚,築室娛燕幾。
小亭才尋文,景物自新美。
頗聞雙瞳清,亦復強步履。
不妨數登臨,倚杖看雲起。
高詠悠然篇,冰鴻送千里。
陶公勳業在姑蘇,扁舟歸來春水湖。
張良亦從赤松子,拋擲兵閒黃石書。
平吳戮項本無事,所適定非真適意。
戰酣人境強回頭,晚乃逍遙脫塵累。
先生之適真天然,浩氣養得歸林泉。
一生袖卻奪標手,名利噎眼如雲煙。
清風丈室數椽足,幕天席地月為燭。
徑有幽花杖履香,窗延野竹縹緗綠。
天邊白雲不可呼,空中野鶴隨所如。
延年美意復誰解,拂塵岸巾聊自娛。
松紋簟滑琉璃色,臥展南華書一帙。
先生之適真天然,不速成還嗔叩門客。
陶葛金丹訣,千年秘不傳。
人皆肖天地,世豈乏神仙。
擾擾生趨死,悠悠食復眠。
微言誰復領,浩歎撫遺編。
陶子經丘又尋壑,龐公上塚亦攜家。
可憐春事今年早,落盡桃花落杏花。
陶令八十日,長歌歸去來。故人建昌宰,借問幾時回。
風落吳江雪,紛紛入酒杯。山翁今已醉,舞袖為君開。
陶山松柏已成陰,地闊天高不可尋。
二十年中兒又女,人間獨自有傷心。
陶寫性情為我事,留連光景等兒嬉。
錦囊言語雖奇絕,不是人間有用詩。
陶潛必遺俗患,侯喜新有詩聲。
容我深藏蹇步,看君大展修程。
陶漁起畎畝,在野賢無遺。
世豈有貧士,貧民且無之。
鰥寡不敢侮,俊乂斯可知。
末季尚貪慾,高位多窮奇。
有如元愷者,豈不寒與饑。
寒饑士之常,蒼生良足悲。
陶陶兀兀。尊前是我華胥國。爭名爭利休休莫。雪月風花,不醉怎生得。邯鄲一枕誰憂樂。新詩新事因閒適。東山小妓攜絲竹。家裡樂天,村裡謝安石。
陶潛九月九,無酒望白衣。
何言先一日,雙榼忽我歸。
借問遺酒誰,天宗分日暉。
明當酌大鬥,黃菊羔醅肥。
李賀諸王孫,作詩字欲飛。
聞多錦囊句,將報慚才微。
陶公愛菊滿園秋,甚欲持醪竟靡由。
世事重華那復爾,無錢更覺少陵愁。
陶翁出宰縣,逕去亦天真。
閒居詩成集,古雅仍深醇。
坡翁訪赤壁,臨流雙鬢新。
小袖補袞手,千篇准過秦。
兩翁閱當世,眇若毫端塵。
熙豐望義熙,愛君最忠勤。
向非與道俱,寧爾著語親。
自我誦遺編,行身少知津。
敢忘炷爐香,亦復雨巾。
鼎鼎蓋棺前,期無愧斯人。
陶令拋官易,龐公去隱深。
由來浮世事,可見昔人心。
卜築閒多思,奔馳病不禁。
簷楹來燕雀,鸞鶴自山林。
陶謝前蹤一筆追,掀天聲價舊風馳。
瑞時不數九文羽,換骨疑餐三秀芝。
蜚電燭巖方左席,明珠照乘忽清漪。
裹創瞢欲凌堅陣,可諱含毫不自持。
陶陶孟春,草木莽只。
白日昭昭,照下次土只。
瘴煙浩淫,雜海霧只。
憔悴行吟,闃島嶼只。
公乎歸徠,無{繆去加}此詩句只。
黎母之居,家炎陬只。
崒嵂盤郁,蔽雲浮只。
蝮虺鰅鳙,蜒僻幽只。
人跡闃絕,魑魅仇只。
公乎歸徠,空山不可以久游只。
鳴鳶跕跕,墮池溟只。
蛟蜃噀雨,晝冥冥只。
折肱見沫,瞻斗星只。
夕照黃濁,波濤腥只。
公乎歸徠,落景不可以久停只。
茅葦叢薄,桃李囚只。
韶容駘蕩,異中州只。
陽龢弗舒,金石流只。
短狐秘蜮,起蟄壞只。
公乎歸徠,春不可留只。
卉服椎髻,駢蜓艕只。
咿嗄啁哳,言莫諒只。
烹蛇茹蠱,食且恙只。
眇其愁予,雖迥曠只。
公乎歸徠,歡不可並只。
毒洳下濕,既沮疫只。
煩蒸焚惔,交戰迫只。
中郁鬲痞,悼{僚去加}慓只。
層冰肅霜,接朝夕只。
公乎歸徠,寒兮無與乎體力只。
長鯨層浪,隔帝家只。
鳥春蠱秋,送年華只。
星河八月,記流槎只。
杳杳萬里,誰還沙只。
公乎歸徠,衰兮不關乎齒牙只。
公乎歸徠,秦川之衍夷,
公所生只。解梁風鹹,
收萃營只。土厚水深,
{衍去加干}易平只。洪河大川,
坎不盈只。居之而安,
樂不可名只。公乎歸徠,
洛水之繁庶,公所寓只。
龍門伊闕,風氣聚只。
葩奇俗淳,康汰阜只。
圖淵書囿,今古慕只。
資之而深,適不可喻只。
公乎歸徠,無歎乎江上只。
紫盍黃旗,天所王只。
浮埃蔽蒙,騁遠望只。
聖主如天,既殛放只。
聊以永懷,無沮喪只。
公乎歸徠,無悼乎天邊只。
資善大議,同諸賢只。
復讎正義,維萬年只。
質乎人心,靡或偏只。
守此正中,無遷延只。
噫{左口右獻}詩乎,公以為我心只。
彼蒼者天,杳難諶只。
吁嗟時乎,天以畀我公只。
彼亡者秦,曷克終只。
樂只韶只,舜之昭只。
無議其將,聖維堯只。
讒慝煽凶,同盛朝只。
公乎歸徠,尚予家之招只。
陶菊手自種,楚蘭心有期。
遙知渡江日,正是擷芳時。
漢字陶的釋義
陶〈名〉
(形聲。從阜,匋聲,阜,土山。從「阜」,與土有關。本義:陶丘)
同本義。本為兩重的山丘,後為地名專稱。在今山東省定陶縣。因陶丘在定陶,故定陶亦省稱陶 [Taoqiu mountain]
陶,再成丘也。--《說文》
再成為陶丘。--《爾雅》。孫註:「形如累兩盆。」
陶丘於高山上一重作之,如陶灶也。--《釋名》
在濟陰,《夏書》曰,東至於陶丘北,陶丘有堯城,堯嘗所居,故堯號陶唐氏。--《說文》
又如:陶丘(重疊的山丘)
瓦器,陶器 [pottery;earthenware]
器用陶匏。--《禮記·郊特牲》
陶器必良火齊必得。--《呂氏春秋·仲冬紀》
以粟
陶tao
⒈用粘土燒製的器物:~器。~俑。
⒉燒製陶器的粘土:~土。
⒊制做陶器:~人(制做陶器的人)。
⒋造就,培養:~育。熏~。
⒌快樂,歡喜:~然。樂~~。
⒍〔陶冶〕燒製陶器和冶煉金屬。〈喻〉培養,鍛煉:~冶人才。
⒎〔陶醉〕歡暢飲酒,直至醉倒。〈引〉沉醉於某事物或境地:不要自我~醉。
────────────────—
陶yao
⒈[皋陶]〈古〉人名。傳說是虞舜的臣子。
────────────────—
陶dao 1.驅馳貌。參見"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