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子至意,托辭西風。
吾生一塵,寓形空中。
願言謙亨,君子有終。
功名在子,何異我躬。
感會由來屬俊賢,誰知出處更相先。
蒲且卷弋冥鴻日,荀令開池浴鳳年。
佚老疏金催具酒,濟時商楫正橫川。
高風盛德俱難狀,留與名山信史傳。
感慨滄桑變,天邊極目時。
晚帆輕似箭,落日大如箕。
風倦旌旗走,野平車馬馳。
河山悲故國,不禁淚雙垂。
□□感易極,學成功未施。
彼蒼胡用問,吾黨竟誰資。
道在漫今昨,人間忽喜悲。
百年總埋玉,千古敬豐碑。
感君一顧重千金,贈君白璧為妾心。
舟中繡被薰香夜,春雪江頭三尺深。
西陵長官頭已白,憔悴窮愁媿相識。
手持玉斝唱陽春,江上海花落如積。
津亭送別君未悲,夢闌酒解始相思。
須知巫峽聞猿處,不似荊江夜雪時。
感事傷懷誰得知,故園閒日自暉暉。
江南地暖先花發,塞北天寒遲雁歸。
夢裡江河依舊是,眼前阡陌似疑非。
無愁只有雙蝴蝶,解趁殘紅作陣飛。
感君千里遠相過,晤語經旬接粹和。
上客杯盤祗炊黍,主人門巷正張羅。
海山霧暗紅塵少,嶺路梅黃細雨多。
日暮津亭送歸恨,唯知極目望煙波。
感君寄我一枝春,雨虐風饕苦不仁。
羞得玉奴渾不放,含香猶待浣溪人。
感慨常自悲,發為窮苦辭。
偪仄不少伸,夢中亦酸辛。
脂車思遠道,太息令人老。
中原宋輿圖,今仍傳胡雛!此責在臣子,諸公其可已?談笑復舊京,令人憶西平。
感舊情懷日日深,三春能幾半晴陰。
醉題難盡當時意,啼徹春風羨暮禽。
感君情重惜分離,送我慇勤酒滿卮。
不是不能判酩酊,卻憂前路酒醒時。
感公行樂處,蚤莫得相思。
感慨重來歲月深,手栽松柏已成林。
萬山自此無南北,一水長流不古今。
先訓丁寧猶在耳,老吾寂寞自沾襟。
君恩已遂祈閒請,莘野歸耕是本心。
感昔傷懷一喟然,事賢猶及紹興前。
此身顛仆應無日,諸老凋零不計年。
客少可羅門外雀,家貧也辦杖頭錢。
插花醉舞春風裡,不學龐翁更問禪。
感舊空黃葉,經時又綠苔。
未應天上去,猶解夢中來。
雪亦本幻爾,巢今安在哉。
淋浪詩萬軸,花鳥自驚猜。
感惜芳時換,誰知客思懸。憶隨鴻向暖,愁學馬思邊。
留滯機還息,紛拏網自牽。東南起歸望,何處是江天。
感孕妙處捷風雷,造化於人豈遠哉。
見說商霖一尺字,向前車馬待公來。
感概復風流,交通遍五侯。
鳴鐘平樂宴,擊鞠茂陵游。
狡兔方多穴,蒼鷹始下菙韛。
鈴奴藏廣柳,劍騎騁長楸。
雲際尋橦技,花間笑躄樓。
害先除白額,夢已應黃頭。
燕酒惟增氣,秦箏漫送愁。
鴻毛輕一死,祇待報私讎。
感格誰知汪仲舉,步虛未了龍來語。
會稽秦望都洗清,越人喚作提刑雨。
我慚老惰無精勤,累月喚龍龍不聞。
水南早禾貪結實,一夕爛死為泥塵。
感陽春兮生碧草之油油。
懷宇宙以傷遠,登高台而寫憂。
遲美人兮不見,恐青歲之遂遒。
從畢公以酣飲,寄林塘而一留。
采芳蓀於北渚,憶桂樹於南州。
何雲木之美麗,而池館之崇幽。
星台秀士,月旦諸子。
嘉青鳥之辰,迎火龍之始。
挾寶書與瑤瑟,芳蕙華而蘭靡。
乃掩白蘋,藉綠芷。酒既醉,樂未已。
擊青鐘,歌淥水。
怨青春之萎絕,贈瑤台之旖旎。
願一見而道意,結眾芳之綢繆。
曷餘情之蕩漾,矚青雲以增愁。
悵三山之飛鶴,憶海上之白鷗。
重曰:
群仙去兮青春頹,歲華歇兮黃鳥哀。
富貴榮樂幾時兮,朱宮碧堂生青苔,
白雲兮歸來。
漢字感的釋義
感〈動〉
(形聲。從心,鹹聲。本義:感動)
同本義。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響而激動 [move]
感,動人心也。--《說文》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系辭》。虞註:「動也。」
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列子·湯問》
羊子感其言,復還終業。--《後漢書·列女傳》
又如:感格(感動,感化);感咽(受感動而悲傷,泣不成聲);感涕(感動而涕淚俱下);感慕(感動而思慕);感悅(感動悅服);感人肺腑(使人的內心深受感動);感天動地(感動天地);感哽(感動得泣不成聲)
感應,影響 [response]
又如:感制(感應制約);感會(感應會合);感驗(應驗);感變
感gǎn
⒈覺得:~到頭痛。
⒉外界事物在意識、情緒上引起的反映:~觸。~概。~動。~化。讀後~。
⒊心情,情緒:~情。情~。自信~。百~交集。
⒋染上,遭受:偶~風寒。
⒌〈表〉謝意:~謝。~恩。
⒍[感覺]
1外界事物作用於眼、耳、鼻、舌、身等感覺器官,所引起的直接反應:我有點冷的~覺。
2覺得:我~覺很幸福。
⒎[感冒]
1指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又稱"普通感冒"。
2流行性感冒(流感),因感染病毒引起。
⒏[感性]是對事物表面現象的印象和感覺,是認識的初級階段:~性認識。
────────────────—
感han 1.通"撼"。搖動。 2.通"憾"。怨恨;遺憾。 3.見"感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