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古佛不同時,賴有斯人慰所思。
搜攪枯腸無一物,夢迴日影上花枝。
趙掌端平制,蕭蕭素發新。
更生宗室老,太白謫仙人。
貴矣狨施馬,悲哉筆絕麟。
誰為篆華表,題作宋詞臣。
趙公拈筆作古松,平地躍出三青龍。
蜿蜓不上霄漢去,爽颯長留煙雨濃。
前朝美人斗草處,猶有當時數株樹。
江亭六月涼如秋,應與此圖相對愁。
趙侯德與甘棠種,制邑三年民善頌。
玉皇有詔趣歸班,一夜長庚來入夢。
豐江羅峰神秀奪,龍泉太阿光芒動。
玉女擎香龍吐水,慈雲親抱麒麟送。
懷玉仙人秀眉目,披羽笑出蓬萊洞。
奇骨崢嶸千里駿,異采繽紛九苞鳳。
人生有子萬事足,又值朝天欲飛鞚。
驪珠在掌鳧,慶事方新殊渥重。
周公為父伯禽子,清廟明堂要梁棟。
長成傳取魁衣缽,天生奇材須大用。
此兒見說骨已異,壯氣沖天搖螮蝀。
我識英物試使啼,他日定當磐石宋。
趙魏公,宋王孫,風流白晰更能文。
丹青自比董北苑,書法兼工王右軍。
至元詔書征草澤,召見廷中推第一。
三府趨朝賀得人,萬乘臨軒賜顏色。
殿前落筆侍臣驚,雞林象郡總知名。
夫人通籍宮中宴,兒子承恩內裡行。
一家三人書總好,天子頻稱古來少。
疏廣歸來有賜金,張芝閒處多章草。
全盛須臾那可倫,百年喬木易成塵。
淒涼故宅屬官府,零落諸孫隨市人。
空留遺跡傳身後,一紙千金爭買售。
屏風畫絕為誰收,團扇書工亦何有。
唐生購得墨竹枝,一尺中含千尺姿。
若非松雪齋前見,應是漚波亭下披。
曲池已平台已壞,露葉煙叢竟何在。
唯有雙溪水北流,至今猶繞空牆外。
趙州有個柏樹話,禪客相傳遍天下。
多是摘葉與尋枝,不能直向根源會。
覺公說道無此語,正是惡言當面罵。
禪人若具通方眼,好向此中辨真假。
趙州若在,倒行此令。
奪卻刀子,南泉乞命。
趙公遺愛虎頭城,直到張公續此聲。
前趙後張俱可閣,贛民不用羨西京。
趙承旨,誰家子?王維詩畫鍾繇書,不獨行藏兩相似。
文山令子燕京臣,臨川貢士官成均。
名家大儒亦如此,雪樓之徒安足齒。
趙老七斤衫,提來用恰好。
若更問如何,且去青州討。
趙侯才望屹撐空,肯我過從笑語同。
妙論全勝十年讀,清篇分餉一襟風。
碔玞可用酬昆璞,涎顙何曾夢錦蒙。
莫把詩聲陵此老,遲君謁帝畫平戎。
趙宋世忠厚,養士三百年。
時危不負主,繄彼文狀元。
勤王仗大義,擐甲相周旋。
皇天不祚宋,白日沉虞淵。
寧甘珠璧碎,不為瓦礫全。
碧血濺燕市,精光上燭天。
嗟嗟吾生晚,不得為執鞭。
手持竹如意,擊碎空山巔。
魂兮渺何許,涕泗悲茫然。¤
趙州老漢熱心腸,一盞粗茶驗當行。
回首路傍橋斷處,白蘋紅蓼映斜陽。
趙子毫端萬斛珠,眼前百輩不枝梧。
盛名豈待它年見,公論何曾一日無?我老杜門惟足睡,君豪折簡固難呼。
此詩強欲相題目,堪笑衰翁膽滿軀。
趙卒四十萬,盡為坑中鬼。趙王未信趙母言,
猶點新兵更填死。填死之兵兵氣索,秦強趙破括敵起。
括雖專命起尚輕,何況牽肘之人牽不已。坑中之鬼妻在營,
髽麻戴絰鵝雁鳴。送夫之婦又行哭,哭聲送死非送行。
夫遠征,遠征不必戍長城,出門便不知死生。
趙州有密語,文遠不覆藏。
演出大藏教,功德實難量。
趙甥詩與雅音合,韋舅宜高進德冠。
我到古人良已遠,汝家宗姓莫教難。
傳家自喜春秋在,居職應憐翰墨殘。
門戶人身難相稱,衣裳儀觀不須歎。
趙州轉藏,動必全真。
婆子開緘,語驚時聽。
從前汗馬無人識,只要重論蓋代功。
趙州眼放光,爍破四天下。
缽盂上安柄,至今成話霸。
趙公邀,吃水飯。顆顆珍珠,料料靈芝蔓。食就圓明生園苑。開闡瓊花,不作凡軀楦。合三光,分四憲。壯起精神,寶鼎童兒劍五色霞光同一建。此則充盈,得得平生願。
漢字趙的釋義
趙
(形聲。從走,肖聲。本義:快走) 同本義 [quickly]
趙,趨趙也。--《說文》
趙,及也。--《廣雅》
天子北征,趙行囗捨。--《穆天子傳》。郭璞註:「趙,猶超騰。」
字亦作「踃」
簡惰跳踃般紛絮兮。--傅毅《舞賦》
踃,跳也。字之作逍。--《埤倉》
趙
古國名 [Zhao state]
周穆王封造父於趙,故址在今山西省趙城縣西南
戰國七雄之一。在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帶
趙將括。(趙國的將軍趙括。)--漢·劉向《列女傳》
遺趙王書。--《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趙王於是遂遣。
趙主之子孫。--《戰國策·趙策
趙(趙)zhao周代諸侯國名。戰國七雄之一。在今陝西東北部,山西中部、北部及河北西南部一帶:竊符救~。
────────────────—
趙diao 1.鋤地鏟草。 2.通"掉"。參見"趙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