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公韻勝冰玉肌,字則未聞名季狸。
誤隨齊相燧牛尾,策勳封作糟丘子。
子孫世世襲膏梁,黃省子魚鴻鴈行。
先生試與季狸語,有味其言須聽齲
狐巘秀何似?碧蓮含未開。
誰將修月斧,斸取一火來。
狐裘臥載錦駝車,酒醒冰髭結亂珠;三尺馬鞭裝白玉,雪中畫字草軍書。
狐向窟嗥不祥。
狐塚獾蹊滿路隅,行人猶作御園呼。
連昌尚有花臨砌,腸斷宜春寸草無。
狐腋羊皮孰劣優,每嗟裡社尚沉福
千篇南雪題幾遍,一馬東風去不留。
吳地名高誦梅福,漢廷語吉趣朱游。
柯山若問衰陳跡,為說猶懷畎畝憂。
狐狸夜號歌舞地,荊棘非復向朱門。
有人政自不可測,一斛檳榔五百褌。
狐埋狐搰已無成,春去春來幾度登。
海湧名山真幻出,酒酣看劍已塵凝。
鷗陂人遠台空在,鶯谷聲殘鳥倦應。
越絕興亡俱一夢,為君同吊剡溪籐。
狐狸泣海月,簷隙分斜光。
陰風颯然來,萬籟秋茫茫。
寒聲吊落葉,遠思悲雁行。
寂歷夢中語,心魂亂飛揚。
雲根秋水淨,石上秋草長。
逡巡破陰翳,白日昇扶桑。
狐鳴工作祟,鴉噪每為凶。
魯觀初屍罪,丘門永削蹤。
謀身真有窟,鑿趾欲無墉。
力擊延齡去,堂堂似亢宗。
狐尾單衣漢綬長,歸來珍館看啼妝。
將軍幸有封侯力,忍使秦宮令太倉。
狐綏綏,鬼為侶。
夜嘯叢祠作神語,戲舞跳梁從社鼠。
雲凝月黑天昏昏,尾搖陰火光如炬。
興妖作孽天不知,指顧虢虢雷風隨。
社公土伯望塵拜,白望橫行九州界。
萬民皇皇訛且驚,市肆晝閉空其城。
群巫四出假神命,搜括逮捕何縱橫。
巫言神君去天咫,民命由來主張是。
神今下界來求珍,敢有不共隨殛死。
明月珠,夜光璧,瑪瑙之盤大逾尺。
婆律旃檀蘇合香,珊瑚琅槍檬?/p>
此物何由在山澤,巫傳神言許輸直。
厚估高評動千萬,破產傾家責難塞。
黃龍大舶行迷津,櫃帛囊金無紀極。
江南真宰哀民窮,封章上奏天皇宮。
天教六丁攝狐鼠,貫以大索囚鐵籠。
斷狐頭,斮狐趾,磔鼠之皮肆諸市。
妖巫殄滅厲鬼亡,四海清寧萬邦喜。
真宰之功一言耳,回格天心正人紀。
狐鼠擅一窟,虎蛇行九逵。
不論天有眼,但管地無皮。
吏鶩肥如瓠,民魚爛欲糜。
交征誰敢問,空想素絲詩。
狐鳴鬼嘯夜茫茫,元是官軍舊戰常
土伯不能藏碧磷,三三兩兩照前岡。
狐白暖蒙茸,當歌集上公。
春藏金屋裡,仙隱玉壺中。
送酒青樓妓,焚香白玉童。
錦屏寒不入,只許隔簾櫳。
狐精解唱桂枝香,一曲中洲禾黍黃。
辦得蒼生謝安石,東山絲竹又何妨。
狐白裘玉作帶,汗血馬金為鞭。
雪發河中老叟,霜天裸體撐船。
狐白僅一腋,勝彼千羊皮。
壯士出片言,萬諾空奚為。
毛生奉平原,自脫囊中錐。
提攜十九人,吒彼猶嬰兒。
一語定從盟,不待日昃時。
英風被廣座,磊落誠可奇。
知人豈不難,長鋏聲同悲。¤
漢字狐的釋義
狐
(形聲。從犬,瓜聲。本義:狐狸)
同本義 [fox]
朕狐疑。--《漢書·文帝紀》。註:「狐性多疑,每渡冰河,且聽且渡,故言疑者稱狐疑。」
小狐汔濟。--《易·未濟》
狐鳴呼曰。--《史記·陳涉世家》
狐裘不暖錦衾薄。--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狐憑鼠伏。--《廣東軍務記》
又如:狐丘(狐穴居之小山);狐白(狐腋下的白毛);狐兔(狐和兔);狐仙(傳說狐狸能修煉成仙,化為人形,與人來往)
喻壞人,小人 [bad person]。如:狐唱梟和(喻壞人互相呼應);狐狼(喻奸詐兇惡);狐鼠(喻小人;壞人);狐鳴梟噪(喻小人囂張);狐禪(異端邪說)
狐hu
⒈通稱"狐狸",屬受保護的動物,禁止獵殺。它的形狀略像狼,面部較長,吻尖,尾長,尾毛蓬鬆。尾部能分泌惡臭,遇敵時從肛門放出,乘機逃跑。毛多為赤褐色。性狡猾,多疑,晝伏夜出,捕食鼠、鳥、家禽等。毛皮柔軟,可做衣、帽等。今已能人工養殖。
⒉[狐疑]懷疑,多疑。
⒊[狐媚]曲意逢迎,投其所好。
⒋[狐肷]指狐狸腋下和腹部的毛皮,更為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