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權
渺渺水連天, 歸程想幾千。 孤舟辭曲岸, 輕楫濟長川。 迥指波濤雪, 回瞻島嶼煙。 心迷滄海上, 目斷白雲邊。 氾濫雖無定, 維持且自專。 還如聖明代, 理國用英賢。
作者:賈島
長川幾處樹青青, 孤驛危樓對翠屏。 一自上皇惆悵後, 至今來往馬蹄腥。
作者:林正大
知章騎馬似乘船。 落井眼花圓。 汝陽三斗朝天去, 左丞相、鯨吸長川。 瀟酒宗之, 皎如玉樹, 舉盞望青天。 長齊蘇晉愛逃禪、李白富詩篇。 三杯草聖傳張旭, 更焦遂、五斗驚筵。 一笑相逢, 銜杯樂聖, 同是飲中仙。 王逸少蘭亭記:永和九年, 歲在癸丑, 暮春之初, 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 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 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 茂林修竹,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帶左右, 引以為流觴曲水, 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 一觴一詠, 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 天朗氣清, 惠風和暢, 仰觀宇宙之大, 俯察品類之盛。 所以遊目騁懷, 足以極視聽之娛, 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 俯仰一世。 或取諸懷抱, 晤言一室之內,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雖取捨萬殊, 靜躁不同, 當其欣於所遇, 暫得於已,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 情隨事遷, 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 俯仰之間, 已為陳跡, 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況修短隨化, 終期於盡。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 若合一契, 未嘗不臨文嗟悼, 不能喻之於懷。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齊彭觴為妄作。 後之視今, 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 故列敘時人, 錄其所述, 雖世殊事異, 所以興懷, 其致一也。 後之覽者, 亦將有感於斯文。
作者:張孝祥
聽話危亭句景。 芳郊迥、草長川永。 不待崇岡與峻嶺。 倚欄杆, 望無窮, 心已領。 萬事浮雲影。 最曠闊、鷺閒鷗靜。 好是炎天煙雨醒。 柳陰濃, 芰荷香, 風日冷。
作者:柳永
長川波瀲灩。 楚鄉淮岸迢遞, 一霎煙汀雨過, 芳草青如染。 驅驅攜書劍。 當此好天好景, 自覺多愁多病, 行役心情厭。 望處曠野沈沈, 暮雲黯黯。 行侵夜色, 又是急槳投村店。 認去程將近, 舟子相呼, 遙指漁燈一點。
作者:陶翰
退無偃息資, 進無當代策。 冉冉時將暮, 坐為周南客。 前登闕塞門, 永眺伊城陌。 長川黯已空, 千里寒氣白。 家本渭水西, 異日同所適。 秉志師禽尚, 微言祖莊易。 一辭林壑間, 共系風塵役。 交朋忽先進, 天道何紛劇。 豈念嘉遁時, 依依偶沮溺。
作者:朱孝臧
翠阜紅匪夾岸迎, 阻風滋味暫時生。 水窗官燭淚縱橫。 禪悅新耽如有會, 酒悲突起總無名。 長川孤月向誰明。
作者:李白
淮南望江南, 千里碧山對。 我行倦過之, 半落青天外。 宗英佐雄郡, 水陸相控帶。 長川豁中流, 千里瀉吳會。 君心亦如此, 包納無小大。 搖筆起風霜, 推誠結仁愛。 訟庭垂桃李, 賓館羅軒蓋。 何意蒼梧雲, 飄然忽相會。 才將聖不偶, 命與時俱背。 獨立山海間, 空老聖明代。 知音不易得, 撫劍增感慨。 當結九萬期, 中途莫先退。
作者:柳永
暮雨初收, 長川靜、征帆夜落。 臨島嶼、蓼煙疏淡, 葦風蕭索。 幾許漁人飛短艇, 盡載燈火歸村落。 遣行客、當此念回程, 傷漂泊。 桐江好, 煙漠漠。 波似染, 山如削。 繞嚴陵灘畔, 鷺飛魚躍。 游宦區區成底事, 平生況有雲泉約。 歸去來、一曲仲宣吟, 從軍樂。
作者:羅鄴
望斷長川一葉舟, 可堪歸路更沿流。 重來別處無人見, 芳草斜陽滿渡頭。
作者:劉商
失計為卑吏, 三年滯楚鄉。 不能隨世俗, 應是昧行藏。 白璧空無玷, 黃沙只自傷。 暮天鄉思亂, 曉鏡鬢毛蒼。 灰管移新律, 窮陰變一陽。 歲時人共換, 幽憤日先長。 拙宦慚知己, 無媒悔自強。 迍邅羞薄命, 恩惠費餘光。 眾口誠難稱, 長川卻易防。 魚竿今尚在, 行此掉滄浪。
作者:馮延巳
庭下花飛。 月照妝樓春事晚, 珠簾風, 蘭燭燼, 怨空閨¤迢迢何處寄相思。 玉箸零零腸斷, 屏幃深, 更漏永, 夢魂迷。 芳草長川。 柳映危橋橋下路, 歸鴻飛, 行人去, 碧山邊¤風微煙淡雨蕭然。 隔岸馬嘶何處? 九迴腸, 雙臉淚, 夕陽天。 春色融融。 飛燕乍來鶯未語, 小桃寒, 垂柳晚, 玉樓空¤天長煙遠恨重重。 消息燕鴻歸去, 枕前燈, 窗外月, 閉朱籠。 深院空幃。 廊下風簾驚宿燕, 香印灰, 蘭燭灺, 覺來時¤月明人自搗寒衣。 剛愛無端惆悵, 階前行, 闌外立, 欲雞啼。
作者:嵇康
其一良馬既閒, 麗服有暉。 左攬繁弱, 右接忘歸。 風馳電逝, 躡景追飛。 凌厲中原, 顧盼生姿。 其二息徒蘭圃, 秣馬華山。 流磻平皋, 垂綸長川。 目送歸鴻, 手揮五弦。 俯仰自得, 游心太玄。 嘉彼釣翁, 得魚忘筌。 郢人逝矣, 誰與盡言?
作者:張說
高名出漢陰, 禪閣跨香岑。 眾山既圍繞, 長川復回臨。 雲峰曉靈變, 風木夜虛吟。 碧湫龍池滿, 蒼松虎徑深。 舊知青巖意, 偏入杳冥心。 何由侶飛錫, 從此脫朝簪。
作者:畢大節
井絡儲精, 岷江鍾秀, 挺生名世真賢。 充閭佳氣, 非霧亦非煙。 況值小春時候, 蓂背下、八莢爭妍。 餘波在, 九華父老, 歌頌播喧闐。 三年。 書治最, 南唐重賦, 一旦俱蠲。 此恩垂不朽, 刻石流傳。 願借滄溟為壽, 玳筵上、滿吸長川。 從茲去, 鸞坡鳳閣, 平步穩登仙。
作者:雍陶
高城新築壓長川, 虎踞龍盤氣色全。 五里似雲根不動, 一重如月暈長圓。 河流暗與溝池合, 山色遙將睥睨連。 自有此來當汴口, 武牢何用鎖風煙。
作者:李白
天上何所有, 迢迢白玉繩。 斜低建章闕, 耿耿對金陵。 漢水舊如練, 霜江夜清澄。 長川瀉落月, 洲渚曉寒凝。 獨酌板橋浦, 古人誰可征。 玄暉難再得, 灑酒氣填膺。
作者:王琪
江南雨, 風送滿長川。 碧瓦煙昏沈柳岸, 紅綃香潤入梅天。 飄灑正瀟然。 朝與暮, 長在楚峰前。 寒夜愁欹金帶枕, 暮江深閉木蘭船。 煙浪遠相連。
作者:王昌齡
腰鐮欲何之, 東園刈秋韭。 世事不復論, 悲歌和樵叟。 開門望長川, 薄暮見漁者。 借問白頭翁, 垂綸幾年也。
作者:王質
江水去無極, 無地有青天。 怒濤洶湧, 捲浪成雪蔽長川。 一望揚州蒼莽, 隱見煙竿雙矗, 何處卷珠簾。 落日瓜洲渡, 鴻鷺滿風前。 古戰場, 皆白草, 更蒼煙。 清平猶有遺恨, 久矣在江邊。 北固山前三傑, 遙想當年意氣, ˍˍ暱中原。 上馬促歸去, 風墮接羅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