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釋慧遠
建山徐廷干,三請譚般若。
未跨浮山門,一時說了也。
更開破天口,塞破太虛空。
潭南湘之北,趙州西院東。
擲下金剛圈,更饒栗棘蓬。
百千萬億個,吞跳無有窮。
幸有當陽險崖句,山僧不敢重下注。
月裹麒麟笑揭天,泥牛拔斷珊瑚樹。
作者:方回
丙申上巳七日後,一主二賓夫豈偶。
遣車卻騎錢塘門,主人滿船富餚酒。
別喚輕船載僕從,大船品字著三友。
旁觀指點知為誰,對峙玉人間白叟。
豈無識老訝此老,不愧妙年兩賢守。
孟侯呂侯將相家,早綰金章紆紫綬。
方干雲孫聳吟肩,左右鼎鼐中瓦缶。
雖然蘭臭尚同心,劇談鋒起各虛受。
是日杭人詫佛事,焚寄冥財聽僧誘。
公子王孫傾城出,姆攜艷女夫挈婦。
放生亭遠鶩長堤,保叔塔高陟危阜。
居然紅裙濕芳草,亦有瑜珥落宿莽。
暖熱已極天色變,大風滔天怒濤吼。
篙師繚繞孤山背,倘佯裡湖保無咎。
百舠千舫第二橋,四聖觀前依古柳。
春色濃時良佳哉,遊人聚處可捨否。
一杯一杯入醉鄉,詼嘲謔笑無不有。
泉幣重費忘多少,歌妓頻呼雜妍丑。
似狂非狂癡非癡,何啻萬眾愁回首。
我時頹然乎其間,看朱成碧辰至酉。
健啖晚菘兼早韭,快賞調冰仍雪藕。
歸途恍然了不記,曉窗半醒臥噎嘔。
一日之樂三日病,寧負衰軀護饞口。
願從孟侯觴呂侯,更著百千沽十斗。
作者:宋思遠
石聳虛巖接太虛,百千年稱定光居。
未知天上何方有,應是人間別地無。
香風影裡迎新魄,梵唄聲中見落暉。
自恨勞生名利役,不能來此共忘機。
作者:樓鑰
皇天生人物,千載非偶然。
沖和兼萬人,始得一英賢。
夫君乃其人,人一己百千。
飛黃欲追風,況復勤著鞭。
文陣蚤奔放,氣欲摩青天。
短褐東海瀕,名貫牛斗躔。
聞道更獨早,自言若隊淵。
出登龍虎榜,逕上鵷鷺聯。
中閒幾流落,清湘窮泝沿。
白首始為郎,一見意已傳。
登瀛上麟台,授簡游兔園。
擢為柱下史,遂君紫微垣。
去天真尺五,朝綱賴扶顛。
龍樓缺問寢,萬口爭進言。
惟君最勇決,螭頭屢直前。
危言破人膽,三進加勤拳。
天高聽亦高,歸袂何翩翩。
高風激頹波,同列空慚顏。
君雖未必去,一去勝九遷。
我欲留孔戣,有懷不得專。
況我自欲去,何心挽歸船。
嗟我生何為,與君幸齊年。
先後才九日,相與同氣然。
幾年苦契闊,班心忽差肩。
判花同代庖,君思如湧泉。
上房草數制,下房時一篇。
一篇輒高妙,隗始愧余先。
春秋隱公傳,國史建隆編。
周官授大旨,所得俱未全。
聚散不可料,餞別滄江邊。
君將處於陵,我耕綿上田。
君行毋疾驅,中途恐傳宣。
不然遂成別,孤帆渺風煙。
夢魂不可制,隨君墮中川。
作者:曾豐
吾之好石如好色,要須肌理膩且澤,
真成入眼輕連璧。吾之好石如好聲,
要須節奏婉且清,真成入耳輕連城。
閩浙江淮隨牒去,豈無一二石佳處,
終之難得聲色具。飛篷今始轉廣東,
英石不與他石同。其色燦爛聲玲瓏,
小山突兀百千重。萬錢得之歸自奉,
稍閒更為山作頌。
作者:釋德光
十五日已前,千人萬人把不祝
十五日已後,漫天網子百千重。
正當十五日,龍袖拂開全體現,
象王行處絕狐蹤。
作者:貫休
玉節金珂響似雷,水晶宮殿步裴回。只緣支遁談經妙,
所以許詢都講來。帝釋鏡中遙仰止,魔軍殿上動崔危
千重香擁龍鱗立,五種風生錦繡開。寬似大溟生日月,
秀如四岳出塵埃。一條紫氣隨高步,九色仙花落古台。
謝太傅須同八凱,姚梁公可並三台。登樓喜色禾將熟,
望國誠明首不回。駕馭英雄如赤子,雌黃賢哲貢瓊瑰。
六條消息心常苦,一劍晶熒敵盡摧。木鐸聲中天降福,
景星光裡地無災。百千民擁聽經座,始見重天社稷才。
作者:京鏜
看透塵寰。更禪心似水,道力如山。前身青冥跨鵠,紫府乘鸞。世緣一念,便等閒、遊戲人間。須信道,雲霄步武,不應權牧西南。此日重臨初度,正繡衣輝映,彩服斕斑。人生顯途易到,容養難攀。一時慶事,問誰家、得似門闌。知未艾,百千壽算,慈闈長奉親歡。
作者:陳著
七十二歲重午酒,百千萬變獨閒身。
細看榴艾只自醉,同吊芷蘭能幾人。
作者:崔鶠
晚禽噪竹百千翅,殘菊橫枝三兩花。
好在山園養衰廢,風波不到野人家。
作者:陳著
兒造從來自不情,百千萬變底人驚。
人生水上浮漚影,物論風前亂葉聲。
自笑醉吟空贅傳,誰知橘隱竟無名。
況今衰老知何用,惟有關門答五行。
作者:熊禾
易經致民用,肇自羲農先。
耒耜既生聚,市易還懋遷。
公私不交病,本末無倒懸。
古人致主術,稱物靡有偏。
厥初禹作貢,不但中邦田。
四海自錫貢,不憚來遠邊。
碣石來冀右,海岱青徐連。
東南並淮揚,亦自江海沿。
夫豈寶遠物,有道歸陶甄。
成周制國用,半在周官編。
虞衡與商賈,胡不末利捐。
艱難開國心,什一猶欲蠲。
裒益固有道,公功格皇天。
後儒不知學,說理多虛玄。
生財昧大道,民命是益朘。
管商一作俑,蠹弊貽千年。
漁鹽尚抑末,奈何誘開阡。
懷清一以築,煢獨堪哀憐。
封君擅半賦,公私重熬煎。
寒機凍女手,汗粒赬農肩。
織衣不上體,舂粟不下嚥。
傷哉力田家,欲說涕淚漣。
何如棄之去,逐末利百千。
矧此賈舶人,入海如登仙。
遠窮象齒徼,深入驪珠淵。
大貝與南琛,錯落萬斛船。
取之人不傷,用之我何愆。
奈何昧輕重,屑屑窮算鞭。
錙銖較鷺股,漏網魚吞船。
安得體國臣,為天掘璣璇。
上資國脈壽,下拯民瘼闐。
朝夕禹貢志,菲食甘胝胼。
九載不入門,千古孰與賢。
更想公旦心,待旦尤乾乾。
世俗吝與驕,曾不絲毫牽。
所以泰和治,常在虞周前。
此道久已亡,利慾充培埏。
豈曰治不及,曾是心無傳。
明公中州傑,自是天分全。
問學甚充厚,願力還精堅。
溥物功不勞,無慾心湛然。
維此一樞軸,實秉大化權。
利用六府修,制用九府圜。
古人不可作,得意皆蹄筌。
誰哉識治本,理此大化弦。
三代事寂寞,念之中心悁。
書生武夷客,偶此來海堧,
使者采風謠,詩歌寓惓惓。
作者:史浩
雪消春淺。聽爆竹送窮,椒花待旦,繫馬合簪,鳴鴉列炬,幾處玳筵開宴。介我百千眉壽,齊捧玉壺金盞。最奇絕,是小桃新坼,爭妍粉面。女伴。頻告語,守歲通宵,莫放笙歌散。酒暈朝霞,寒欺重翠,卻憶鳳屏香暖。笑拂滿身花影,遙指珠簾深院。待到了,道一聲穩睡,明年相見。
作者:無名氏
北斗將移,西風已半,蓂餘一葉階前。左弧呈瑞,非霧亦非煙。見說長庚入夢,當年此際產英賢。誰知得,平生高尚,五福自然全。肯堂,誇盛事,一新輪奐,適際榮遷。有重重喜慶,賀客駢闐。從此燕居笑語,稱觴處,好展華筵。頻祝願,室家相慶,富壽百千年。
作者:陳文蔚
長哦豳人詩,九月欲授衣。
方當流火辰,先已戒其期。
當春非不蠶,入夏非不絲。
一寸不上身,止為憂啼饑。
蠶畢起功績,關心聽鳴鵙。
豈不念人生,所急在衣食。
衣單寒不御,鶉結百千縷。
輕裘那得知,淒其良自苦。
窮冬歲將在,雪片大如掌。
憐他昨日織,安知今日紡。
嬌癡貴安女,未始識機杼。
紈綺厭不華,繒帛何曾數。
貧富固有分,茫茫何足論。
感角此時心,寧不哀窮困。
馮誰歌七月,俾汝知時節。
塞墐聊補紉,軒欒圍榾柮。
作者:呂巖
息精息氣養精神,精養丹田氣養身。
有人學得這般術,便是長生不死人。
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遊。
大千沙界須臾至,石爛松枯經幾秋。
或為道士或為僧,混俗和光別有能。
苦海翻成天上路,毗盧常照百千燈。
作者:戴表元
山回水抱西峰寺,二十年前日日來。
一出居然負丘壑,深藏還此遠風埃。
農樵識面逢多問,魚鳥知心見不猜。
家世剡人須住剡,相尋未識百千回。
作者:蔡沈
紫陽遺像壁間開,誰寫當年道義懷。
從此春風百千億,化身皆自筆端來。
作者:蔡戡
晚歲光陰只自驚,眼中樂事歎何曾。
雕鞍繡幰多遊子,紙帳蒲龕一病僧。
塵翳掃除方寸地,光明散作百千燈。
維摩丈室跏趺坐,千息調勻喚不應。
作者:程公許
南山翠鬅鬙,四荔拱故宅。
采衣侍三壽,教愛如夙昔。
曉然一夢闌,無復萬里隔。
了知恩愛縛,障我修行力。
亦嘗勤遍參,漸欲空結習。
唐朝念絕攀援,自性非假借。
百千三昧門,惟此一事實。
持我問諸禪,少露真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