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強至
重陽獨步上層巖,目斷吾疆尚載瞻。
人世只能愁杜牧,菊花豈解憶陶潛。
吟無舊友辭多感,飲為佳辰量倍添。
旅宦七回逢此節,旋銷壯歲似磨鎌。
作者:陳三立
闢地沉冥一世豪,袖攜大句壓驚濤。
炊連烽燧衣痕污,雲卷啼號海氣高。
物外歲時猶可記,道旁骴骼待誰褒。
逢辰負盡東籬菊,贏得霜顛倚檻搔。
作者:項安世
李浦江邊路,星沉日未生。
逢人送家信,借火讀天明。
上說兒曹健,中言客路晴。
促歸仍勸緩,反覆見慈情。
作者:鄭剛中
盜火陳蘭若,一燎無餘屋。
獨此龍宮書,入火變為玉。
琤然斷甓中,標帙猶可目。
眾謂有哲匠,秘願發心腹。
提斧入昆山,雕鐫作奇福。
不然紙墨灰,委地安可觸。
或謂刻楮者,一葉尚難速。
誰能俄頃間,就此千萬軸。
事無產階級一切法,萬物皆具足。
法存形豈忘,法壞形乃覆。
彼既自斷壞,智者莫能續。
是書佛所傳,法性妙含蓄。
無盡如虛空,生滅自興伏。
貞嘗無動搖,堅固莫摧辱。
文字遂因依,清涼逼炎酷。
吾文稽儒書,如彼莊周屬。
亦謂忠信人,水火不能毒。
矧此微妙語,天人共歸宿。
豈容輕破壞,一概隨土木。
想當妖焰燃,人驚鬼神哭。
煙消火力寒,撥灰開韞櫝。
告爾緇衣流,營個愈宜篤。
當求琅啵諞院瀠埂?/p>
鐵謖字畫泯,不可事觀讀。
目擊道猶存,況復具輸轂。
作者:張孟兼
鄭公去年離北平,束書抱病來南京。
城隅解後喜且驚,開顏握手言再生。
自從南北屨構兵,日夜悵望鄉關情。
幾回寄書雁南征,中心搖搖若懸旌。
苦遭喪亂百病嬰,客邊囊橐一旦傾。
此來四顧徒煢煢,豈料吾子與合併。
我時聞之涕泗橫,況公素有文章名。
居官勝國職最清,經筵□擢轉庠黌。
及當玉署已宦成,又為奉常典粢盛。
人生際此自足榮,但恨白髮已數莖。
懷哉屈子全忠貞,誼與日月同光晶。
願言夕餐秋菊英,佩明月璫紉茞蘅。
懸河之論春雷轟,使旁睹者顏發蠙。
索居半載留帝城,坐聽夜雨哦寒檠。
眼前倏忽時變更,春風一見衰草萌。
公家孝義好弟兄,遣兒千里來遠迎。
乃今得請荷聖明,身若插羽乘風輕。
過門雲別明遂行,開船要趁蒸雨晴。
夜久不寐視長庚,長庚欲落鐘鼓鳴。
庭樹喔喔聞雞聲,蒯緱起舞冠絕纓。
公歸我愁絲亂縈,亦有夢寐懷先塋。
如過吾父款柴荊,為言恨不同趨程,終當早晚乞歸耕。
作者:鄭剛中
扁舟絕驚濤,芒履陟修嶺。
躋攀雖小勞,窈窕豈人境。
巨石開雙關,有道細如綆。
其中漸寬虛,闊步隨所逞。
古木垂嘉陰,一覆餘里頃。
寂寂艷出花,沈沈晦龍井。
時有飛泉落,噴薄珠玉冷。
毛骨皆清涼,反顧發深剩
麋鹿聞人聲,駭去山之頂。
春禽正對弄,決起不留影。
豈知道上翁,甚愛幽獨景。
如何蒙鄙外,一笑不相領。
負負出前山,遲疑夢初醒。
作者:樓鑰
潤屋惟純儉,居然法度循。
松楸先壟下,風月舊湖濱。
子婦皆知孝,孫曾亦可人。
浦江如可贖,真欲百其身。
作者:汪廣洋
官樹冥冥啼早鴉,雨晴山縣踏春沙。
誰家故宅無煙火,一葉松扉鎖落花。
作者:詹同
浦江有名山,白石如積雪。
玉氣亙中天,龍湫無六月。
於茲隱君子,結屋依翠微。
讀書日平樹,看泉風滿衣。
誰謂野鶴姿,從心自飲啄。
一落樊籠間,清夢繞巖壑。
豈不念白石,好煉五色紋。
獻之補天手,歸臥山中雲。
作者:鄭剛中
瘦骨巖巖禍患餘,追隨人事愈馳驅。
何時酒掃松楸畔,小蓋茅庵只讀書。
作者:鄭剛中
寒梅蓄積香成蕾,古柳安排綠入條。
景物年年覺新好,所憐幽旬自蕭騷。
作者:程珌
學渺千江水,才雄百尺樓。
鳧飛思葉縣,燕寐憶蘇州。
有感珠還浦,無苛虎渡洲。
浦江天閣處,缺月正如鉤。
作者:范成大
玉筍翻乘縣佐車,飄然不肯待新除。
才名已被人爭說,官薄何妨計小疏。
憶昨西湖同我載,從今南浦望君書。
遙知斂板趨風後,始覺丞哉果負予。
作者:度正
天資高朗識精微,千載興亡洞是非。
子美詩中聞鳳語,羲之筆下相鸞飛。
只傳諸子今為盛,心念宗周古亦希
喜懼高懷如履薄,西瞻白鶴重歔欷。
作者:陸游
桐廬處處是新詩,漁浦江山天下希
安得移家常住此,隨潮入縣伴潮歸。
作者:鄭剛中
驚憂度歲月,靡覺佳序臨。
玉露破金菊,方知秋氣深。
作者:樓鑰
誰雲宦路足嶇嶔,送子之官獨放心。
廉介有餘無矯亢,謙恭已甚自崇深。
安輿何用資三釜,慶問時能抵萬金。
公退讀書三子侍,縣齋松竹已成林。
作者:陸游
一段淒涼傍酒杯,中年剩作楚囚哀。
迢迢似伴明河出,慘慘如隨落照來。
客路半生常淚眼,鄉關萬里更危台。
蓼汀荻浦江南岸,自入秋來夢幾回?
作者:鄧林
中邊瑩徹似冰壺,空盡時情意氣殊。
已向銅龍梯要路,又隨玉馱駕征塗。
風生湓浦江流急,雲滿康廬夜月孤。
竭到東南無力了,一分寬處是規模。
作者:宋庠
曲浦江湖漾,文禽伊洛飛。
愛尋芳蓼去,更伴晚霞歸。
露溽金翹潤,菰香錦臆肥。
主人真賞厚,慎勿去郊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