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舜元
有客自遠方,來以二子說。
穆子病疾初,家事鉅細缺。
鄰人苦其求,翳師久以決。
案杯小大空,布被旁午裂。
餘喘尚能鼓,老憤知已結。
目悽望羊泓,斷反謂蝟茁。
尤酸擊餘生,嗥呼留永訣。
語妻後日計,書策未可徹。
教子勤誦讀,時命不復說。
吾屬何流離,眾人方草竊。
凌子久道路,十口著羈紲。
恰旅重江間,正值大饑節。
既無裹飯交,疾走繼粗糲。
又無執飲人,及時沃枯竭。
惜哉損天命,痛焉在新絰,
帝胡生爾身,世復稱其傑。
胸伏氣萬丈,腸貯怨百折。
艱難汩風波,鷦悴隨霜雪。
久僕動龍鍾,弱女癡蹩躠。
文隨寒餓空,道與煙焰滅。
魂兮竟何歸,去矣不得別。
長府豈無財,莫濟翳藥切。
太倉豈無粟,莫解復腸熱。
天子聖在上,海內清欲澈。
伊人胡不官,既死安得活。
朝青與暮紫,神喜天不軋。
昂國與怒馬,門滿道不絕。
之子苟閒廁,斯民迺貪餮。
高亢世弗親,方嚴鬼所掣。
敢言不足珍,寧免否來齒。
思潛淚輒抽,慘舊面成耋。
舉目此牢落,側身今鄙媟。
箴言耳空虛,險論口{左危右支}。
作詩告石樑。聊以慰寒骨。
作者:黃庭堅
夜來北風元自小,何事吹折青琅?/p>
數枝灑落高堂上,敗葉蕭蕭煙景寒。
乃是神工妙手欲自試,襲取天巧不作難。
行看歎息手摩拂,落勢夭矯墨未乾。
往往塵晦碧紗籠,伊人或用姓名通,未必全收俊偉功。
有能蓺事便白首,不免身為老畫工。
豈如崇德君,學有古人風。
揮毫李衛言神筆,彈琴蔡琰方入室。
道韞九歲能論詩,龍女早年先悟佛。
弈棋樵客腐柯還,吹笙仙子下緱山。
更能遇物寫形似,落筆不待施青丹。
尤知賞異老蒼節,獨與長松凌歲寒。
世俗甯知真與偽,揮霍紛紜鬼神事。
黃塵污眼輕白日,卷軸無人得覘視。
見我好吟愛畫勝他人,直謂子美當前身。
贈圖索歌追故事,才薄豈易終斯文。
所愛子猷發嘉興,不可一日無此君。
吾家書齋符青壁,手種蒼琅十數百。
一官偶仕葉公城,道遠莫致心慘戚。
我方得此興不孤,造次卷置隨琴書。
思歸才有故園夢,便可呼兒開此圖。
作者:王安石
疏鐵簷間掛作琴,清風才到遽成音。
伊人欲問無真意,向道從來不博金。
作者:陳普
冠屨昂昂數尺軀,聖賢無我意何殊。
伊人德業興天地,在我寧甘食粟夫。
作者:王柏
有冽彼泉,絃歌之東。
所謂伊人,宛在其中。
我心既得,皇恤我躬。
匪一死之,義之從容。
作者:溥心畬
亂後悲行役,空尋孫楚樓。
蕭蕭木葉下,浩浩大江流。
地向荊襄盡,山連吳越秋。
伊人在天末,瞻望滿離憂。
作者:晁說之
官憎詩過好,人亦忌才多。
君子自如此,伊人其奈何。
單裘千日醉,短髮百年歌。
謾納新愁淚,終慚帶女蘿。
作者:翁森
清新如修竹,月露洗琅?/p>
愛之不能捨,一月三四看。
伊人偉識量,文字餘波瀾。
出處早見幾,在漢申屠蟠。
風雨江村暮,門掩清燈寒。
所抱寸心在,千載重不刊。
滿前熾子孫,已足遺以安。
會當驂白鹿,華頂煉還丹。
作者:吳泳
夫子動以易,孟軻性其天。
或毀或沮之,於我何加焉。
天地猶有憾,伊人得無言。
笑彼徇人者,區區欲求全。
作者:韋應物
假邑非拙素,況乃別伊人。聊登釋氏居,攜手戀茲晨。
高曠出塵表,逍遙滌心神。青山對芳苑,列樹繞通津。
車馬無時絕,行子倦風塵。今當遵往路,佇立欲何申。
唯持貞白志,以慰心所親。
作者:姚辟
春風到宛陵,太守遇康樂。
隱幾坐高齋,清風媚林壑。
語我諸峰巒,道人古棲吒。
幽潛遠江漢,秀聳類衡霍。
一日贐我游,大府輟高幕。
命車載酒醪,行人飭巾橐。
藍輿渡前溪,野飯即高閣。
笑著烏紗巾,行背青山郭。
嵇呂重契舊,皮陸索酬酰
幽花弄紫翠,鳴琴唱宮角。
靈氣浮融融,蒸風紛漠漠。
晚宿黃渡館,泉聲自伊洛。
溪童學流觴,盤花遞清酌。
歸火破昏街,擁衾聞夜柝。
詰朝振衣坐,繅車厭啼鹱。
東壁有舊詩,三賢據安作。
筆跡即訛謬,塵版復皴皵。
伊人已黃泉,來者誰丹雘。
徐徐到山門,青蒼洗昏膜。
兩山擘大道,造化自橐簽。
綠蒂凌空飛,江雲半天落。
二巖與四洞,靈仙舊淹泊。
丹鳳今不歸,雙門失扃鑰。
雲髓凝為乳,石柱垂如鐸。
峭壁斷行路,薜蘿陰附著。
秉燭尋龍潭,昏冥認頭角。
欲窺心已驚,暫進足還卻。
不探驪珠淵,安得長生藥。
又上齊雲亭,諸山露崖堮。
或湧如波濤,或沸如鼎鑊。
幡幢或飛動,塔廟或纓絡。
盛如明堂朝,衣冠勢紛錯。
尊者不避卑,強者不凌弱。
嚴如武庫兵,雪霜飾鋒鍔。
柔順就赦宥,剛頑即侵掠。
或齊如季孟,或比如媒妁。
連如魚綴鉤,猛如獸相搏。
橫如斗東西,勇如龍潛躍。
欲盡聽眺心,疲羸厭芒憍。
野僧又語我,文脊倚寥廓。
我思鹿裘人,不憚路磽確。
左瞻右已迷,前登後皆邈。
攀高猿臂引,入險腰{左右豆}縛。
辛勤到深幽,祠宮冷蕭索。
金丹已無傳,石室儼如昨。
咨嗟兩台高,日月互盤礡。
石豹鳴陰崖,鷹龜露金殼。
天河瀉雲潭,千丈不見濁。
眾指佛子堂,神靈重然諾。
我坐謝公亭,歸舟阻溪涸。
藝蕭陰禱祈,暮雨過山腳。
善濟雖未通,神變已可愕。
蠢蠢鹿中人,回首重慚怍。
屈曲歸杜遷,復結三天約。
傍楫清溪行,萬象皆洗濯。
石苔散青絲,玉筍解新籜。
路回灘流淙,灑面散雨雹。
魚禽遂天性,浮沉隨飲啄。
行行明鏡中,兩岸翠如幄。
停橈到妙顯,洞府誰開拓。
我知巨靈斧,神妙止一削。
狻猊儼守衛,瓊瑤出追琢。
幽蘭香自知,褊茗甘可嚼。
老木臥深塢,不肯就工度。
蒼石通元精,溫潤抱天璞。
古有智琰師,逍遙寄冥寞。
四獸雖吾降,一性奚所惡。
天子賜詔勤,香象與醍酪。
徘徊想遺風,愚迷仰真覺。
又疑無為人,其來非力學。
洞門有磨崖,唐賢盛鐫鑒。
姓名今尚存,苔蘚已斑駁。
游者來無窮,居者日益數。
人事竟糠秕,塵緣易糟粕。
唯有稽亭峰,巍峨不銷鑠。
仁智樂山水,小大等拳勺。
養心即自然,玩物仍浮保
我今還海涯,身不掛繒繳。
世無丹青人,為我一圖貌。
試作山中吟,高情寄鸞鶴。
作者:程嘉燧
尋得伊人在水湄,移舟同載復同移。
心隨湖草閒偏亂,愁似橫波遠不知。
病起尚憐妝黛淺,情來頗覺笑顏遲。
一樽且就新知樂,莫道明朝有別離。
作者:蘇籀
陽厄會百六,驕亢慘如燬。
素秋垂二七,十旬赤千里。
土田靈龜坼,水車渴烏柅。
歷時書不雨,槁矣吁田稚。
雖然海有潮,何堪井無水。
塞鼻炎煙郁,吹面江風靡。
憬俗雪不降,炎洲冰詎履。
虐魃豈勝誅,巫尪窘臞悴。
雩策按典彝,祝史殊跛倚。
資舟舟已盡,振廩廩余幾。
枵然望雲漢,邈乎嗥屏翳。
戎虜未入朝,耕戰誠勞勩。
收募聯什伍,倍蓰給餉潰
伊人虧顆粒,主者遭忿詈。
覆載疑亭育,蘧蒢視生類。
作為三日霖,霶沱萬事理。
焦枯已不救,根櫱或可冀。
疲民億萬口,生生荷天帝。
侏儒一囊足,孤寡千箱賜。
三軍盡鳧藻,邦邑豈小乂。
作者:陸雲
一
邈矣上祖。
垂休萬葉。
廣問弘被。
崇軌峻躡。
高山克荒。
大川利涉。
繁茲惟祜。
風連雲接。
二
大人有作。
二後利見。
九功敷奏。
七德殷薦。
鼎實重飪。
芳烈再扇。
奕葉弘道。
天祿來宴。
三
道弘振古。
祚來替今。
如彼在川。
亦有浮沉。
大韶既系。
響比我音。
豈曰荒止。
塗弗克尋。
四
昌風改物。
豈水易瀾。
百川總紀。
四海合源。
在彼焉齲
聿來莫觀。
曾是褊心。
敢忘丘園。
五
員暉偏照。
玄澤謬盈。
發彼承華。
頓此增城。
托景靈雲。
倦游戶庭。
匪曰能之。
實忝長嬰。
六
煥矣金虎。
襲我皇猷。
孰雲匪吝。
仰媿蒼流。
往蹇來反。
弭跡一丘。
孌彼東朝。
言即爾謀。
七
振振孫子。
洪族之紀。
志擬龍潛。
德配麟趾。
弘義朗節。
克明峻軌。
遵彼中皋。
於穆不已。
八
於穆不已。
大都是階。
之子於命。
人應如頹。
厚德時邁。
協風允諧。
惠此海湄。
俾也可懷。
九
乃眷丘林。
樂哉河曲。
解紱投簪。
披褐懷玉。
遺情春台。
托蔭寒木。
言念伊人。
溫其在谷。
十
道俟人行。
辭以義輯。
和容過表。
余未雲執。
惠音高播。
清風駿集。
懷德形撫。
臨篇景立。
作者:詩經
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
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
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聽之,終和且平。
伐木許許,釃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諸父。
寧適不來,微我弗顧,於粲灑掃,陳饋八簋。
既有肥牡,以速諸舅,寧適不來,微我有咎。
伐木於阪,釃酒有衍,籩豆有踐,兄弟無遠。
民之失德,干餱以愆,有酒湑我,無酒酤我。
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飲此湑矣。
作者:盧綸
含情脫佩刀,持以佐賢豪。是月霜霰下,伊人行役勞。
事將名共易,文與行空高。去矣奉戎律,悲君為我曹。
作者:王仁裕
立馬荒郊滿目愁,伊人何罪死林丘。
風號古木悲長在,雨濕寒莎淚暗流。
莫道文章為眾嫉,只應輕薄是身讎。
不緣魂寄孤山下,此地堪名鸚鵡洲。
作者:謝應芳
梅花折去一枝春。人在太湖濱。天生襟度容江海,每開尊、坐客如雲。此日醉逢蓬矢,吾兒應吐花茵。湖光山色淨無塵。魚鳥總情親。姑蘇台上遙相望,見湖山、如見伊人。綠發年華全盛,白眉聲譽方新。
作者:顧況
化佛示持帚,仲尼稱執鞭。列生御風歸,飼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伊人自何方,長綬趨遙泉。
開士行何苦,雙瓶胝兩肩。蕭寺百餘僧,東廚正揚煙。
露足沙石裂,外形巾褐穿。若其有此身,豈得安穩眠。
獨出違順境,不為寒暑還。大聖於其中,領我心之虔。
萬法常空滅,無生因忍全。一國一釋迦,一燈分百千。
永願遺世知,現身彌勒前。潛容偏虛空,靈響不可傳。
智慧舍利佛,神通自乾連。阿若憍陳如,迦葉迦旃延。
左右二菩薩,文殊並普賢。身披六銖衣,億劫為大仙。
寶塔寶樓閣,重簷交梵天。譬如一明珠,共贊光白圓。
天魔波旬等,降伏金剛堅。野叉羅剎鬼,亦赦塵垢纏。
乃致金翅鳥,吞龍護洪淵。一十一眾中,身意皆快然。
八河注大海,中有楞伽船。佛法付國王,平等無頗偏。
天子事端拱,大臣行其權。玉堂無蠅飛,五月冰凜筵。
盡力答明主,猶自招罪愆。九族無白身,百花動嬋娟。
神聖惡如此,物華不能妍。祿山一微胡,驅馬來自燕。
宛彼宮闕麗,如何犬羊膻。苦哉千萬人,流血成丹川。
此輩之死後,鑊湯所熬煎。業風吹其魂,猛火燒其煙。
獨有丁行者,無憂樹枝邊。市頭盲老人,長者乞一錢。
韜照多密用,為君吟此篇。
作者:方回
上古包羲卦初畫,五行之金刀為革。
兩儀四象生□□,□初一圈為太極。
八卦之上六十四,右乾左坤名曰易。
因重□定科斗書,削木為方竹為冊。
搗紙束毫寫今字,世降俗□動山積。
何如簡徑卻艱難,篠蕩梓桐事雕刻。
所以近人刊圖書,篆籀依稀規鳥跡。
博雅君子具老眼,爾□生者□不識。
紫陽山西星源州,遙見長虹貫白日。
伊人□□□□間,雲氣開晴碧巖碧。
一旦飄然□□湖。硎刃如□□□□。
誰嘗石鼓玩陳倉,忽似野碑揭爭嶧。
贈我三印紅屈蟠,細□游絲疏復密。
侯王黃金橐駝紐,韓彭何曾得渠力。
如我□綠綬亦無,不過小匣藏寸物。
閒詩倡和外謹封,家書時用報兒侄。
佩之如寶漢剛卯,不懼取將轟霹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