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夔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
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作者:蘇軾
燈火錢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風味應無價。寂寞山城人老也。擊鼓吹簫,乍入農桑社。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作者:居節
槿花委露渚蓮愁,無復紅妝蕩小舟。
濃淡雲山堪入畫,蕭閒門逕自宜秋。
當時載酒人如鶴,昨夜吹簫月滿樓。
鴻雁欲來江欲冷,白蘋風起思悠悠。
作者:王冕
六朝舊跡俱尋遍,千古英雄一笑休。
黃葉亂隨秋雨落,長江空帶楚天流。
樽前有客翻新調,白下無人說故侯。
明日西風天色好,吹簫騎鶴上揚州。
作者:劉克莊
宿有驂鸞約,飄然溯碧霄。
不為君主鬯,卻伴女吹簫。
作者:楊維楨
天山乳鳳飛來小,東渡衣冠又六朝。
劫火不焚楊璉塔,箭鋒猶抵伍胥潮。
磷光夜附山精出,龍氣春隨海霧消。
獨有宮人斜畔月,多情猶自照吹簫。
作者:侯置
塵暗雙鳧,菊明山徑,何妨倦羽知還。最好是,詩翁醉後,瓶罄罍乾。一笑東風打耳,心無競、遠與春間。時時地,覓伴訪梅,尋勝登山。清時俊材定用,看捧詔春郊,月露濡鞍。況表識、買臣貴骨,琴瑟逾歡。好向玉堂視草,金章映、萊子衣斑。山人去,蕙帳夜雨空寒。
作者:丘處機
大智閒閒,放蕩無拘,任其自然。寄雅懷幽興,松間石上,高歌沉醉,月下風前。玉女吹簫,金童舞袖,送我醺醺入太玄。玄中理,盡浮沉浩浩,來去綿綿。奇哉妙景難言。算別是、人間一洞天。傲立身敦厚,山磨歲月,從佗輕薄,海變桑田。神氣沖和,陰陽升降,已佔逍遙陸地仙。無煩惱,任開懷縱筆,端寫靈篇。
作者:丘崇
夕烽戍鼓。悲涼江岸淮浦。霧隱孤城,水荒沙聚。人共語。盡向來勝處。謾懷古。問柳津花渡。露橋夜月,吹簫人在何許。繚嬙望篽。粉黛成黃土。惟有江東注。都無虜。似舊時得否。
作者:蘇泂
青山渺渺水迢迢,王氣千年久未消。
獨客重來睹風景,江頭猶有女吹簫。
作者:張九成
曾向華筵折數枝,不知心正阿誰思。
卻憐弄玉吹簫伴,忘了小橋同醉時。
和淚盈盈淒曉露,含情脈脈怨東籬。
孫郎風味年來減,且對西風罰滿卮。
作者:元好問
紅袖憑闌,畫圖曾見崔徽半。吹簫誰伴。白地肝腸斷。未了塵緣,可道歡緣短。雲山亂。武陵溪岸。幾誤鶯聲喚。
作者:丁謂
幾集元規會,曾留子建題。
東南當日出,西北與雲齊。
帝裡五百尺,仙家十二梯。
吹簫多感激,丹鳳竟相攜。
作者:張含
文章聲價冠東曹,海上傳聞復釣鰨
白帝雲中須採藥,夜郎月下得吹簫。
古來直道猶三黜,今日憂時枉二毛。
濯錦江頭非澤畔,揮毫何用賦《離騷》。
作者:吳元可
更不成愁,何曾是醉,豆花雨後輕陰。似此心情自可,多了閒吟。秋在西樓西畔,秋較淺、不似情深。夜來月,為誰瘦小,塵鏡羞臨。彈箏,舊家伴侶,記雁啼秋水,下指成音。聽未穩、當時自誤,又況如今。那是柔腸易斷,人間事、獨此難禁。雕籠近,數聲別似春禽。
作者:仇遠
西望寬平倦眼開,風收雲翳掃煙埃。
誰能白日捲簾坐,盡看青山排闥來。
合沓斷岡如引蔓,盤陀大石不生苔。
此中林壑多仙跡,何必吹簫更楚台。
作者:劉翰
案成歌舞小春嬌,何事君隨草木雕。
從此巴江江上月,有人和淚獨吹簫。
作者:楊無咎
不假鉛華嫌太白。玉搓成、體柔腰搦。明月堂深,蓮花杯軟,情重自斟瓊液。寄語碔砆休並色。信秦城、未教輕易。絳闕樓成,藍橋藥就,好吹簫共乘鸞翼。
作者:賀鑄
秋盡江南葉未凋。晚雲高。情山隱隱水迢迢。接亭皋。二十四橋明月夜,弭蘭橈。玉人何處教吹簫。可憐宵。
作者:白樸
笳鼓秋風,旌旗落日,使君威震雄邊。羨指麾貔虎,斗印腰懸。盡道多多益辦,仗玉節、亳邑新遷。江淮地、三軍耀武,萬灶屯田。戎軒。幾回□□,□畫戟門庭,珠履寶筵。慣雅歌堂上,起舞樽前。況是稱觴令節,望醉鄉、有酒如川。明年看,平吳事了,圖像凌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