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玉蟾
別後俄經幾許春,相逢一笑挹南薰。
灰頭土面無人識,木食草衣嫌俗紛。
在浙之台今已久,姓樊名邴寂無聞。
為君傳此新詩去,寄與鉛山趙翠雲。
作者:宋白
宣毫歙墨川箋紙,寄與麻家小秀才。
七歲能吟天骨異,前生應折桂枝來。
作者:向子諲
守得梅開著意看。春風幾醉玉欄干。去時猶自惜餘歡。雨後重來花掃地,葉間青子已團團。憑誰寄與蹙眉山。
作者:皮日休
紺甲青筐染苔衣,島夷初寄北人時。離居定有石帆覺,
失伴唯應海月知。族類分明連瑣王吉,形容好個似蟛蜞。
病中無用霜螯處,寄與夫君左手持。
作者:晏幾道
花陰月,柳梢鶯,近清明。
長恨去年今夜雨,灑離亭。
枕上懷遠詩成,
紅箋紙、小砑吳綾。
寄與徵人教念遠,莫無情。
作者:黃機
日薄風柔,池面欲平還皺。紋楸玉子,磔磔敲春晝。衾繡半卷,花氣濃薰香獸。小團初試,轆轤銀甃。夢斷陽台,甚情懷、似病酒。風奩羞對,比年時更瘦。雙燕乍歸,寄與綠箋紅豆。那堪又是、牡丹時候。
作者:李群玉
滿火芳香碾麴塵,吳甌湘水綠花新。
愧君千里分滋味,寄與春風酒渴人。
作者:蘇軾
侍史傳柑玉座傍,人間草木盡天漿。
寄與維摩三十顆,不知薝卜是餘香。
舉輕明重,維摩猶三十枚。
作者:晁說之
春到梨花意更長,好將素質殿紅芳。
若為寄與江南客,枉是楊梅憶庚郎。
作者:蘇軾
皎皎穿雲月,青青出水荷。
文章工點,忠義老研磨。
偉節何須怒,寬饒要少和。
吾衰此無用,寄與小東坡。
(遠為人類予。
)
作者:劉辰翁
先生自壽,擁衾寒,重賦凌雲遊意。我有大兒孔文舉,弱冠駸駸暮齒。桃已三偷,樹猶如此,前度花開幾。蓬萊可塞,還童卻老無計。為此授筆翩翩,大江東去,好似歌頭起。寄與兩家孫又子,長看以文為戲。某所某公,同年同月,誰翦招魂紙。前三例好,不須舉後三例。
作者:韓偓
二月春風澹蕩時,旅人虛對海棠梨。
不如寄與星郎去,想得朝回正畫眉。
作者:王叔承
點點流螢送落花,春風寂寞斷琵琶。
人來寄與菖蒲葉,說是成都造紙家。
作者:康與之
青箋後約無憑據。誤我碧桃花下語。誰將消息問劉郎,悵望玉溪溪上路。春來無限傷情緒。擬欲題紅都寄與。東風吹落一庭花,手把新愁無寫處。
作者:花仲胤
頓首起情人。即日恭維問好音。接得彩箋詞一首,堪驚。題起詞名恨轉生。展轉意多情。寄與音書不志誠。不寫伊川題尹字,無心。料想伊家不要人。
作者:陸游
悶已縈損。那堪多玻幾曲屏山,伴人晝靜。梁燕催起猶慵。換熏龍。新愁舊恨何時荊漸凋綠鬢。小雨知花信。芳箋寄與何處,繡閣珠櫳。柳陰中。
作者:薛能
夜鎖重門晝亦監,眼波嬌利瘦巖巖。
偏憐不怕傍人笑,自把春羅等舞衫。
龍麝薰多骨亦香,因經寒食好風光。
何人畫得天生態,枕破施朱隔宿妝。
滴滴春霖透荔枝,筆題箋動手中垂。
天陰不得君王召,嚬著青蛾作小詩。
鈿合重盛繡結深,昭陽初幸賜同心。
君知一夜恩多少,明日宣教放德音。
退紅香汗濕輕紗,高卷蚊廚獨臥斜。
嬌淚半垂珠不破,恨君瞋折後庭花。
取次衣裳盡帶珠,別添龍腦裛羅襦。
年來寄與鄉中伴,殺盡春蠶稅亦無。
畫燭燒蘭暖復迷,殿幃深密下銀泥。
開門欲作侵晨散,已是明朝日向西。
樓台重疊滿天雲,殷殷鳴鼉世上聞。
此日楊花初似雪,女兒絃管弄參軍。
冠剪黃綃帔紫羅,薄施鉛粉畫青娥。
因將素手誇纖巧,從此椒房寵更多。
身是三千第一名,內家叢裡獨分明。
芙蓉殿上中元日,水拍銀台弄化生。
作者:劉過
海棠風韻玉梅春。小腰身。曉妝新。長是花時,猶系茜羅裙。一撮精神嬌欲滴,說不似,畫難真。樓前江柳又江雲。隔音塵。淚沾襟。一點征帆,煙浪渺無津。萬斛相思紅豆子,憑寄與個中人。
作者:趙蕃
酒錢時乞故憐蘇,三百青銅寄與沽。
硯水長枯肺仍渴,可茲涓滴所能濡。
作者:施肩吾
道俗駢闐留不住,羅浮山上有心期。
卻愁仙處人難到,別後音書寄與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