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耒
默坐不復出,浮雲入朝陰。
離離簷間花,隨雨下故林。
物色一如此,朱顏坐凋侵。
自歌陽春曲,吾不待知音。
作者:黃聖生
月照高樓彈玉箏,泠泠飛峽瀉寒冰。
羈人一聽陽春曲,不畏秋風客秣陵。
作者:釋師範
陽春曲,無絃琴。
聲偃六律,韻排五音。
月冷兮風清,山高兮水深,
舉世有誰知此心。
作者:郭翼
柳色青堪把,櫻花雪未干。
宮中裁白苧,猶怯剪刀寒。
作者:梅堯臣
楚之襄王問於宋玉,玉時對以郢中歌。
歌為白雪陽春曲,始唱千人和,
再唱百人逐。至此和者才數人,
乃知高調難隨俗。後來感慨起危樓,
足接浮雲聲出屋。中古客應無,
怊悵鯤魚孟諸宿。樓傾覆構春又春,
酒瀉琉璃烹錦鱗。青山繞欄看不盡,
眼穿蕩槳石城人。去知何在,
寒花雨歛自生嚬。今聞太守新梁棟,
試選清喉可動塵。
作者:徐賁
高樓春多風日妍,瑣窗瓊闌縈素煙。
水晶簾卷香散席,瑤芳吹入琴中弦。
美人手度陽春曲,水意山情斷還續。
三山鸞鶴夜飛來,佩環搖曳玲瓏玉。
琴聲宛轉響春空,滿樓白月梨花風。
作者:陳造
詩人索詩無乃俗,我乎索之更虛辱。
從來東郭濫吹竽,繆使尾續陽春曲。
此腹涸矣勞誅求,我老知恥吾罷休。
使君拂雲敞新樓,且可一醉同樓頭。
作者:沈約
楊柳垂地燕差池。
緘情忍思落容儀。
弦傷曲怨心自知。
心自知。
人不見。
動羅裙。
拂珠殿。
作者:陸游
呂子奇才非復常,詩來起我醉中狂。
大音誰和陽春曲?真色一空時世妝。
東合獻諛無轍跡,西湖寄傲有杯觴。
病懷正待君湔祓,墨妙時須寄數行。
作者:梅堯臣
芳梅何蒨蒨,素葉吐層層。
近臘寒猶勁,先春氣已承。
冷香傳去遠,靜靜密還增。
有意常欺雪,無功合鏤冰。
早煙籠玉暖,凍雨浴脂凝。
漢女新妝薄,燕姬瘦骨稜。
壓枝唯恐折,簇萼似難勝。
神物終來護,江鄉未解矜。
獨奇心豈欲,寄遠客何曾。
不見黃鸝度,寧防粉蝶凌。
月光臨更好,溪水照偏能。
畫軸開雲霧,宮刀翦綵繒。
都無筆可衒,莫信巧堪憑。
丹杏塵多雜,夭桃俗所稱。
故林嘗渴望,大庾更愁登。
重和陽春曲,聲辭猥媿仍。
作者:鮑令暉
客從遠方來。
贈我漆鳴琴。
木有相思文。
弦有別離音。
終身執此調。
歲寒不改心。
願作陽春曲。
宮商長相尋。
題書後寄行人
作者:劉希夷
春女顏如玉,怨歌陽春曲。巫山春樹紅,沅湘春草綠。
自憐妖艷姿,妝成獨見時。愁心伴楊柳,春盡亂如絲。
目極千餘里,悠悠春江水。頻想玉關人,愁臥金閨裡。
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風起。嬌愛猶未終,悲涼從此始。
憶昔楚王宮,玉樓妝粉紅。纖腰弄明月,長袖舞春風。
容華委西山,光陰不可還。桑林變東海,富貴今何在。
寄言桃李容,胡為閨閣重。但看楚王墓,唯有數株松。
作者:莊南傑
紫錦紅囊香滿風,金鸞玉軾搖丁冬。沙鷗白羽翦晴碧,
野桃紅艷燒春空。芳草綿延鎖平地,壟蝶雙雙舞幽翠。
鳳叫龍吟白日長,落花聲底仙娥醉。
作者:戴復古
焚香拜天貺,滿眼是瑰琦。
臘月雪三尺,春風梅數枝。
登樓忘老態,對酒展秋眉。
爭唱陽春曲,山翁醉不知。
作者:趙彥端
香蔌蔌。小山叢桂烘溫玉。烘溫玉。酒愁花暗,沈腰如束。煩君剩與陽春曲。為君細拂衾羅馥。衾羅馥。一春幽夢,與君相續。
作者:竇常
幼為逃難者,才省用兵初。去國三苗外,全生四紀餘。
老頭親帝裡,歸處失吾廬。逝水猶嗚咽,祥雲自卷舒。
正郎曾首拜,亞尹未平除。幾變陶家柳,空傳魏闕書。
思凌天際鶴,言甚轍中魚。玉立知求己,金聲乍起予。
在朝魚水分,多病雪霜居。忽報陽春曲,縱橫恨不如。
作者:釋紹曇
薄福值荒年,日餐三頓粥。
兩眼掛青山,真味填枵腹。
貧有餘,樂不足。
誰管古人見延壽不見延壽,山前麥熟與未熟。
無事巖泉洗耳聽,幽禽巧奏陽春曲。
好大哥,快活快活。
作者:孔武仲
羌兒吹笛作龍吟,中有太古之純音。
伊人已死笛仍在,千古月明江水深。
誰知巧匠尋山谷,蹙踏溪雲采明玉。
雲谷之竹色黯黯,淺紫輕紅花映雨。
正聲隱顯初無端,造化推移指法間。
黃鐘妍美霜朝暖,無射淒涼暑月寒。
軺車走遍天南北,此笛此聲何處得。
韜之湘竹川錦囊,廣坐聊持炫賓客。
弘農學士九尺長,頰顴山起鬢髯張。
從容奏罷陽春曲,氣衰坦腹眠繩床。
由來雅器自有合,不與教坊管弦雜。
君不見開元名臣宋侍中,手揮羯鼓疾如風。
作者:李奎
三月江南春草芳,水邊柳絲百尺長。
流鶯乍囀千金堰,紫燕雙棲文杏梁。
家家曲裡調鸚鵡,處處簫聲引鳳凰。
鳳凰台上花爭發,翡翠樓前鳥並翔。
別有藍橋通蕙渚,更憐斜狹接橫塘。
橫塘女兒多艷妝,錦琴瑤瑟為誰張。
能歌《白雪》留人醉,不管春陽斷客腸。
作者:釋重顯
古有焦桐音,聽寡不在彈。
古有陽春曲,和寡不在言。
言兮牙齒寒,未極離微根。
彈兮歲月闌,未盡升沉源。
少林幾坐花木落,庾嶺獨行天地寬。
因笑仲尼溫伯雪,傾蓋同途不同轍。
麟兮鳳兮安可論,許兮巢兮復何說。
秋光澄澄蟾印水,秋風蕭蕭葉初墜。
送君高蹈誰不知,如曰不知則為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