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景熙
禹穴風煙老尚游,青門回首已瓜疇。
海槎片影星河曙,城角一聲天地秋。
臨水忽余火鬢落,看雲還悟此生福
杖藜擬訪神仙宅,中有長眉不掛愁。
作者:皮日休
桂陽新命下彤墀,彩服行當欲雪時。登第已聞傳禰賦,
問安猶聽講韓詩。竹人臨水迎符節,風母穿雲避信旗。
無限湘中悼騷恨,憑君此去謝江蘺。
作者:淳藏王
屋架數椽臨水石,門通一徑掛籐蘿。
自緣此處宜投老,饒得溪雲早晚過。
作者:白居易
一年年覺此身衰,一日日知前事非。
詠月嘲花先要減,登山臨水亦宜希
子平嫁娶貧中畢,元亮田園醉裡歸。
為報阿連寒食下,與吾釀酒掃柴扉。
作者:元好問
西齋向曉。窗影動、人聲悄。夢中行處,數枝臨水,幽花相照。把酒長歌,猶記竹間啼鳥。風流易老。更常被、閒愁惱。年年春事,大都探得,歡游多少。一夜狂風,又是海棠過了。
作者:劉慎虛
上客夜相過,小童能酤酒。即為臨水處,正值歸雁後。
前路望鄉山,近家見門柳。到時春未暮,風景自應有。
余憶東州人,經年別來久。慇勤為傳語,日夕念攜手。
兼問前寄書,書中復達否。
作者:管鑒
小舟橫截西江,曉來風靜無塵起。霜餘日暖,東君見效,梅梢春醉。壯觀亭高,通幽徑遠,吸江臨水。任全拋簿領,攜家訪古,清泉畔、疏陰裡。楚蜀江山分處,望神京、三千餘里。才高命偶,功名休羨,紛紛餘子。強健身心,團欒尊酒,此游須記。便他年富貴,園林鐘鼓,只如今是。
作者:趙孟堅
護毛不用籠寬織,半殺凋翎養自馴。
退易進難微鶴歎,涼來炎去異鴻賓。
橫枝梅下眠和月,臨水薇邊游近人。
更著花栽安蘚石,黃筌圖畫鎮長新。
作者:王之道
幽亭臨水竹,雲是使君莊。
秋霽來觀稼,春融賦採桑。
納涼供芡實,載酒摘蓮房。
坐得牧民術,也慶如牧羊。
作者:司空曙
南客何時去,相逢問故人。望鄉空淚落,嗜酒轉家貧。
疏懶辭微祿,東西任老身。上樓多看月,臨水共傷春。
五柳終期隱,雙鷗自可親。應憐折腰吏,冉冉在風塵。
作者:劉克莊
江頭落日照平沙,潮退漁舟閣岸斜。
白鳥一雙臨水立,見人驚起入蘆花。
作者:王應麟
城西有祠臨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問之耆老此為誰,唐大歷中吳刺史。
刺史為民開陂湖,故跡猶傳堰九里。
年很小鼓報豐穰,決渠為雨潤澤美。
遺愛有橋名懷恩,姓名不載太史氏。
昔漢吳公治第一,列傳寂寂名無紀。
刺史豈其苗裔歟,明州政亦河南比。
堂上大書荊公詩,蘭菊春秋百世祀。
地誌只稱王長官,有功於民蓋一揆。
吾聞是邦多賢守,裴王碑字顏與李。
惟侯盛德著人心,彼石可焚祠弗圯。
廣德湖為鴻隙陂,召棠欒社誰敢毀。
粳稌充羨侯之賜,廟食辰存如此水。
作者:葛天民
繞岸堆青嶂,遊船滿綠波。
樓台臨水近,楊柳占春多。
老去誰同調,尊前且放歌。
韶華能幾日,隨棹已新荷。
作者:李商隱
露寒風定不無情,臨水當山又隔城。
未必明時勝蚌蛤,一生長共月虧盈。
作者:武昌妓
悲莫悲兮生別離,
登山臨水送將歸。
武昌無限新栽柳,
不見楊花撲面飛。
作者:賀鑄
壯年客宦樂徐州,五見黃華戲馬周。
無復登山拋舊屐,不堪臨水送歸舟。
東城公子猶三徑,南墅先生久一邱。
為話吳門非樂土,鱸魚菰黍漫淹留。
作者:方岳
春深酒熟溪橋鼓,午過齋聞野寺鐘。
花不知名香自永,倚風臨水為誰容。
作者:趙嘏
早年天上見清塵,今日樓中醉一春。
暫肯剖符臨水石,幾曾焚筆動星辰。
瓊台雪映迢迢鶴,蓬島波橫浩浩津。
好是仙家羽衣使,欲教垂涕問何人?
作者:王國維
天公應自嫌寥落,隨意著幽花。
月中霜裡,數枝臨水,水底橫斜。
蕭然四顧,疏林遠渚,寂寞天涯。
一聲鶴唳,慇勤喚起,大地清華。
作者:白居易
龍門澗下濯塵纓,擬作閒人過此生。
筋力不將諸處用,登山臨水詠詩行。